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当代“草圣”林散之!原来是“诗、书、画”三绝的大家

提起林散之,人们都知道是“草圣”。启功见到林散之草书三鞠躬,书法大家郭沫若说林散之的草书代表中国,日本书法巨擘青山杉雨称赞林散之“草圣遗法在此翁”。其实,林散之在诗词和绘画方面造诣极深,有“诗书画三绝”之誉。

林散之

林散之,名霖,又名以霖,字散之,号三痴、左耳、江上老人等,生于江苏南京市江浦县(今南京市浦口区),祖籍安徽省和县乌江镇七颗松村庄。他集诗人与书画家于一身,尤擅草书,其字体被称为“林体”,被誉为“草圣”。

风格形成

林散之从小即勤奋习书,已颇具功力与文人气息。他十六岁时写柳公权《玄秘塔》,其结体秀峭、用笔瘦硬,对他后来个性风格的形成,奠定了基调。之后不断博采众长、兼融并取,以宋之米芾、元之赵孟頫、明之王觉斯、董思白等,皆力学之,终其一生,不断苦心钻研。

林散之师从现代笔墨之冠黄宾虹,不仅画入其门,书亦得其法。其中年时代的行书基本面目是米芾、董其昌和黄宾虹的合成。字体曲中求直,圆中求方,无论纵横,均不直过,疾涩相应,强调对折钗股、屋漏痕意理的感悟。

1972年中日书法交流选拔时,林散之一举成名,其书法作品《中日友谊诗》被誉为'林散之第一草书'。

《中日友谊诗》

六十岁后,林散之将主攻目标转向了草书,对书体中难度最高、艺术抒情性最强的草体发出冲刺,以攀登书法艺术的最高峰。此后,他的书法强调个性、追求天趣,用笔大为放开。更甚者开始追求自由之境,作书时已无法度意识,落笔皆随意、随兴为之,出神入化,意趣天成。此时作品,笔墨变化妙不可言,往往不见点画与结字形态之具象,但其虚灵超脱的墨象似无意中受看法度的调控,有无尽的内蕴,令人捉摸不透、玩味不尽。

《许瑶诗论怀素草书》 1974年创作,立轴,尺寸为138×35㎝

书法特征

其书法特征有人总结了四点。

一是用笔瘦劲圆涩。林散之用笔线条瘦劲、遒健雄浑、力透纸背,字形圆中有方、方中见圆、柔中有刚、牵丝引带、字字相连。

二是墨法璀灿华滋。包括墨破水、水破墨后形成枯湿浓淡的墨像,还涵盖宿墨、枯墨等。

三是布白变化偏正相依。这里有两层意思:一层指林散之先生盛年大草的体态有正有偏、偏正相辅;另一层指七十年代作品中有的字是以偏为正,八十年代作品中的字是以正为主,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合在一起就是'偏正相依'

四是'林体'飘逸天成。林散之的字体瘦劲飘逸,瘦劲主要指线条等方面,飘逸大体指墨色、结体,还包括林散之的人文思想和人品等。

《自作诗 论书一首》 尺寸为145×354㎝林散之纪念馆镇馆之宝

书法性情

林散之在书法上的成就不仅是字体笔法方面,还表现在用墨上。他从王铎书法中悟得涨墨之妙,又从黄宾虹画法中承取焦墨、渴墨与宿墨法,随其兴致所至,施之于书法创作。他充分利用长锋羊毫蓄水多、下注慢,便于连续书写的特性,笔毫内所蓄水、墨不匀,即可随笔锋翻转、运笔速度的快慢产生浓淡干湿的无穷变化。笔法与墨法互补相发,运笔用墨间产生一神奇的技巧,成了其书法化境的重要表现手段。

林散之草书代表作手卷《李白草书歌行》 32×225㎝

林散之是位大器晚成的书法家,他的一生多波折,大半生是在孤独寂寥中度过的。以字喻人,他的书法中也蕴含了其内心的无限情感。又因长期生活在江南水乡,其书法浑然不见棱角,往往拖泥带水,模糊凄迷,甚有笔画粘连处,可谓孤行无旅,不过确是筋骨内含,韧性十足。林散之的书作,表面虽趋于纤弱,但骨力内含,如乱柴相叠,极具画意。

可以说,林散之是本世纪画家中,最出色的草书书家,换句话说,他的书法既有书家书法的严谨,又有画家书法的潇洒。他是刻苦修行的苦行僧,又是倜倘风流的大才子。

书法之外

林散之师黄宾虹是位集诗、书、画、印'四合一'的艺术大师,其山水画尤为海内外所敬服。林散之从学两年,书画笔墨之道深得教益,在诗、画上亦大有作为。他在八十多岁时曾颇为动情他说过:“诗、书、画,我的诗为第一位。动乱时唯诗稿常在身边,晚上枕头,不让遗失,保存下来,真是苦难重重。自下已蒙各方面努力,存印下来,可以留给后人看看。”可见其对诗的爱重。

林散之《怀江村》

隔岸思牛渚,遥遥江上村。

三间庇寒士,百代旧王孙。

岁日须眉古,虚堂星宿尊。

松门如宿昔,诗句曜乾坤。

林散之《有忆》

盈盈衣带水,江上是吾家。

古渡仍留月,独山尚有花。

春怜老杕壮,雪忆破篱笆。

此事分明记,桃笺祝岁华。

他的诗作颇有白居易、杨万里的情调,朴实无华、清淡中见真情,这种意境正与其个性相和。他抒情写意的诗词或见之于书法作品中,其诗词的意韵成为其书法笔墨、风格的深层内蕴,故其书法艺术的形式美中充溢着浓厚的诗的韵味;或见题于画作上,与画境相辅相成,并臻其妙,此非常人所能及。

林散之先生山水画作品大多是立式中堂或条屏,这种形式和规格是传统的,构图难度较大,然而林老先生却能运用自如,其大作每幅都是层峦叠嶂,峰回路转,云雾飘渺。或用高远法,或高远深远并用,有的甚至在竖式中画出平远法,总之,构图变化无穷,足见先生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胸有丘壑。黄宾虹先生的山水构图大多是整体茂密,黑压压一片露出一二亮点透气,令画面鲜活厚重,林散之先生往往群峰散立,以云雾贯穿其间,令画面空灵,气韵生动。典雅的山水画风格中流露出的雅气、静气、灵气、书卷气在中国画史上也是很少有画家能得到的。曾在1955年创作了长卷《江浦春修图》。该作直接取材于宏大的修圩筑堤工程,饱含着他的切身体验和深挚情感。这幅长卷成为解放后国画界最早反映现实生活的佳作之一。

林散之作品《江浦春修图》

1963年,林散之应聘为江苏省国画院画师之后,曾与画院同赴苏南、苏北写生。三年间,作画甚勤。可惜的是,后来动荡间,其所藏大量书籍、字画、碑帖被查抄焚毁,令人惋惜。

林散之《江山万里图》 纸本手卷 尺寸为32x181cm

简而言之,林散之是诗、书、画三绝的艺坛大家。将绘画中的墨法运用于书法,开创了草书艺术的新天地,从其审美观到形式技巧都对国内外书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他的“林体”反映了近300年来中国草书艺术的最高成就,捍卫了中国书法在国际上的中心地位。

《太湖纪游图》纸本手卷 尺寸为30.5x208cm

近几年,随着人们对林散之艺术的肯定,林散之作品价格大幅飙升。其绘画创作较少,存世量有限,故其画作出现拍场便大受追捧,在2019域鉴秋拍夜场“秋实-域鉴之夜”中,林散之先生晚年的巅峰巨制《太湖纪游图》,以140万元落锤,创下当晚拍卖成交纪录。再次见证了林老先生作品的市场认可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林散之: “诗痴”随时随地提笔做诗
当代草圣-林散之书法[组图]
“草圣”林散之草书欣赏——:瘦劲飘逸,网友:学不来!
林散之草书赏析(17)
一代书法大师、当代草圣--林散之
林散之有资格和王羲之、张旭并称为草圣三大家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