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晚清四大名臣”谁的书法最佳

上一篇文章中,我们介绍了曾国藩、左宗棠的书法,本文将介绍李鸿章和张之洞的书法。

李鸿章书法

李鸿章,字渐甫,号少荃,道光三年(1823年)生于安徽合肥,进士出身的他可谓少年立志、饱读诗书。对李鸿章本人的评价可谓“冰火两重天”。尊崇他的人称之为“李中堂”“力挽狂澜的裱糊匠”;但反对他的人责骂他是“卖国贼”“巨贪”。坦白来讲,李鸿章很难说是真正意义上的贤臣,但也是有贡献的。

李鸿章书法

李鸿章曾是曾国藩的门客,书法上也受到了曾的影响,整体以“帖学”一路为主。据《清史稿·李鸿章列传》记载:“居恒好整以暇,案上置宋搨《兰亭》,日临摹百字,饮食起居皆有恒晷。长于奏牍,时以曾、李并称云。”由此可见李鸿章对“二王”笔法深有研究。

李鸿章书法

李鸿章始终不离“二王”一路,这在他给弟弟的“书法指导信”中可以看得出:“三弟笔性颇佳,习颜、柳各体似太拘束,活泼之气不能现于纸上,最宜改习赵字,而参以北海之《云麾碑》,则大有可观。”

李鸿章书法

李鸿章传世书法以书信、手札为主,其字笔笔中锋,起笔尖锋入纸,一搨直下,调锋、绞转也得魏晋真传。笔法丰富、一波三折,勾挑向内出锋,是为“内擫”;转折处方折、圆笔交替出现,也深得《圣教序》《兰亭序》真传。结字欹侧、向右上倾斜,牵丝引带、笔断意连,章法节奏感强,这也都是从“兰亭笔法”中来。

李鸿章书法

李鸿章学到了“二王”笔法之多变,结字上由于受到李邕、徐浩的影响,更加宽绰舒展、浑厚雄强。通过比较他临摹的《兰亭序》,可以发现李鸿章功力虽然深厚,但少了王羲之的纵意潇洒之气。

张之洞书法

张之洞是一位非常务实的能臣,道光十七年(1837年)生于贵州安龙县,字孝达,号香涛,因曾任总督、掌管军务,时人称之为“张香帅”。因其父为知府,张之洞自小接受了极好的教育。张之洞取法于颜真卿、苏轼、赵孟頫、董其昌等人,属于清代典型的士大夫学书路线,林则徐也是如此。

张之洞书法

张之洞尤其喜欢苏轼书法,从其传世作品来看,往往结字宽扁、用墨浓烈,笔画浑厚中不失灵活。用笔求润、结字求疏、章法求密,这就是张之洞书法的总体风格。

张之洞书法

这四位大臣书法风格各不一样,本无高下之分,但是,如果以笔法之精、功底之深而论,曾国藩、李鸿章师徒是要更高一筹的;再看拍卖市场上的成绩,曾国藩最贵的作品是2010年成交的《行书七言联》,卖了100万元;左宗棠最高成交纪录是42.56万元;李鸿章的最高成交纪录是36.96万元,而张之洞的最高纪录34.7万元,曾国藩夺得头筹。

张之洞书法

综合来说,曾国藩的书法是“四大名臣”之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晚清四大名臣: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书法
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书法欣赏【珍藏共赏】
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书法欣赏
李鸿章、张之洞、曾国藩、左宗棠、纪晓岚等清代十三位名臣书法
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和张之洞,谁的书法强?第五幅图一目了然
晚清四大名臣书法作品,邀您共赏丨书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