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以逆蓄势,笔画刚劲有力,藏锋包其气,露锋纵其神

颜真卿《祭侄文稿》

起笔以逆蓄势,笔画刚劲有力

起笔有藏锋、露锋两种,不论是藏锋还是露锋,凡起笔都必须有一个“逆势”,就是按笔画前进的方向取一个反方向的落笔动作,要求做到笔锋“欲左先右,欲上先下”。反方向运笔时,笔锋可着纸可凌空,不论是“实逆”还是“空逆”,目的都是一样的,就是为了调整手腕,使其更好地向笔画前进的方向运笔。下面详细阐述运笔动作过程中笔管与手腕的相应变化及带来的益处:

以横画为例。执笔最初状态是管直、腕平、掌心向下,如果在这种执笔状态下直接落笔的话,接下来向右行笔时手腕向左摆动的幅度很小,也没有多大力度。而如果落笔之前,先逆向左(笔画前进相反方向)运笔蓄势,笔管由垂直与纸面变为向右倾斜,手腕也随之向右摆动,掌心向左,此时再落笔、行笔时,手腕向左摆动的幅度就加大了,也能使上劲了。就像射箭一样,往后一拉弓,就产生了百步飞矢之势。这样写出的笔画才遒劲有力。清代周星莲在《临池管见》中写道:“字有解数,大旨在'逆’。逆则紧,逆则劲。缩者伸之势,郁者畅之机。”

上面仅以横画为例说明问题,但在实际书写的时候,笔画与笔画之间都是有联系的,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意思就是说前一个笔画结束,回锋收笔时要考虑到下一笔画的起笔位置,很自然的顺势为下一笔画起笔调整好手腕状态,承上启下,一气相生,虽笔断而意连。清代姚孟起在《字学忆参》中写道:“欲知后笔起意在前笔止,明此则笔笔呼应,字字接贯,前后左右一气相生。”

杨凝式《韭花帖》

“藏锋以包其气,露锋以纵其神”

藏锋指的是起笔时把笔锋藏在点画里面而不外露,是一种追求线条浑厚、圆润的笔法。汉蔡邕《笔论》云:“藏锋,点画出入之迹,欲左先右,至回左亦尔。”古人论书时说“欲左先右”,而现在好多书法资料中却说“欲右先左”,在谈论此话题的时候,主语应为笔锋(笔尖),笔尖着纸后与前进的方向是相反的,比如手执笔管向右书写,此时笔尖是指向左的,而逆行时(比如说向左行笔),笔尖是指向右的,所以说是“欲左先右”而不是“欲右先左”。

藏锋起笔需要“实逆”,就是笔锋接触纸面逆行。清代蒋和《习字秘诀》中在讲到笔法中的折法时说:“笔锋欲左先右,往右回左也,直画上下亦然。”晋代王羲之在《书论》中说:“第一须存筋藏锋、灭迹隐端。用尖笔须落锋混成,无使毫露浮怯;举新笔爽爽若神,即不求于点画瑕玷也。”唐徐浩《论书》云:“用笔之势,特须藏锋,锋若不藏,字则有病,病且未去,能何有焉?”明潘之淙《书法离钩·笔锋》云:“褚河南论书,用笔如印记画沙,始不悟,后于江岸以锥画沙,始信其言,贵藏锋也。”唐蔡希综《法书论》云:“潜心改迹,每画一波,常过三折;每作一点,常隐锋为之,由此而成。”

禇遂良《大字阴符经》

露锋指的是发笔时直接顺势落笔,笔锋显露在外,这是一种强调笔势、笔姿的笔法。由斜笔或尖落笔写成的,笔锋入纸时,其锋外露,斜落笔写成的叫“侧锋”,露锋可使笔画俊秀生动。露锋起笔时需要“虚逆”, 不必在纸上作逆入,而是在空中完成蓄势动作。但也须尖锐饱满,不可虚尖怯露,怯露则会产生浮薄之弊。明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说:“发笔处便要提得笔起,不使其自偃,乃是千古不传语。盖用笔之难,难在遒劲,而遒劲非是怒笔木强之谓,乃是大力人通身是力,倒辄能起。”

用笔要富于变化,一幅好的书法作品都是藏、露并用。清宋曹《书法约言·总论》云:“有藏锋有露锋,藏锋以包其气,露锋以纵其神。藏锋高于出锋,亦不得以模糊为藏锋,须有用笔,如太阿截铁之意方妙。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欢迎大家转发、评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行书基本笔画
初级书法教程
毛笔书法之运笔
汉字握笔姿势与写字力度、运笔等【超全练字总结】
运笔过程和动作姿势
毛笔楷书入门教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