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谁能说说临摹字帖老是不像这是怎么回事

谢谢您的邀请和提问。临摹像不像,一直是学习书法很重要的一个话题,也是永远说不完的话题。所以,值得我们天天唠唠叨叨来说一说。因为,我们很多学书法的朋友,没有不遇到这个话题的。

为了把字临像,古人也想了很多办法,比如说,“摹”就是能够把外形临像的一个好办法。

我们今天看到的王羲之的《兰亭序》也是这样临摹出来的。

不过现在很少有人这样临摹字帖了。这倒不是说,这样办法不好,而是实际意思并不大。

比如说,我们“摹”字,就会把主要注意力集中在字的外形上了,对字的整体结构和神韵就会缺乏体会。

所以,后来就有了字格临摹法,这是我们大家都很熟悉的。

比如“田字格”、“米字格”、“九宫格”可能大家都用过这些格子。

在这些“格子”临摹方法中,可能最受欢迎的,就要数“米字格”了。

这个“米字格”实际上兼容了“田字格”丰富了“田字格”,应该说是“田字格”与“米字格”的一个连体格。

这个格子有一个好处,就是把汉字书法“永字八法”的八个笔法走向的空间分配都划分出来了,所以,使用“米字格”可以说“八法”都通了。

所以,如果要临摹字帖临摹得像,起码“米字格”要基础使用,可以训练我们对一个字在空间分配上的合理安排。

但是,我们安排好空间分配,不等于把字临像。

为什么?因为书法有一个笔法结构问题。

无论你学习什么字体,书法都有自己的结构,而笔法结构是共同的。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起笔、行笔、收笔。但是,不是说你知道笔法有起笔、行笔、收笔就够了,就能够做到临摹字帖很像。

我们除了要把笔法的基本结构起笔、行笔、收笔写出来,还要注意“接笔”问题,就是一笔和一笔之间的衔接呼应关系。如果做到这些了,你想临摹不像都不可能的。

如果说起笔、行笔、收笔准确完成是一个笔画的成功,那么一笔和一笔之间的关系对应准确,才是最后临摹像的保证,所以,你要临摹像,就要做到这“四笔”,即“起笔、行笔、收笔、接笔”的统一。

这样临摹字帖,不但保证了临摹的外形,也保证了临摹字帖的神韵。

因为书法的神韵,就在笔画的起笔、行笔、收笔之中和“接笔”的微妙之中。

可是,我们很多人临摹字帖的时候,是做不到这“四笔”正确的。

如果我们真正做到“四笔”,把字帖临摹的很像,就是临摹书法的成功吗?

其实,书法学习是一个像与不像的过程。我们学习书法,最终的目的是要学到书法的规律,掌握书法的规律,最后能够自由地应用这些书法规律,写出有自己思想感情的书法作品来。

那么,为什么我们会纠结临摹像与不像的问题呢?

因为,我们按照现在一般的书法学习方法,临摹像了,将来一样就是字帖的那个样子,写不出自己的风格特点。这个问题,历史上无数学习书法的人,都要受到这个规律的制约的,是跳不出这个“窠臼”的。

但是,如果你是从笔画的规律到结构的规律,都是按照“四笔”的方法来学习书法的,那么,就不会有这样的问题了。

为什么?道理很简单,我们学习书法的过程中,虽然在严格按照字帖的笔画在写,但是,我们始终是在分析用笔的规律和具体的特点,所以,就会对书法的笔法规律有精深的理解。而不是死板的“背书”。

学习书法像与不像,不是问题,问题是要写好,好的标准就是要符合书法的用笔规律个笔法规律。

例如,启功先生临摹的字帖,都是像启功自己写的。这就是不像,但是,启功自己的有很高的书法修养和功底了,他那样写可以成功,我们初学的朋友不可能就马上成功。而且,启功先生早年学习书法的时候,可不是一下子就有“启功样”的。他的启功样临摹字帖,还是在他的晚年才出现的。

这说明,学习书法是一个修炼过程。不可能刚刚学会一个字帖就能写出合格的创新书法。

我们说的“四法”临摹方法,也是建立在有一定的书法历史知识基础上的。不可能五年就学了一个欧阳询字帖,马上就能创新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临摹字帖不容易发现自己的问题在哪我该怎么办
从楷书过渡到行书有哪些过不去地方要纠结
书法为什么总是在笔法和结构上纠结
有这么好的书法学习方法,你不会越临摹越丑
夜半书法问答:笔法有规律可循吗?
赵孟頫说“书法的用笔比结构重要”,启功则说“结构比笔法更为重要”,谁更有道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