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陈海良:“八体”之说始于汉代,有着较强节奏感

《说文序》:“秦书有八体:一月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殳书、八曰隶书。”

所以,我们常说“秦汉篆隶”是从狭义的角度而言的。不过也有学者认为“八体”实际只有大篆、小篆、秦隶“三体”,仅因用途不同、载体不同而呈现的不同形态,不能作为一种书体(陈方既、雷志雄《书法美学思想史》)。

在此,我还是尊重许慎的说法。“八体”之说始于汉代,而非秦,“八体”也为汉代“取仕”应试的书体,汉《尉律》:“以八体试之”。

从史料来看,在秦“书同文”之前,《史籀篇》大篆就已经出现书体的蜕变和异形。同时,入秦的六国遗民对文字的改变也起着重要的反作用,逐渐形成适合社会需要的这几种通行文字。

它是汉人在秦文字具体应用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场合、用途而进行分别命名并沿续使用的,也即,秦代除官方颁行的“小篆”书体外,社会上还通行着因实用的需要并根据不同场合而使用着各种古今文字。

值得注意的是,“八体”中已经出现了“隶书”,即古隶,表现出了与小篆不同的变化和动态,形成了一个开放式的结构空间,中、侧锋并用,点画长短、粗细、斜正可恣意变化,有着较强的节奏感和抒情性。

它契合实用之需,应时务之急而生,不仅孕育并创制着一种新书体的到来,也带来了一种全新的书法审美图式。

作者:陈海良,江苏常州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创作部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展评委

师从尉天池、马士达等教授(中国唯一楷、行、草书全国一等奖获得者)当代行草创作代表人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硬笔楷书字体书法作品赏析
秦朝文字介绍 秦朝书法
「每日学书」书体简介之篆书
中国古代书法|何谓“秦书八体”?
隶书出现标志新书体的到来,和全新书法审美图式的出现
《书法知识》大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