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胃镜检查,何时才能清醒(上)



人体从出生到成年再到衰老,胃也经历着从鲜嫩——健壮——伤害——凋零的过程。儿童的胃几乎找不出毛病,成年的胃开始有一些伤害后的痕迹,老年的胃90%都有不同程度的毛病。简单说,慢性胃炎在老年人中可达90%,也就是说,没毛病的胃少之又少。为什么?主要是年轻时不重视,不保护,乱糟蹋,老了也就无法恢复了。因此,爱护自己的胃,核心点是从年轻开始就要知道胃的重要,知道如何爱护这个自己身体的好宝贝。


怎么爱护呢?核心点有3个:知道自己的胃一次能装多少量(固体液体总少者500毫升,多者2000毫升),知道后就要把握住每次不能超过这个量;知道自己的胃食物进入后多长时间可以排空(也就是胃里没有食物了)。快的人30分钟,正常是2小时。这样就知道胃干活2小时后有一个充分的休息时间,不能让胃一刻不停地干活呀;过40岁后就要做一次胃镜,看看几十年过去了,自己的胃变成什么摸样了?有没有伤害?今后会怎么样,犹如汽车需要检修一样,做到心中有数,才可以跑长途而不至于“半途抛锚”。


但从目前来看,我国胃镜检查的状况并不理想。最近,我在一个消化病会议上得知,诺大的中国,从1969年开始胃镜检查,40多年过去了,检查的胃镜数世界第一,胃镜开展的普及率世界第一(基层医院都已经开展)。但是,做胃镜时行活检(拽米粒大小的组织到显微镜下检查,也叫病理检查)的例数则少的可怜,也就是说,做胃镜时,只是把管子伸到食管、胃、十二指肠看看,没有溃疡、肿瘤、返流等胃镜检查时用眼睛看得到的毛病就退出管子,告诉病人说:没毛病。就算做过胃镜了。


其实,胃镜检查时,在电脑上看到的是明显毛病的一些变化。如溃疡、肿瘤、返流等,这些不到所有胃镜检查的20%,多数在胃镜检查中没有发现上面提到的明显的毛病,这时,就需要夹取米粒大小的胃黏膜,送到病理科在显微镜下进一步检查,才能知道有无:萎缩、肠化、增生、上皮内瘤变、癌、幽门螺杆菌(Hp)、霉菌、淋巴瘤、炎症、结核、化生、异位等大多数胃的毛病。


可见,中国胃镜做了那么多的例子,听起来庞大,其实,多数是“白做”了,中国人早期胃癌的检出率却仍然在5%以下,折腾了一气,胃癌还是到了中晚期才被发现。在我国,胃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居于第一位,占全部肿瘤死亡的23%以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做胃镜时关键一步是什么?
为何胃癌一发现就是晚期?提醒:肠胃有5个异常,留心肿瘤侵袭
很多胃癌发现是晚期,胃癌蛛丝马迹的6个信号一定要注意!
别把胃痛不当事儿 小心是胃癌
日常对胃需保养不然胃癌来访,为时已晚
做胃镜不痛苦 现在可以施行“无痛胃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