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重磅,瑞德西韦最新消息

为此,如果能听到瑞德西韦研究主持人曹彬教授针对瑞德西韦在临床试验进展方面的直接回应,将能够极大的解开瑞德西韦到底行还是不行的迷雾!以下是有关采访实录,以飨读者:

采访:我们谈一谈大家非常关注的「瑞德西韦」这个药。
曹彬:瑞德西韦这个药物进入我们的视野是在洛匹拉韦/利托那韦(柯立芝)之后,也就是在2020年1月9日,我就把我们的第2个目标锁定到瑞德西韦。
就在这个研究当中,我们惊讶的看到,MERS冠状病毒的动物模型中,洛匹拉韦/利托那韦 干扰素能够保护小鼠、减少肺损伤,降低小鼠的死亡率,但病毒的下降幅度,并没有差别。我们又看到瑞德西韦同样能够保护小鼠、同样能降低肺的损伤,同样能降低小鼠的病死率。而且,瑞德西韦降低病毒滴度的能力是很显著的。这给我们一个非常大的震撼,洛匹拉韦/利托那韦 干扰素方案的效果远远不如瑞德西韦,我们也很幸运的发现,这个药物原来开展了人体研究。
这项研究给我们信心,就是说,瑞德西韦这个药物至少已经在非洲人身上进行过人体试验了,我们能看到在非洲人群的药物安全性数据。

采访:我能不能这样理解,一个药物有没有效果和安全性,两项重要的指标,在「有没有效果」方面,和「安全性」方面。
曹彬:对,所以说非常幸运的,我们既拿到了动物实验有效性的证据,又拿到了在人体试验当中安全性的数据。所以我们立刻主动联系开展瑞德西韦试验。

采访: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也就是「结局」,试验终点,是出于什么考虑?
曹彬:因为轻症病人大多是自限的,所以我们在对轻中症患者的设计方面,我们和重症患者设计是完全不一样的。实际上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临床研究,对于重症新冠肺炎,我们关心的它的「硬终点」,就是说它能够导致患者致死、致残的这样终点,当然死亡是我们硬终点之一,但不是全部。
对于轻症病人来说,我们当然不排除有极少数的轻症病人最后转成重症,这是有可能的,但从这个疾病的规律来说,85%以上的病人是自限性的疾病。

采访:我相信大家能够理解,我们这样的研究还是积累的结果,是来自于之前大量临床研究和文献阅读的总结和设计,也希望大家能够理解我们这种临床结局的设定。
曹彬:咱们瑞德西韦2的研究当中,有中期分析的研究设计,中期分析不是由研究者分析的,它有一个独立的安全委员会来进行分析的,我们瑞德西韦临床研究的独立委员会共有5个人,其中两位是国内专家,三位是国外专家,包括美国一位、加拿大一位、英国一位,这五位专家中有三位是统计学方面的,另两位是临床专家,他们从后台看我们的数据,然后去评判。而且还不仅仅是中期,他们可以有计划地查看项目进展、实时的去看两组之间的疗效差异,虽然实际上是随机的安慰剂对照双盲的,但是它的效果有可能会呈现出「离散度越来越大」的态势,如果药是有效的,那么离散度会越来越显现出来。

采访:我能不能理解成,要么是特别有效,要么是危害性特别大?
曹彬:可能有三种可能,一是:死亡率增加;二是病死率下降。第三种可能性是:除了有效和有害,还有活性药物在标准治疗上无额外作用的可能性。
当达到一个节点的时候,独立委员会可能会叫停这个试验。如果是活性药,证实有效的话,这个试验就停止了,所有的病人就都建议使用活性药物。如果是另外一种情况,副作用特别大,也必须叫停实验,这个药就被「枪毙」掉了,以后再也不允许这个药物在人体当中开展临床研究。

采访:虽然我们目前不太了解最终的结果,那能不能有一些能够「透露」给我们的信息?
曹彬:我们现在瑞德西韦2的研究已经超过了230例,已经达到了中期分析所需要的样本量,但是「达到样本量」和「能进行中期分析」是完全两个不同概念意义,为什么呢?因为入组不代表就可以进行评价了,还需要28天的随访。
我还想解释一下,最近两个月,很多领导和同行都在反复「质问」我:曹大夫,很多医院医生仅仅观察了几例、十几例就能看出效果来了。你这里都200多例了,怎么还不知道效果呢?
我觉得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有些病人是有效的,但是如果我们继续观察,可能又是无效的。因此,要想回答每种疗法有效性的问题时,必须进行前瞻随机对照研究。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要求是「需要怀疑」,千万千万不能听说某种药有效,就敢给病人普遍临床应用。做为一个受过医学训练的人,贸然用药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情。事实上,我们经验的积累一定是建立在循证的基础上建起来的。因为我们专业主要是做肺炎方面,例如,一个医疗组一个月间收治了100个病人,这100个患者中,有几个真真正正能够把故事讲清楚的?病原学明确了吗?根据病原学药敏结果用药,患者是否像预期结果一样治疗好了?而且临床表现是不是和我们所掌握的基本规律是一致的?
在咱们临床看到的100个患者当中,我们真正能够拿到循证医学证据的,我不超过两位数,甚至个位数。哪怕一个月管的100个患者中,只有1个病人有循证医学证据,那就是非常宝贵的经验。这1个病人才叫经验,你管理其他99个病人都不会获得有价值的经验,而且有可能还把错误的经验当经验了,那就更加会伤害你的下一个病人。

通过这个采访 ,大家看明白了么?瑞德西韦在临床试验中是非常严谨的,严谨的到了严酷的地步,所以也难怪,疫情都快结束了,药物的效果到底行还是不行的结论都还只能靠猜,也反映了实际上在疫情爆发的时候做新药的试验实际上是风险极大的,有三个方面的困难,第一是竞争者众多,老药新用加上中草药,甚嚣尘上,不一而足,直接就把临床资源给抢了;第二,严格的试验设计,大家采访中也看到这个内容是非常严格的,也让试验的周期远远高于其他的试验,人家试验几十例就敢宣称有效,这边还要考虑病例的有效性,还要考虑循证医学的基础;第三就是患者入组的选择非常严格,主要是入组前不能使用任何药物的要求,而且长达8天不用任何药物的要求,实际上把大量的患者就直接pass掉了;加上双盲试验,很多患者认为对照组就是安慰剂,这种讲法,也让很多患者恐惧,害怕被分到对照组之后,成了死亡组,也极大地限制了患者的选择,在曹彬教授接受环球电视网的CGTN的采访中,他已经指出对照组接受的是标准治疗,而不是安慰剂治疗,可惜这消息出来的太晚,声音也太弱,远不及钟院士的声音,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入组,如果曹彬教授的临床试验组再不出声,这个瑞德西韦的临床试验是真的可能胎死腹中,流产结局的。

这个专访中,有些地方讲的也不是很清楚,但是也透露了几个关键的信息,第一就是瑞德西韦对于新冠病毒的有效性从病毒学角度是明显高于柯立芝等药物的;第二瑞德西韦的安全性是毋庸置疑的,它已经经过了临床1、2期的安全性试验,对人体是无害的,现在临床三期的重点是有效性测试;第三是瑞德西韦的临床试验实际上是可以看到后台数据的,也是可以随时做分析的,并不是只能等到4月27日才会有最终结果,双盲试验既然是人们设计的,就是可以时刻掌握进展,这里面既有避免悲剧性结果的考虑,也有及早发现药物有效,及时扩大使用的考虑。从这一点上来说,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组考察组离京时候新闻发布会上说只有瑞德西韦是有效的药物,就是有依据说的。

最后,看过了这么多消息,经过融汇理解,请您做一个小判断,您觉得瑞德西韦在临床上对于新冠病毒是否具有疗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曹彬谈瑞德西韦:未宣称重症试验终止与否 坚持对照组设盲
3项瑞德西韦研究同一天发布!研究结果令人困惑,究竟该信谁?
失望还是希望?瑞德西韦治疗新冠肺炎多个临床试验结果落地
【美股公司研究】吉利德:瑞德西韦是否能掀起大波浪?还是只是小水花
WHO再次点名的瑞德西韦,能否最终成为治疗新冠肺炎的“人民的希望”?
地塞米松:首个能降低新冠肺炎重症死亡率的药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