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别惹小动物,记忆力与面部识别让乌鸦记仇还认脸


没有人喜欢被骗的感觉,人们总会避免与欺骗自己的老司机再次接触。根据最新的研究,鸟类也会对这样的人或动物退避三舍。


乌鸦是最聪明的鸟类之一。研究者在训练乌鸦与饲养员交换面包屑和芝士块之后,设计了两个对照组。一组饲养员与乌鸦公平交换食物,另一组饲养员在拿到面包屑之后“不交货”,把两种食物都私吞。


在一个月之后,乌鸦仍记得那些欺骗它们的人,也就是说它们有分辨“公平”和“不公平”的能力,而且能保持至少一个月的记忆。


乌鸦有着复杂的社会行为,包括友谊关系和敌对关系。它们甚至能在一次打交道之后记住耍滑头的那些人或动物。该结果发布在这个月的《动物行为》(Animal Behavior)上,有望解释鸟类之间的合作关系。


图丨正在筑巢的乌鸦


目前,人类对动物相互行为有几种猜想,认为动物间的互惠行为可能基于思考计算、对方的态度、自身情绪或两个个体在外观上的相似度。许多研究者认为相似度是动物合作的首要影响因素,而最近的模型却表明事实并非如此。


除去直接的互惠行为外,动物间还存在不直接的互惠行为。比如,在A观察到B帮助C之后,会因为B乐于助人的印象而与B合作。这一现象在狗和猴子身上都有表现。大体上说,动物收到正反馈的信息后会对对方产生一种“好感”,并增加与对方合作和分享的倾向。

 

图丨动物的面部识别能力


记忆对方的身份是互动的重要基础,而面部识别能力又是记忆能力的基础。其实,识别身份的能力在动物界十分常见,该能力不仅仅是哺乳动物的专长,在北美乌鸦和蜂鸟身上也被观察到过。且跨种族的面部识别并不需要任何特殊的脑部功能,而是与面部特征本身的构建方式有关。这一识别方式在人类和蜜蜂的大脑中是一样的。


面部识别通常是与关于合作的记忆本身联系在一起的。至少动物需要把记忆与正面或负面的情绪联系在一起。北美乌鸦这一感性机制尤为明显,其神经学原理与哺乳动物类似。且还有证据显示,乌鸦能在多年内记住与同类的关系,并总能采取正确的反应回应对方。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7年03月06日今晚报《日知录》饲养员的“超能力识别”
乌鸦聪明吗——惊人的发现
鸟儿也有同情心
动物有记忆吗
乌鸦还能猖狂多久?生物学家也无奈,答案是:永远
鹤和饲养员相爱近20年,连生7个娃?鹤:是真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