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开学季,谈谈怎么学习人力资源

昨天孩子们开学了,神兽归笼,借此机会,顺便和大家谈谈关于HR如何学习这个话题。

学习是一件辛苦的事情。论学习的氛围,人力资源从业者算是比较勤奋的群体。但学什么,怎么学,和谁学,似乎是一件值得讨论的事情。今天不是学习心得的交流,重点想和大家谈谈和谁学这件事情。

作为HR从业者,一般学习的对象有哪些呢?

报课程向培训师学习,业内交流向同行学习,做项目向咨询顾问学习......

你看每个培训机构和培训老师自我介绍,或者宣传课程,上面的留言都是:满满的干货,拿回去就能用,豁然开朗......之类的言词;

而各种论坛上,大咖激情满满的告诉在座的小伙伴自己的心路历程和最佳实践,而在座的小伙伴不是拿着小本本记录,就是拿着手机对着PPT咔咔拍个不停;

从机构、从一些头部企业出来的HR或顾问,响应着人人创业的号召,估计你能看到听到的华为阿里转身的顾问、讲师、教练就不下百人。

各种工具方法论不断涌现,每个人都像机器猫似的,时常从兜里掏出几件“法宝”,没有法宝的也有速成方法,你有没有常看到“3种武器4种道具5种方法6个技巧”之类的宣传页,让你怦然心动,似乎能立马药到病除,起死回生。

然而层出不穷的奇技淫巧没能让小伙伴功力倍增,反而乱花渐欲迷人眼,越发搞不清楚状况。

昨天在群里问小伙伴:HRBP到底应该干点啥?有的说天天和这个员工谈,和那个员工谈,入职要谈,离职要谈,业绩好也谈,业绩不好也谈。估计HRBP啥都不干,起码能炼成谈判专家。有的说搞薪酬绩效,另一个小伙伴又来劲了:HRBP搞薪酬绩效,那总部的HR都忙个啥,都在梦游吗?于是HRBP要不要做薪酬绩效成了两人争执的焦点。

还经常听小伙伴会问:OD到底是个啥?OD、TD啥区别?为啥我看了这么多文章,还是没搞清楚他们到底是干啥的?从2018年起,OD成为培训机构热炒的专业名词,大有一统江湖之势。于是做培训的不说自己是做培训的,说自己是组织学习和进化;做人才发展的都说自己是OD;其他各路神仙拿出各种锦囊,有的说OD主要在于“O”(组织),有的说OD主要在于“D”(发展)......反正不管原来是干啥的,不往“组织”或者“发展”上靠拢,都对不起平生所学,生怕错过了这趟顺风车。

这边神仙打架,文人相轻,都说自己是“干货”,乎除了自己能落地能实战,剩下的都是HR界的“马保国”和“太极雷雷”。小伙伴们发现人手一本“四十二章经”,但不知道哪本才是真迹。而另一边,大boss和业务同仁对HR的看法却始终出奇的一致,至于他们怎么看,我想你们都比我清楚。

和同行学多了,似乎怎么都不管用,现在我们说说是不是我们再多拜几个老师,他们分别是老板、业务管理者和投行。

先说说老板吧,虽然HR一直顶礼膜拜胜任力模型,但谁是靠这个模型培养出来的?似乎没怎么听到过。一边是拿着模型为法宝的HR,一边是靠着几十年跌打滚爬经验的老板,似乎HR的胜算并不高。为什么呢?HR拿着模型看的是过去,所谓的行为面试法,是靠过去验证未来。但过去往往验证不了未来,否则大佬都是哪里来的?大佬似乎遵循“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思想,牛B的大佬,总是不按常理出牌。

马爸爸说自己从来不看简历,吐槽自己按HR的标准来,连工作都找不到。任老板吐槽按HR的测评工具测出来自己根本不胜任........

下面我们看看大佬识人用人的例子:

之前有人谈起阿里云之父王坚“一个学心理的博士,居然当上阿里巴巴的CTO,心理学学得真好啊!”,而如今阿里云估值5000亿。

一手打造阿里政委体系的邓康明说起马云给他的两个选择:除了做HR,可以去阿里的中国事业部,学习做网站和业务的机会。

乔布斯曾说服卖汽水的斯卡利做苹果的CEO。

......

这些似乎在HR看来都是不靠谱的事情,首先就是没经验啊!专业的模型告诉我,过去预测未来,知道不代表会做,做过也不代表做得好。何况你都没做过。

专业的模型看的是过去和现在,而牛B的老板看的是未来。表面上这是专业主义和经验主义的PK,实质上是看过去和看未来两种思维方式的交锋。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何况环境会变人也会变。

你应该和老板学什么,你理解了吗?

接下来我们说说业务管理者,他们可能是HR除了老板之外的第二大客户。我发现一个规律,你去看一些关于研发、销售、生产、采购、运营等职能管理的书籍,最后一个章节往往都逃不了要谈到人力资源管理,但你会发现他们谈的人力资源管理是非常片面的,无非是人员的招聘、选拔、薪酬考核激励,如果这些业务管理中的人才也是这样看待人力资源,我觉得你应该能找到你的破局点。

最后一个老师,是投行机构。为什么选他们作为你的老师?我觉得HR所谓的专业最重要的就是选择,怎么选择一家公司一个老板。你能在某家企业做什么项目,人力资源做到什么程度,从你一开始进去就决定了。企业的成长都是有规律的,什么发展阶段做什么人力资源项目,管理水平不可能超过经营水平,这个没有例外。如果你进不了大企业,从项目经验来说,肯定是无法和大企业的HR竞争的。

但是,除了看公司规模名气,看热门行业,你还会看什么呢?

如果你不是211/985毕业的,也没有在一些头部企业、知名企业呆过,那有时候你想跨到热门的地产、互联网、金融去拿高薪,有时候是很难的。大部分的人,如果踏不进那些知名企业,职业生涯往往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哪里钱多哪里去。

所以,这个时候,看看这些机构是怎么看人的,怎么看项目的,能不能有点启发。在你的“硬件”不那么强的前提下,如果去不了那些头部企业,能找到一个更有前景的行业,或是一个细分市场中有竞争力的企业,这似乎也是一种明智的选择,用投资的心态去经营自己的职业生涯。再说现在高薪的地方,未必一直会高薪;高薪的地方竞争的人也多也激烈一些,不能只是看到好的一面。因此,学习投行的思维,关注外部,动态的看企业的发展,看更大的基本面,而不是陷在人力资源这个极小的领域,才是你最重要的专业。

总结

当然,我不是说不要和HR同行学习,不要向咨询顾问、培训师学习。他们一定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优秀HR的为人处世之道,顾问对问题判断的精准,优秀顾问系统思维的能力,这些都是值得学习的。但HR是一个“皮之不附,毛将焉存”的职业,因此如何用发展的眼光识别一张好“皮”,才是你最重要的功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是专栏《人力资源管理高品质工具箱》更新的43节,本节主题人力资源三支柱。
成就华为的BLM模型——打通业务和人力资源的利器
“中国OD之父” 教你学会转型OD实战术(实战篇!)
好的HR长什么样?
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HRBP?
绝对干货:一张图说清楚什么是HRBP!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