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剑桥大学:现在开始,每周活动150分钟,仍可以预防大量死亡风险!

生命在于运动。已有不少研究表明,较高的体力活动与更低的疾病风险、更长寿有关。但关注活动量变化对死亡风险影响的研究并不多。

根据BMJ最近发表的一项大型研究,无论过去运动水平或目前健康状况如何,增加体力活动都有助于降低死亡风险。

 截图来源:BMJ

这项研究由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主导,分析了体力活动的长期变化与全因死亡以及心血管和癌症特异性死亡风险的关联。研究数据源自欧洲诺福克地区癌症和营养学前瞻性调查,共纳入14,599名40-79岁的受试者。

这些受试者在1993年-1997年间参加研究,并接受了生活方式及其他风险因素评估。研究人员通过问卷评估了他们的体力活动能量消耗,同时通过运动和心率监测进行校准。体力活动包括在工作期间的消耗(如办公室工作、体力劳动)以及休闲锻炼,如骑自行车、运动以及其他娱乐活动。截至2004年又进行了3次评估更新。随后对他们平均随访12.5年,直至2016年,以评估死亡率。

在研究期间,共有3148人死亡,其中950人死于心血管疾病,1091人死于癌症。对当前体力活动以及饮食、体重、健康状况等因素进行调整后,数据显示,较高的体力活动水平,以及体力活动逐渐增加,都与较低的死亡风险相关。

图片来源:pexels

比如,每年以1kJ/kg/天的消耗量增加,相当于在研究开始时缺乏体力活动,在5年内逐渐达到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活动量,全因死亡风险降低24%,心血管死亡风险降低29%,癌症死亡风险降低11%。

更重要的是,无论原来活动量如何,与始终缺乏体力活动的人群相比,随着时间推移,活动量逐渐增多的人群,全因死亡风险都降低了。对于活动量始终较高(身体活动消耗≥8.4kJ/kg/天,相当于50kg的人每天活动消耗≥100大卡),且目前更高的人来说,这一益处最大,死亡风险降低42%。而对于原本活动量较高但随后逐渐降低的人群,这种益处仍然存在,但会相应减少。

此外,无论受试者有无心血管病史或癌症病史,这一效应都是相似的。

在整个人群层面,达到并坚持每周150分钟的体力活动,则可能会预防46%与缺乏身体活动有关的死亡。


▲达到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活动量,相当于每天快走20分钟,或做重体力家务30分钟,或遛狗35分钟或做园艺45分钟。跑步、运动则有助于完成更多活动量。(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英国运动医学》11年研究9万人后,发现了将死亡风险降低46%诀窍
>70岁老人高强度运动可长寿!挪威随机对照研究
6年间体力活动变化与心力衰竭风险的发生率-ARIC 研究
每天只需 2 分钟的剧烈运动可以延长寿命
JAMA子刊:剧烈运动更有利于健康!超40万人10年随访显示,高强度运动占比过半,与全因死亡风险降低...
快走的好处被发现!每天快走11分钟能降低早逝风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