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最早的楷书墨迹究竟长啥样?东汉简牍为你揭示答案

东汉简牍楷书墨迹

文/杨中涛

01

对于绝多大数书法初学者而言,我们最初在学习楷书时,大概率是从唐代碑刻的拓本开始学习,比如欧体(欧阳询)、虞体(虞世南)、褚体(褚遂良)、颜体(颜真卿)和柳体(柳公权)等等。无论是上述哪一家的楷书,我们通常都是学他们的碑刻拓本。

这个碑刻拓片呢,它们是黑底白字。使用这种拓片来临帖,对于原字帖上的字迹,它们的运笔轨迹和相应动作,我们是无法分析出来的,也只能是靠“瞎猜”。所以通常学了一段时间的唐碑后,我们可能就希望这个碑刻的字样,能够变成白底黑字的就好了。

比如我们学习欧阳询的《皇甫君碑》,它的拓片效果是这样的:

于是就有人使用图片反转技术,将其处理成墨迹的效果,如下图所示:

那么这种人为技术处理的伪墨迹图片,我们是否就可以从中看出原碑字迹中的运笔轨迹和用笔变化情况呢?

答案是根本不可能。这只是一个假象罢了。要观察和分析字迹的运笔情况,我们还只能依靠墨迹本。

东汉简牍楷书墨迹

02

那么问题来了:在楷书产生的早期阶段,究竟有没有墨迹本的字样可供我们学习和参考?

幸运的是,随着过去几十年各种简牍材料的出土,以及大量的简牍字帖出版,我们现在确实能够见到中国楷书产生早期阶段的墨迹字样。而且这些字样数量众多,可以用成批量来形容。

这些墨迹字样在哪儿呢?答案是存在于大量的东汉简牍当中。比如下面这样的东汉简牍墨迹,就可以看作是最初楷书的大致样子:

从字体演变角度看,楷书这种字体,大致产生于东汉末年。从现存的大量东汉简牍墨迹看,这些最初的楷书,明显还带有不少隶书的痕迹。尽管如此,它们已经是初具规模的楷书字体,而不能视为隶书。

03

我们在讲书法史过程中,在谈到隶书向楷书的演变时,通常会举《张迁碑》、《爨宝子碑》等碑刻,来说明隶书笔画是如何变成了楷书笔画。但这些碑刻,它们同样也是拓本,所以也看不出这些笔画的变化过程。

其实呢,通过大量的东汉简牍材料,我们就能明确找出隶书向楷书演变的轨迹和线索。比如我们今天配图中的这些东汉简牍楷书墨迹,它们的结构和用笔,已经基本是楷书的样子。只不过一些局部笔画,仍然还保留了隶书的元素。

而这种楷隶混合体(可视为八楷二隶),正是隶书最终向楷书演变的最真实证据。

东汉简牍楷书墨迹

04

不仅如此,如果我们拿东汉简牍的楷书墨迹,与后续的魏碑石刻相比较。同样也能看出二者之间明显的传承关系。

我们不妨来举一个例子。我们首先将下图的东汉简牍楷书墨迹,反转成拓片效果:

然后将其与《嵩高灵庙碑》相比较一下:

可以明显看出,《嵩高灵庙碑》的结构,有很多元素就是来自东汉简牍楷书墨迹。

我们再来看看更有名的《张猛龙碑》,我们将其反转成墨迹效果后,仅仅分析其结构,就可以看出该碑单字的结构,同样也有东汉简牍楷书的元素在内。

如此一来,东汉简牍墨迹楷书向北魏楷书的演进,北魏楷书再向唐楷的演进线索,自然就比较明确了。

05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楷书尤其是初学者印象中所认识的唐楷,并不是突然一夜之间从天下掉下来的,而经过了从东汉末年到魏晋南北朝,再从隋到唐这样漫长的历史时期逐步演进而来的。

换句话说,我们在学习唐碑、魏碑楷书过程中,也完全可以参考一下东汉简牍楷书墨迹的一些用笔元素。另一方面,通过对于东汉简牍楷书墨迹的学习研究,我们对于楷书产生、发展的演进线索,无疑将会有着更为全面的认识。

2021年4月18日草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何香凝《汉代书法》手稿
三国两晋南北朝书法
崔胜辉 —— 隶书现状浅析
书法线条的生命力
正宗的隶书笔法去哪儿找?
《一笔勾勒空心字书法赏析》隶书节选之【曹全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