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于右任:首创“标准草书”由盛转衰,晚年局限章草“三长”留遗憾

于右任先生

人物简介

于右任(1879-1964年),陕西三原县人。原名伯循,字右任,后以字行。笔名神州旧主、骚心、太平老人等,号髯翁。未满2岁时,母亲因贫困而病逝,后由二伯母房太夫人抚养成人,并在三原读私塾考举人,长年累月“读经史,学诗文”,打了下坚实的国学基础。1898年,因才气崭露,被叶伯皋誉为“西北奇才”。早年因深感清廷腐朽,因而写出《半哭半笑楼诗草》。1904年,遭清廷严令通缉,在乡伯李雨田救助下,潜逃上海,后被马相伯护持,更名入学震旦学院至毕业。1906年在日本结识孙中山后,从此投身于革命事业。1949年定居台湾,1964年仙逝。

书法成就的概述

虽身处金戈铁马的戎旅生涯,但在现代书法史上,他始终是位倍受关注的风云人物。尤其中晚年间,创造性地以碑入草,融章草、今草于一体,将碑学推向了碑草书这一碑学最高发展阶段。同时,凝心聚力首创“标准草书”这一书体,晚年又因偏向于章草,陷入争议中。

遗憾亦随之而来,当年盛极一时的“标准草书”,走向当今险些被遗忘的地步。而后人在评定标准草书方面,争议亦未有停歇。沃兴华则认为:于晚年局限于章草的“三长”,皆违背了书法艺术精神。

戎旅艺生三阶段 帖学、碑学与草书

谈到于右任的书法艺术生涯,及其对现代书法史的贡献,其戎旅的革命生涯,亦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追溯到20世纪的中国书法,早期,碑学走向成熟;晚期,强调书体创新。而在这两个时期中,于右任始终是一位倍受关注的风云大家。

沃兴华在《论于右任书法》一文中讲道,“早期,他是积极的实践者,开创了重拙大兼而有之的风格面貌,受到普遍的赞誉和推崇;晚期,他是主要的影响者,作为变法创新的榜样,作品被许多书法家和爱好者借鉴学习。”

然而,就其书法发展,他还认为,于右任的书法艺术分三个阶段:帖学、碑学和草书。再进一步讲,即是于右任中晚年首创的“标准草书”。

翻阅陈墨石为于所著的《于右任年谱》(以下简称《年谱》)可见,“先生自十岁起,学书临帖,至今未间断。此期间专写北魏碑帖,尤以何绍基(1799-1873,晚清书法家,书法初学颜真卿,又融汉魏而自成一家,尤擅长草书。)临《张黑女墓志》极为神似。”

据沃兴华考证,从于有年款的最早作品《延长感事》名款来分析,其名字“右任”,与1921年名款写法已不同。翻看其1921年,所书行书联《与明钦联》明显可见,“右”撇比横长,“任”已连写。“强调纵势与纵向连贯,属于贴学特征。”

他认为,这时,于的书体风格,用笔放逸,结体开张,章法上大大小小,参差错落,磊落跌宕。他还进一步分析,“根据字如其人的说法来看,于早年以'半哭半笑’为斋室名,后又奔走革命,出生入死,自称'江湖侠士’,逞强使气的书风,如实反映他当年的精神面貌。”

碑学兴起。受这种社会文化转型的影响,于右任在书风的追求上,亦随之发生转换。尤其于右任在跟随中山先生投身革命后,他对北魏碑志书法有了更深的认知。

西安交大艺术学院院长、当代著名书法家钟明善在《于右任的书法艺术》中说,“他(于)曾告诉友人,孙总理提倡魏碑,他也提倡,因为魏碑有'尚武’精神。尤喜欢粗犷豪放有'尚武’精神,甚至有几分野气的北魏碑志书法。”

联想至于这一时期的革命身份,从审美观上分析,其书风走向雄浑博大的碑学,是自然的选择。因为书法直接与心灵情绪有关。

四处寻访碑帖,亲近书法以排遣愁闷,自我书风渐成

然而,帖学与碑学,风格面貌和创作方法完全不同,要实现这种转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内因与外因合力促成。”沃兴华指出,中国书法史上有一个现象,大凡志士仁人、文化精英,在遭受挫折时,都会亲近书法,以书法来排遣愁闷,疗治精神创伤,于右任也逃不出这种宿命。

1918年至1922年,于右任任陕西靖国军总司令,与北洋军阀作战,悲观之际,他开始学碑法。访碑,临碑,则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由于古都陕西历史悠久,文化深厚,汉魏六朝石刻随处可见,促使他的书风向碑学转变。1921年间,据其年谱记载,“先生开始购置碑石墓志。”

1924年至1927年间,于右任写了很多墓志作品。而《总理遗嘱》是他从魏碑走出帖学(楷书)的代表之作,书风跌宕独具的个人风格逐步形成。为了表现金石气息,在用笔上,他追求纵横挥洒,自然跌宕。一如他所言:“起笔不停滞,落笔不作势,纯任自然。”

几经探寻,1928年后,其新的书体被创新出来。对此,沃兴华则点评,“清以来,帖学大坏,碑学兴起,经过赵子谦、康有为等人在结体上横向取势,左右拓展字形,恢弘博大初现。而到于右任手中,他在前人基础上,又强调体势与结构造型,因不稳而产生拙朴的趣味,标志着清初逐渐兴起的碑学到此臻于极致。”

研究他的草书艺术,必须关注他的标准草书

1932年是于书法发展的又一转折期,沃兴华指出,有三件标志性的大事

一是,《右任墨缘》出版,汇集了碑版行书的代表作品;二是,于认识王世镗(1868-1933年,天津人,著名章草书法家,字鲁生。)兴趣从行书转向草书;三是,成立标准草书社,以“易识、易写、准确、美丽”为四大原则,倡导“标准草书”运动。因此,研究他的草书艺术,必须关注他的标准草书。

据《年谱》(1934年)记载,“先生在上海报上刊登了征购各类草书《千字文》和草书碑帖的启事。”经过大量的搜集,与选帖、选字,于右任的草书创作吸收了各家草书之精华,其首创的“标准草书”就此问世,并以“易写、易用、准确、美丽”为原则。

从1938年(60岁)所书《文天祥<正气歌>》(六屏)可见,以标准草书写之,线条流畅,字形简约,结体开阔,从横势变纵势,是他的典型代表书作之一。沃兴华认为,“应该说,1932年至1949年,于右任的草书因为有这种追求而没有完全标准化,表现出一种强力的探索勇气、精进的发展势头和蓬蓬勃勃的生命气象。”然而,随着1949年,于右任到了台湾后,晚年书法的艺术遗憾亦随之而来。

局限标准草书以内的“三长”,违背书法艺术精神

大抵“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如他生前的最后一任秘书胡恒先生所言,“自1949年先生到了台湾后,直至先生仙逝为止,其书法再无太大变化了。”

而后人在评定于右任的“标准草书”方面,争议亦未有停歇。

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现代书法家姜寿田认为,从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中国书坛一直为沈尹默(1883年-1971年,浙江吴兴人。以书法闻名,民国初年,书坛就有“南沈北于(右任)”之称。)海派贴学所笼罩,碑学已被全面遮蔽。而于右任的碑草书,及轰轰烈烈的标准草书运动几乎被历史忘却。

古人云:“书者,心之迹也。”而由此推及草书,可以如是理解。它是纯粹的线条艺术,直接抒发的是书者瞬间直接的情愫和想象力,是最难定型与捉摸不定的书体。

而于右任首创的“标准草书”,虽是站在极高的审美观来选定的“标准符号”,对于后学者在入门上难度降低,变得“有章可循”,其实用性和技巧性,不容否认。

但为何于的创新书体会落寞?沃兴华认为,晚年身在台湾,于的草书局限在了标准草书之内,即选择上偏向于章草,并认为它有以“三长”(利用符号,一长也。字字独立,二长也。一字万同,三长也。)

而这三长恰恰都是违背书法艺术精神的。”如何理解?用祝枝山(明代四杰之一)所言解释或更贴切:“情有轻重,则字之敛疏险丽,亦有浅深,变化无穷。”而于偏好与三长,或是给自己无形中定了个框。

黄庭坚在《论书》中亦有言,“古人学书不尽临摹,张古人(张旭)书于壁间,观之人神,则下笔时随人意。学字即成,且养于心中无俗气,然后可以作,示人为楷式。凡作字须熟观魏、晋人书,会之于心,自得古人笔法也。欲学草书,须精真书,知下笔向背,则识草书法,不难工矣。”

然而,说到底,书法艺术的美学要素,用笔、结字及章法皆具时,更要往更高层次中探寻它的艺术真谛:神韵与意境。关于这个遗憾,于右任在暮年时分,又何尝不是深深自知呢?1963年,他说:“延涛作我的年谱己成,我后段太不争气,年谱不生色,为世人所轻。”

姜寿田亦有言,推究造成这种情形的原因,也许并不全在书法,而与社会文化环境的改变具有密切的关系。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他认为是于老远离大陆,偏居台岛一隅,对现代书坛失去影响力所致。

衍生阅读

诗歌一首

于右任晚年身居台湾,与大陆隔岸相望,却再回到故土,与故乡亲人相聚一堂。

悲怅之余,作出一首绝唱《望大陆》: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

只有痛哭。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见兮,

永不能忘。

天苍苍,

野茫茫;

山之上,

国有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沃兴华谈于右任:晚年局限于章草“三长”,违背书法艺术精神
于右任晚年局限章草
终生濡于墨,左右任驰骋
于右任的学书经历
正确认识“标准草书”
“道济天下——纪念于右任先生诞辰140周年草书邀请展暨学术研讨会” 将于11月12日在南京开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