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专家:十二届国展草书取法多样,深入经典,群众基础最大门类

于今年9月份结束的第十二届国展中,草书的投稿量多达11063件,可以说是历年之最,面对这样一种庞大的数据,笔者有些迷茫了,难道说草书成为大众最为欣赏的书体了吗?经过初评、复评、终评和审读面试等等环节,最终有220件作品入选,同时也成为淘汰率最高的书体,面对这样一个结果,专家表示:十二届国展草书取法多样,深入经典,群众基础最大门类,粗略计算一下的话,入选率也就是百分之二吧,这220件草书作品能否撑起草书的一片天,成为中书协的门面呢?

从这庞大的书写来说,无疑,草书的参与者之多,竞争也激励,但是要说草书成书法诸体中群众基础最大的门类之一?笔者不敢苟同,我们知道老百姓认可的书法作品才是最好的书法,而草书从其识别受众来看,并非如此,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很难识别草书的书写内容,至于书法里面的道道,又是什么笔法?什么取法?什么章法?什么墨法?什么字法?等等,老百姓也难以感受到,也不懂,由于这一点,草书是不是就成为了参与者最多的书体了吗?笔者认为,有这样的因素,也不排除。

而专家在各地巡回展上的论述认为,本次国展草书作品取法多样、深入经典,对于这一点笔者还是认同的,毕竟是国展,对于取法问题和经典问题,都要师出有名吗?至少很多参与者能够做到植根于传统,追慕古贤,也足以看到作者们的努力之处,在取法经典上也是五花八门,有点取天纵颖异的张芝,有的取法于萧散飘逸的“二王”,有的取法于跌宕翻转的张旭,还有的取法于激越迅疾的怀素等等,总之,凡是书法史上的草书大家,几乎都有涉及,形式也是多种多样,风格迥异,但是笔者却看到那种清新之感,他们的草书有古人,有先贤,也有点像极了今人,但是唯独没有自我,这是最大的缺失,也是草书的最大遗憾之处。

十二届国展的草书展,有的网友说是一种技艺的大比拼,像极了今人,但是就是没有自己,不是说草书最能够表现书家的真性情吗?怎么在作品中反应的都是古人和今人的性情呢?自我去哪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入国展作品的标准
学习书法最忌朝秦暮楚
刘洪彪:从十二届国展评审,思考当代草书发展的相关问题
他的隶书作品,让评委“破格”提名获得最高奖,你服气吗?
访谈王乃勇
三国时期曹魏与吴国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比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