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馆藏书画精选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拥有馆藏一万三千余组件,

品类包括书画、染织、陶瓷、家具、青铜器及综合艺术品等六大类。

精选书画展品20件,

为您呈现一部明代以来的中国书画艺术发展史。

明代 陈洪绶《对镜仕女图》

此图描绘了一幅在春日桃花盛开的时刻,一位美貌妇人对镜惜春、思春的情景。妇人手持花瓣形铜镜,长衫垂地,衣纹线条柔和,山石、树木少见皴擦。陈洪绶这种柔润婉转的画风,有别于其中年以前的那种方笔,硕健的线条风格,其边题草书诗词笔法易显苍劲老道,综合以上特征,似可认为此件作品为陈洪绶晚年所作。

明代 董其昌《草书五言律诗》

此幅草书扇面用笔细腻、委婉、行气俊逸洒脱,使人有置身于杏花春雨、莺飞草长的江南景色之中的美感。释文:水宿仍余照,人烟复此亭。驿边沙旧白,湖外草新青。万象回春气,孤槎自客星。随波无限好,的的近南溟。杜诗常见版本末句作“随波无限月”,此处为董氏误笔写成。

明代 丁云鹏《仿倪瓒山水》

丁云鹏的这件作品是先作诗,后补图,仿元四家之一倪瓒画风格。这件作品中具备了倪瓒画法的两个典型因素。一是“一江两岸”的构图方式,二是画山石用折带皴。此画中还有许多丁云鹏自己的绘画特色。画面远山高耸,在平远中具高远视角;虽然使用折带皴,但用笔较繁。此外,画中略带披麻皴,披麻皴与折带皴比较起来,有圆润冲和的特点,与折带结合在一起,可以增加画面中平静温和的意趣。

明代 蓝瑛《仿倪瓒山水》

此幅为明代画家蓝瑛的《仿倪瓒山水》,上有“倪高士画法。蜨叟蓝瑛”题款。“倪高士”即元代四家之一的倪瓒(1301-1374)。其行为高洁,扁舟蓑笠,往来于五湖三泖间,望之若神仙中人,故人以“高士”称之。其画多写太湖一带小景,近岸坡石,三、五株杂树,加以小亭。中隔湖面,而后远山。此幅在构图取景上,大略似之。其用笔,喜用干墨,卧笔横拖竖擦,人称“云林折带皴”,此幅又大略似之。但终究不是云林,而是蓝瑛自己。三、五株杂树,其干曲折多变。无论是远山近岸,石头多见棱角,并加以淡墨渲染,故具体积。两者在相似之间的差别,在于云林是以简洁而趋于抽象,而蓝瑛则以繁复靠近具象。

明代 王思任《山水图》

这一画作取高远构图。近景中几间房舍座落在山石之中,右侧山石上耸立的七、八株挺拔的古树一直延伸到画面的中间。一片湖水和坡岸构成了中景,而近树穿越右侧的空白水面,与远山直接相连。这种处理方式可以追溯到倪瓒,但在王思任的这件作品中,却还具有更多的意义。

明代 张凤仪《山雨欲来图》

画面近处画岩岸,松树倚斜,内藏楼阁。其后山峰峭拔,亦作倚侧之势。虽然作者没有直接描写风雨,而整个画面却给人一种山雨欲来的不安定之感。可以说达到了一定的艺术效果。

清代 王原祁《山水图》

此画系王原祁仿古而又有创新的山水画佳作之一。画中虽有高克恭云山意,但在墨的运用上更多地兼容了宋元诸家技法。所画景色为云山林舍,为全景式构图。

清代 华喦《竹树集禽图》

此图背景画岩石、竹、树,其间有喜鹊黄鹂、山雀,作上下鸣叫状。虽景物简单,结构松散,但整体感强。华喦的花鸟画,多采用拟人手法,以表达一种心境。

清代 沈铨《花卉草虫》

此图以画幅中线分界,为左右开合式构图。由藤蔓缠绕的三竿青竹位于画幅左侧,叶面相互交叠,又有豆荚垂挂其间,景象繁荣,构图饱满。为了达到画面敏简协调,作者巧妙地向画幅右上方伸出一串豆花,又向下方探出一竿竹枝,二者不仅避免了构图左繁右简的轻重失调关系,而且它们仰俯有致的高低错落位置,增强了画面的节奏感。

清代 黄慎《乘槎寿星图》

槎,即水中木筏,据晋张华《博物志》载:天河与海相通,海边的人见到年年八月海上木筏按期往来,便带粮乘筏,泛游天河,见到了牛郎织女。又相传,张骞出使乘槎到天河经历此事,后人们常用乘槎,仙槎指游仙、升天所乘的仙舟,如苏轼《黄河》诗“灵槎果有仙家事,试问青天路短长”。画中,浩瀚无际的大海,波平浪静,寿星携童子乘坐在屈曲古拙的木筏上,似是从天国而来。寿星面容慈善,手持拂尘,童子天真可爱,正欲献上仙桃。二者相对而坐,似有所言。颇具情节性。

清代 张照《行草李白诗》

康熙帝曾评张照的书法“有米之雄,无米之略”,“略”有粗率的意思,又说张照“有董之整,无董之弱”,即有米芾的雄健,董其昌的整肃而没有他们粗率,软弱的毛病,可见评者对张照书法的赞誉之高。此幅草书用笔沉着,连绵处似行云流水,气度雍容,不滞不滑在有意与无意之间,令人对作者的学养深为叹服。

清代 张祖翼《篆书七言联》

此幅对联结字中宫过紧,使人有窘迫、寒俭的感觉,然而运笔善用中锋,浓淡相间,颇得铁画银勾之妙。

清代 郑板桥《盆兰竹枝图》

郑板桥的绘画题材多集中为兰、竹、石。他曾说:“石涛善画,盖有万种,兰竹其余事也。板桥专画兰竹五十余年,不画他物,彼务博,我务专,安见专之不如博乎?”板桥的兰竹,不仅是立意新颖,在笔墨风格上,更为个性鲜明。板桥的书法又来自于画法,他参篆隶楷于画兰竹之法,创“六分半书”,似欹反正,如“乱石铺街”,清劲颓放,与画风为一体,在作品的立意,构图或气韵上,诗文书画缺一不可。

清末 虚谷《菊鹤图》

此幅《菊鹤图》画一丹顶鹤单脚缩颈站立休息,背景为嫩黄的菊花,笔法意率简洁。画幅下部以淡黄色扫出坡地,以淡墨勾染芦苇,笔法生动。

清末 任颐《牡丹图》

此幅写意画牡丹、戴胜鸟,两枝牡丹斜倚,直插画幅中央,一朵没骨画为淡粉,一朵勾为白色,均以石青染叶。牡丹花枝下为石块,戴胜立于其上,凝视花朵。鸟的形象用笔简洁,更为生动。

清末 吴昌硕《岁朝清供图》

此幅以水墨写意笔法画各色花果,设色艳丽,格调明快。上有题款:岁朝清供。偶学李复堂暮年笔意,粘壁自读,翻得青藤奇劲,何耶?炜生仁兄雅嘱。辛卯暮春之初客海上,去住随随缘堂,七十八叟吴昌硕。题款自称仿李鱓名字、徐渭笔法只是一种托兴,而笔致潇洒恣意,情趣盎然。

近代 黄宾虹《蜀江舟中》

图画蜀中山水。近景为江中小岛,岛上山石嶙峋;中景通过江水,迅速地过渡到山势高耸的远景,画家在远景中着重表现蜀中山川的峰岭纵横,山脚为村落、瓦屋。作品运用钩染相结合的手法,很好地表现了天府之国秀润的自然景色。图中用笔松秀,山体先以墨笔勾勒再用浓墨点苔,远山山顶有矾头,露出峰尖纯以墨染,绘画风格清新秀润。

近现代 徐悲鸿《战马哀鸣》

徐悲鸿画马之所以超越前人,还在于其诗意隽永、而有所寄托。壮年时,他身处中华民族危亡之际,他以马写志,咏物抒情,借马的奋勇精神激励国人的斗志。立马静中有动,马身信笔刷染,墨色丰富,以传统余白手法暗融西画解剖明暗造型。不仅使骏马的肌肉倍显刚健有力,而且似是赋予其身经百战的岁月蚀痕;满地杂草虽根根劲立,但依然掩饰不住一派萧杀之气。

近现代 张大千《供养菩萨造像》

此尊供养菩萨雍容婉丽,神情娴静安详,端庄自若。线条高古游丝,圆熟而含内劲,一气贯之,自然流畅。设色仍保留传统基调,浓丽但不浮躁,红绿两色天衣对比鲜明但十分协调。配饰、莲座敷以泥金使得供养菩萨不失大气雍容。

近现代 黄胄《葡萄熟了》

此幅《葡萄熟了》表现了一个健康美丽的新疆姑娘,带着丰收的葡萄满载而归的情景。她皮肤黝黑微红,神情欢快兴奋。上身罩一件宽大的红色长袍,下身穿碎花阔脚长裤,赤裸双脚。绿色头巾随风飘散,乌黑长辫搭至腰间,异域特色扑面而来。尤其是她肩扛满筐青葡,仍健步如飞,足见丰收带给人们的喜悦。一只乌黑小狗跟于身旁,寥寥数笔,已是活灵活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倪瓒的树:细微之处的感动
明 文嘉传世名画赏析(1)
谙熟倪瓒画境的孙逸,山水看似生机繁茂,却隐藏着与生俱来的寂静
赵孟頫书画特展
明文嘉《秋江听枫图》
国画技法14:折带皴 荷叶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