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80后书法家,取法民间书法,泼辣的草书获国展最高奖

余继忠是位80后书法家,从他第一次在全国书法展获奖,小编就已经和他熟悉。那是在2010年全国第三届扇面书法展上,他是五位一等奖获得者其中之一,而那次展览是由我们单位承办,所以在展出的时候大家得以相识。

余继忠当时大学毕业不久,回到老家在文化部门帮忙。他的家乡是在陕西榆林下面的一个小县城——靖边,而且从小就生活在农村。考上大学、回乡工作,再到国展获奖,这些都看起来不错。但后来,他所取得的成绩,恐怕连他家人都想不到。

自从扇面展之后,他连续在第十届全国书法展、首届小品书法展、全国邓石如书法展中获得最高奖,而且由于在书法上的突出成绩,成为陕西省青年书协副主席,工作也调到了省城西安。

余继忠书法

余继忠在书法上,对章草,尤其是对汉简、帛书及魏晋残纸投入了很大的热情。他参加全国书法大展并获奖的作品,大多都是这一风格。下面我们就以他在全国首届小品书法展上,获得最高奖的作品来分析一下其作品的优点与缺憾。

余继忠首届小品书法展获奖作品

余继忠的这件小品书法有明显的汉简、章草之风,此作有几个很突出的特点:

首先是用笔。

这件作品用笔率性泼辣。虽是小品,但把字写大了、狠了、率真了,同时也有一股豪迈之气。把小品当大件写,也是非常规心态和手态。因此用笔是很突出的,即心无羁,笔亦无羁,纵横挥洒,不顾忌天地之小。用笔按多于提,笔画趋粗壮饱满,然沉着中有跃动。譬如作品中每一字每一笔,末了都有一些小情调,生出一些小生动,注意细处的调节。

余继忠书法

但用笔仍然简单了,粗犷之作,用笔猛厉,如刷刷物,外在看了豪气满纸,但细细分析,笔调变化太少,笔画多重复,形成固定写法,也就不免简陋一些。如何避免笔画上的雷同,往往是写简牍、章草者需要注意的,如果只是把笔画写得很挥霍,个人很享受,还是很不够的。

余继忠书法

其次是用墨。

余继忠在此作中,用墨的色调是没什么变化的,只是用墨的手段单纯,饱蘸而书,用墨自然,任其晕化而不修饰,有一种自然的状态。他在用笔用墨上都是大刀阔斧,与一般人细细表现谨慎下笔多不同,用笔不矜持、不细作,快马入阵。

这也使作品气息有草莽野趣,是天真质朴的,如山野间荆莽任意抽长枝条,天生天养、不为绳拘。不禁让人想起诗句“西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满纸的舒啸之气。

余继忠书法

再次是取法。

余继忠在学书上走这条路子,从民间书法中吸取营养,也保持了民间书法所具有的质朴苍茫之趣,这条审美之路没有异议,但是不要将其表现简单化了,还是要进一步细察细究,研究得越透彻越好。民间书法有其优点,也有一些粗鄙、简陋的地方,选其优者而学,并逐渐规避民间书法中比较明显的习气。

余继忠书法

最后是构思。

这件作品整体构思上过于拥滞,有意书写到边缘,使之没有天地四方,甚至造成字迹的残缺。这种构思说是现代派也好,或说是当今时兴也罢,都起着刺激人视觉的作用,使人目触之而紧张。黑白是相对应而起关系的,都能产生审美效果,而如今,白的作用被取消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傅绍尉——“正山堂杯”茶文化楹联书法展作者推介
兰亭百家 | 笔清墨润 潇洒飘逸- 提俊丰
他的书法“笔锋散乱”,却获全国最高奖,作品好在哪?
书法创作,细节才是硬道理!
【铭阳金石录】大酸-雅韵--郭列平的书法艺术
这件获奖作品用笔、用墨、取法、构思都有问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