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哥哥沈度是台阁体之祖,弟弟沈粲善草书-明朝书法家沈家兄弟

如果你对书法稍有了解的话,应该有听说过馆阁体,也能看到很多人对它的分析和批判。说起馆阁体,就不得不说被称为馆阁体之祖的明朝书法家沈度。今天我们的文章和之前相比有点特殊,我们要为大家介绍两位书法家,他们就是沈度和沈粲沈氏兄弟。虽然一提起明朝的书法家大家会首先想到文徵明、祝允明、想起邢张米董,但其实沈氏兄弟的书法在当时也是很有名的。

沈度(1357-1434),字民则,号自乐,沈粲(1379~1453),字民望。兄弟两人为松江府华亭县人。明永乐年间,两人同在秘阁供事,沈度为翰林学士,沈粲为侍读学士。'二沈'兄弟的书法在当时可是相当有名的,其中沈度更是名重天下,明成祖朱棣甚至将沈度誉为'我朝王羲之'(这评价确实是过誉了,沈度书法确实是不错,但在明朝真不是顶尖啊)。弟弟沈粲因字写得好而做了官,他尤其擅长草书,行笔圆熟,遒劲骏逸,被人们称为'草圣'。

文章标题上的台阁体其实就是所谓的馆阁体,是一种特殊的官场字体。这种东西在明朝叫台阁体在清朝叫馆阁体,总之就是一种随着科举制而产生的一种规范性的字体。说得通俗点,就相当于书法领域的八股文吧。台阁体是楷书的一种,以乌黑、方正、光沼、等大为特点。小编知道很多书法爱好者朋友对台阁体始终都是持一种批判态度的,因为这种字体虽然写出来工整漂亮,但却限制了书法家的个性和性情。

明代初期,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由于个人喜好都曾大力提倡书法,一时帖学大盛。在明代的科举考试中,用楷书答卷被视为必要。而且如果试卷上面的字写得不够好,即使文章写得再妙都会名落孙山,这就对当时的书法风貌产生了很大影响。在明代,台阁体在永乐、宣德年间最为流行,占据书坛统治地位30余年。

沈度以长于台阁体书法而深受明成祖朱棣的赏识,其书法婉丽飘逸,雍容矩度。其实不只是台阁体,明学者杨士奇《东里集》中说沈度善篆、隶、真、行、八分书。沈度的作品有: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代表馆阁体最高水准的《敬斋箴册》,永乐大钟上的23万余字的经文等。虽然沈度将馆阁体写到了极致,但馆阁体却也限制了他,他只有在馆阁体受推崇的时代才会得到赞誉。

沈粲与哥哥沈度就有所不同,他所擅长的是更受认可的也最能体现个性的草书,所以随着时间的流逝他反而更被欣赏。他的《梁武帝草书状》通篇章草与今草夹杂,笔笔挺劲峭拔,转折峻利,自然天成,神情贯注,洒脱奔放。王世贞称他为'章法尤精,足称米南宫入室'。他比较知名的书法作品还有《千字文卷》、《重建华亭县治记碑》等。

  • 扫描下方二维码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代两兄弟沈度和沈粲,都是大书法家!
    对待哥哥如子侄辈一样尊重、服侍,不敢懈怠
    名人尺牍
    海派书法家沈曾植作品欣赏
    这位“馆阁体”书法家,草书作品是这样的!
    得父亲真传,兄弟二人一个搞书法一个搞雕刻,配合得天衣无缝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