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原创」文人自古不易,尤其是没有仕途进身的文人更是不易

那些书法家们~第422篇

【原创】文人自古不易,尤其是没有仕途进身的文人更是不易!

文/卢秀辉

吴咨的祖父吴绳、父亲吴特徵都做过知县,因家风严正,故他们为官恪尽职守,两袖清风,没有因做官而改变家境贫寒的局面,吴咨就出生于这样一个世宦却寒苦的家庭。

吴咨从小聪明过人,好学不倦,八九岁时即研习篆书、文字学。十三岁时,他的颇为纯熟稳练的多字印问世,甚至改变了一个比他年长一岁的另一个少年,常熟十四岁的杨沂孙见到他的篆刻,从此,立志篆书学。少年吴咨,影响了杨沂孙及杨沂孙以外的许多人。吴咨少年即成名,得到了常州乡里前辈的器重。对客挥毫,或作楹帖或巨幅,毫无懦怯之色。当时邓石如在江南的影响不足以大,尤其是篆刻方面,师法他的印人更是寥寥可数。这一地域,还是为传统的浙派所笼罩。除了吴熙载,唯吴咨能得皖派神髓。

吴咨家风濡染,以读书为第一要务。及长,赴江阴师事乡贤李兆洛。李兆洛做过凤台知县,广聚图书,博览诸学,通音韵、史地、历算、文学、考证等。藏书逾5万卷,皆手加丹铅,校勘一过,校正谬误。李兆洛于道光三年(1823年)到道光二十年(1840年),在江阴主讲于暨阳书院。当时江苏学政驻跸于此,暨阳书院是江苏士子向往之地。吴咨从李兆洛治学,精通六书,书法擅四体,李兆洛对他很是赏识,经常对人夸赞吴咨:“圣俞者始可以艺名矣。”吴咨寓居江阴时,因为李兆洛的关系结识了陈式金。

陈式金是江阴人,对吴咨有知遇之恩。他善画山水,爱好金石,是书画家和书画鉴赏家。他家富甲江阴,屋宇盈百,为人和善,好行义举。家有“无意为园而适成之”的“适园”。陈式金膺服邓石如,广收邓石如作品。爱屋及乌,也喜欢上了年纪轻轻的吴咨,因为此时吴咨也在学习邓石如。道光二十八年春,三十六岁的吴咨来行于苏州、杭州间以卖艺糊口。吴咨好杯中物,落拓狂狷,常醉卧于酒肆之中,有好事者以佳石乘他醉酒求印,他不度墨稿,随手奏刀,无不入妙。饮酒这一不良嗜好,养成了他性格偏急,不能容人。他的好朋友、常州乡党汪昉常常为此规戒他,吴咨与年长他十多岁的汪昉感情好,听的进汪昉的话。但是,不能痛改。陈式金不忍他如此颠沛奔波,邀至江阴“适园”,从道光二十八年至道光三十年,吴咨都住在“适园”,让他有了短暂的安定时光。这几年时间,他为陈式金刻了二百余枚印,辑成《适园印印》。《适园印印》成谱于道光三十年,有吴咨自序和陈式金序。

咸丰三年,太平天国陷南京,据此为都,天下情势急也,江南更是陷入战火纷飞之中,人人自危,城城恍惚。已过不惑之年的吴咨仍然奔走四方,为友人所荐,入清军大营做幕僚,记有军功,得到了盐运司知事的官职,此官职为盐运司的属官,分辖某一地区的盐场。当时清廷已经是焦头烂额,军中官员及督抚纷纷借军功之名,“不拘资格”保举人员。清廷也设置了门槛,需要再捐纳一笔费用,才能候补实缺。于是,吴咨又捐纳了钱财,奉命到直隶候补。

咸丰六年,吴咨举家赴天津候补。吴咨一生无子女,前人说他举家赴天津,可能是他母亲和妻子。吴咨有一弟叫吴儆,不至于随他北上。亦或是另有他情,不得而知。吴咨中年去世,又无功名,前人记述很感性,对他的绍介都是片言略语。吴咨在天津候补了一年后,没有等到实缺。为糊口计,他于咸丰七年只身南下山东济南,受到了山东巡抚崇恩和都转运使的赏识,改他在山东任职。

咸丰八年二月,刚刚上任八天的吴恣病逝于济南任上,享年才四十六岁。吴恣无子女,他的同乡好友江昉时在山东莱州府做同知,为他经办了丧葬事宜。汪昉,常州人,知名书画家。善山水,笔意松秀,墨法淹润,不失元人规矩。中年所作,邱壑浑成,树石苍润,颇臻妙境。惜晚年颓废,已失往日之趣味。

吴咨为了一份职业,东西奔波,南北流离,转投多处,终不能安。到死时,还是朋友帮忙,才能安葬。此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悲剧,当时唯一的进身之道似乎只有走上仕途,余途皆是荆棘。吴咨是社会最底层的平民,生活得灰头土脸。吴咨所处时代,是清朝嘉庆、道光、咸丰时期,学术、尤其是朴学、金石学最为鼎盛的时代。而嘉庆以后,西学东渐,尤其是鸦片进入中国后,中国有良心的知识分子警醒的意识到一个问题:对于西方的野蛮掠夺怎么办?中国的知识分子处于煎熬之中。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伤痛尚未痊愈,太平天国的奋争,使这个伤口撕裂的更大。就在吴咨谢世的那年十月,西方列强借“亚罗号事件”及“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把中国拖向了更大的灾难,更大的屈辱。艺术上也在挣扎,往何处去,成了艺术家迫切面临的问题。这一时期,中国喷薄性地出现了布衣艺术家。乾嘉以前,在中国的书画印中,以绘画、篆刻为生的艺术家不泛其人,书法家则鲜也。乾嘉以来,布衣书法家逐渐担任主纲,形成这一态势的原因是复杂的,需要另文详述。

以邓石如为代表的“新徽派”的出现,在趣味上更入近人眼。邓石如开创性地实践了“印从书出”这一全新的篆刻创作理念,将婉畅流美的小篆书法融入印中,与追求方折,崇尚汉代缪篆的浙派形成两极对比,更强调书法笔意,“印从书出”开拓出皖派古拙奇肆之新面。吴咨的篆刻与徐璇甫、吴隽 、徐三庚、赵之谦、吴熙载、王尔度等并称于世,并列入晚清金石六家。吴咨篆刻“耻于自炫,故不以存”,随刻随弃,留存于世的作品并不很多。不过,还是留下了《适园印存》、《适园印印》。在《私艾斋篆古砖印》中有仰振赢赞吴咨的篆刻诗作,可以看到人们对他的欣赏:

缪篆风流祖相斯,

玺文刻玉重当时。

千秋遥接源头远,

活活猩云吐印池。

残砖六代费推商,

鸿雪吴江篆几行。

真与赢镏承绝学,

手民深刻古痕香。

髯翁铁笔冠当今,

方寸浑涵万里心。

凤舞鸾回窥意象,

未嫌一字抵千金。

登龙翰墨重斯文,

养一斋寒起暮云。

老子摩挱当日意,

瓣香思替后生焚。

吴咨作印亦随时风,以斯篆入印,参以金文结构,偶而有古玺格式,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他生平博览金石文字、秦汉碑版,通六书。绘画得恽寿平神趣,花卉、鱼虫无不精妙,取法恽寿平而运以己意。著有《续三十五举》。

吴咨善书法,从李兆洛治学,李兆洛精通六书,书法擅四体,影响了少年即善书法的吴咨。吴咨篆隶书均佳,少时已名满乡里。小篆受邓石如、吴让之影响较大,风规自矩,囿于其中。金文一路,另开生面,开吴大澂、吴俊卿之未来。斯人早逝,未能大成,假以时日,必熠熠生辉。嘉、道时期,好为篆隶,几成风气。以艺为业的吴咨必深陷其中,难得的是,吴咨善于自拔也,此为人拍手称快处。

吴咨(1813~1858),字圣俞,又字哂予,号适园,江苏常州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沈凤:轻仕途重艺术|金石鉴赏,沈凤,篆刻|::e景苑::中国传统文化信...
亲近人类非遗,走进方寸之间 ——文人篆刻的兴起
赵孟頫的篆刻其实也很牛!
琴罢倚松玩鹤:一方永载史册的印章
一官坐失布衣高——张灏和他的《学山堂印谱》
印人传:赵孟頫是中国篆刻分水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