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戴着镣铐跳舞:书法学习的方法与方法论(二)

文:高天晨

书法学习追求的应该是上游的方法论的体认,而不是把目的执着于下游现象的规律性方法。若是以套用的方式去学习书法,学习艺术,其实是学不会的,顶多是见识一下。但是很多人学习书法,都要求助于某种固定系统某种固定的方法。

但是,艺术本身就是灵活性的。每个学习阶段都是自己可控的一步步固定阶梯上去的,学到的肯定不是艺术。而是艺术的某种固定应用模式。写字和书法的概念区别就是如此。

王羲之说:“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平齐,便不是书法,但得其点画耳。” 可见,在古代时候,古人就知道实用性书写和有情趣的书法艺术是有区别的。你如果按照一个固定模式勤学苦练,自然学到的就是“写字”,只是得到了点画的一些粗浅规律的认知,是属于大众审美的“整齐大方易认”

上图这种字,自然就是属于一种规矩有余,缺少情趣的写字,而在细节上太过于工整,看似细腻反而是一种粗糙,因为细节上缺少变化。方法论的体认并不容易,因为最好的艺术状态是“中庸”的一种自由维度,而大众理解事情,往往是“非黑即白”的,你跟他说工整不是艺术,他就会认为你就是认同乱写的“江湖书法”。

偏执于两端是肯定不对的,江湖书法的乱写连有“点画”都算不上,根本不在讨论范畴内,只是他打着“艺术自由性”的名头乱写而已,但是艺术虽然反对束缚,但是艺术也反对失控。真正好的艺术是体现艺术家的精妙的内在控制能力,但是在外形上却是自由的。这种内紧外松,形松意紧,才是艺术家最好的状态。

好的书法作品,既要回避“状若算子,平直相似”的工整,也要摒弃“任笔为体,恣意挥运”的失控。如同美国批评家佩里的名言,艺术是“戴着镣铐跳舞”。生活总是有很多的重负,如果你能在重负之下,仍然保持良好的心态,仍然能够让自己的生命美丽地舞动,那这注定是最精彩的舞蹈。是最能体现你的智慧和才能的舞蹈。

诗词有格律韵脚,武术的动作也都要顾及桩架,这些都是“镣铐”。没有“镣铐”的自由,其实不是真的自由,自由永远是和自律相合而生的,修炼者要解脱寻道,最关键的也是守戒。任何修炼广义上来说都是“戒、定、慧”三个步骤。没有“镣铐”的自由,其实不过是甘于散乱罢了,如果练武把把这个看作“散打”,那真是无话可说。

艺术有他的限定,才能在这个限定原则中谈灵活性,而如果在这个时候混淆了方法和方法论,则容易偏差的把艺术的“镣铐”割裂的理解为束缚,就产生了“状如算子”的写法,而反之就产生了“任笔为体”的乱写。所以,“戴着镣铐跳舞”是一个不可分割的表述意象。他要表达的其实是过程中的一个和谐度的状态。

苏轼在说书法执笔的时候,就说过一段耐人寻味的话,他说:“执笔无定法,务使虚和宽”,这句话已经很明白的说明了执笔到底应该怎么做。“虚”和“宽”就是方法论,而他明确说明了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每个人在老师的指导下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只要做到“虚”和“宽”,即毛笔可以自如挥洒,就是对的。

在有限的原则下去追求自如,才是书法执笔的目的,因为书法不是“束法”,而是“抒发”。不能片面理解两端的对错,而要了解中间那个和谐度。如同一只手,张开是错的,合拢也是错的。什么是对的?自如伸展才对。方法论都是引向自如控制的,孤立的看方法,容易变成束缚,而什么都不看,则是失控。

手的开张之象,让人误以为那个才是标准方法。弹琴的手张开,拳击的手紧握,不论张开还是紧握,背后的自如才是关键。艺术学习的方向,不是学“张开”也不是学“合拢”,也不是学“张开+合拢”,而是学一种自如的能力。

艺术本身追求的是一种自如的能力,如同书法追求的是用墨痕表达心痕,起到“抒发情绪”的作用。故而要明白,学习艺术不是进入一个僵化的套路中,而是要印证那个可以灵活衍生的源头规律,那个源头规律的描述,是古人代代相传的秘诀和关键所在,而秘诀又不是靠背诵而起作用的,是需要在实践中去体认。

故而,要正确的认识方法和方法论的关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楷书的“死”与“活”
假如给维纳斯装上胳膊
戴着镣铐跳舞
“俗书”究竟俗在哪,有你不?
戴着镣铐的舞蹈
简论怎样自学书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