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身边的隐形杀手--糖尿病前期
2018年我国糖尿病患者已达1.18亿人经济发达的地区明显高于不发达地区肥胖人群患病率升高了2倍
确诊为糖尿病是有一个标准的,请看下图
表1  糖尿病诊断标准(WHO 1999)
诊断标准
静脉血浆葡萄糖水平mmol/L
(1) 糖尿病症状(高血糖所导致的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皮肤瘙痒、视力模等急性代谢紊乱表现)加随机血糖
≥11.1
(2) 空腹血糖(FPG)
≥7.0
(3) 葡萄糖负荷后2小时(2h)血糖
≥11.1
无糖尿病症状者,符合(2)或(3)的患者需另日重复检查复核
注:1、空腹状态指至少8h没有进食热量,随机血糖指不考虑上次用餐时间
2、一天中任意时间的血糖,不能用来诊断空腹血糖受损(IFG)或糖耐量减低(IGT)
更令人担忧的是,在我国有着数量更为庞大的糖尿病后备军。为什么说是后备军呢?就是未达到以上标准,但却比正常人的血糖高,是由正常糖代谢向糖尿病转化的过渡阶段,称为糖尿病前期,详见下表 :
表2 糖尿病前期
糖代谢分类
静脉血浆葡萄糖(mmol/L)
空腹血糖(FPG)
葡萄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
(2小时PPG)
空腹血糖受损(IFG)
6.1~<7.0
<7.8
糖耐量异常(IGT)
<7.0
7.8~<11.1
那么糖尿病前期有什么危害呢?
每年约有5%-10%的糖尿病前期患者进展为糖尿病! 糖尿病前期会使患冠心病、视网膜病变、肾病、肿瘤等的风险明显升高!但人们却往往感知不到这个杀手的存在!
这里再区分一个概念,那就是“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高危人群”,那他们有什么区别呢?
“糖尿病前期”是指上述表2中的情况,只要符合其中一项,那就属于糖尿病前期。而“糖尿病高危人群”是可以没有血糖的异常,主要强调是否存在一些易引起糖尿病的因素,如既往有糖尿病前期病史、超重、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静坐的生活方式、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等。
现在来看一下我国庞大的糖尿病后备军的具体数据吧!大家屏住呼吸!2008年全国调查显示,该人群数量高达1.48亿!也许你的朋友,你的家人,甚至是你自己,已经在这个人群中了!
“小明昨天去体检,早晨空腹血糖6.2mmol/L,餐后血糖8.4mmol/L,这才发现自己已经属于糖尿病前期了,但不知道要不要吃药,如果开始吃药会一直要吃药吗”。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发生,但大部分人却不知道该怎么办?
那么我们该如何治疗和预防呢?
糖尿病前期最关键就是将血糖
控制回正常的范围内
而健康的生活方式将是你
迈向健康的第一步!
适当及规律的干预能有效的
延缓疾病的进展
甚至可能恢复正常
至少保证每周不少于150min的
中等体力活动
合理膳食、限盐、限酒、控烟
也要记得定期监测血糖
那么,需要吃药吗?
是药三分毒!
对于糖尿病前期,
强化生活方式干预效果好,
就不需要药物治疗
生活方式干预6个月不能有较好的效果
可以考虑开始药物治疗
1、餐后血糖高为主(糖耐量受损IGT):推荐使用阿卡波糖,有减重需求,可适当加量。
2、空腹血糖高为主(空腹血糖受损IFG):推荐使用二甲双胍。若二甲双胍不耐受可使用阿卡波糖。有减重需求,可适当加量。
3、空腹血糖受损 糖耐量受损(IFG IGT):推荐使用二甲双胍或阿卡波糖。若 6 个月单药控制血糖不达标可联合使用。有减重需求,可适当加量。
4、其他药物:有研究吡格列酮也可以降低糖尿病前期转化为糖尿病的风险,但其不良反应大,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尚缺乏长期的安全性分析。奥利司他在减轻体重和减少糖尿病风险方面也有效。
小结:社会的快速发展,摄入能量过剩导致的疾病将成为威胁健康的杀手,糖尿病前期就是其中之一。但只要合理膳食、控制体重、适量运动,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这个隐形的杀手就将无法伤害到你!
参考文献 [1] 中国糖尿病前期临床干预专家共识(征求意见稿)[J].药品评价,2019,16 (07):3-12.[2] World Health Orgnization. Definition and diagnosis of diabetes mellitus and intermediate hyperglycemia: report of a WHO/IDF consultation, 2006[M]. Geneva: WHO Document Production Services, 2006[3]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2013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预防的专家共识[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4, 30(4):277-282.[4] Esposito K, Chiodini P, Maiorino MI, et al. Which diet for prevention of type 2 diabetes? A meta-analysis of prospective studies[J]. Endocrine, 2014, 47(1):107-116.[5] C Colberg SR, Sigal RJ, Fernhall B, et al. Exercise and Type 2 Diabetes: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and the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joint position statement[J]. Diabetes Care, 2010, 33(12): 2692-2696.[6]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J].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18, 10(1):4-49.
注:文章图片来源网络,在此对图片作者表示感谢!
作者:广东省药学会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 陈耀哲/欧阳佩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T1DM与T2DM的区别
糖尿病早期症状有哪些?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
第三篇 糖尿病的诊断
何谓IGT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