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Adv. Mater:首个自调控光响应性智能人工虹膜

????


动物的瞳孔形状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也变得千差万别,圆形、椭圆、狭缝、针孔、新月等等,以适应生活环境以及生活方式的变化。瞳孔是光线进入眼球的入口,其大小通过虹膜(iris)进行调节。以人类虹膜结构为例,借助括约肌和扩张肌,根据所处环境的光线情况,调控瞳孔大小以获得稳定光线信息传输到视网膜。而在日常生活中,成像系统和光谱分析仪等技术设备也采用了类似原理的人工虹膜器件,基于光线传输孔径的改变实现图像或信号的采集。但是,目前这类人工虹膜结构器件多是通过外置传感器来感知光源信息,并借助外接设备进行被动的机械调整,要实现人工虹膜器件的原位光线检测和自动智能调控仍是一项挑战性工作。


近日,芬兰坦佩雷理工大学(Tamper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的Arri Priimagi教授和Hao Zeng博士等人采用光响应性液晶弹性体(liquid crystal elastomer),基于可控的分子结构排列技术,研制出首例自调控光响应性智能人工虹膜。该人工虹膜无需外界辅助设备,能够自动感知光线强度,并自动调控透光孔径尺寸。论文发表于Advance Materials 杂志。

人类虹膜(a/b)以及人工虹膜的结构示意图(c/d)。图片来源:Adv. Mater.


区别于常用的摩擦取向或借助选区曝光进行液晶基元分子有序排列,研究团队借助偶氮苯光响应性取向涂层作为液晶盒底部模板,采用圆偏振光进行偶氮苯DR1掺杂液晶体系的光控分子取向排列,最终得到了具有放射状取向排列的分子结构。

含偶氮苯组分液晶弹性体的光控分子取向。图片来源:Adv. Mater.


同时研究团队发现,基于液晶弹性体膜的各向异性热膨胀性,制备的条带状膜能够在残余应力作用下发生弯曲,而且弯曲方向与后续的光致形变方向相反。研究团队还对聚合温度及使用环境温度等因素对样品弯曲率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探究,最终选定体系最优聚合温度为45 ℃,以保证样品的起始弯曲度最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全球首例!新型人造虹膜实现光感自主调节,完全模仿了人类眼睛瞳孔
Nat. Mater. 大牛综述:液晶聚合物
90后学术伉俪研发能量密度最高的液晶弹性体软体机器人
超级“人造肌肉”问世,可提起超自重一万倍以上重量,木质素结合橡胶使大规模制造成为可能丨专访
突破40年技术瓶颈 新型人工肌肉材料研发成功
碳管热点一文“拿捏”,2022第一季度行业动态速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