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糖·独家专访】张海音:解读“心理咨询师资格考试”的取消

新媒体管家


采访对象:上海心理咨询界“老大”张海音


上海心理咨询中心主任,上海精卫中心临床心理科主任

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系统注册督导师

“中德班”(精神分析)中方负责人之一和中方教员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精神分析专委会主委

行医29年,累计个案小时超过3万小时




以下是一些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


  • 非心理学专业,非医学背景的从业咨询师,这次的改革会对他们的从业有影响吗?

   

 张海音:原来该干吗还干吗。


  • 现在的自由执业咨询师,现在暂停考证了,还能自由执业吗?

    

张海音:至今为止考了证去申请开业执照(心理咨询),也是办不出来的,都打擦边球开一个工作室。


其实说到底还是原来该干吗还干吗。能够干了的也在干,不能干的你现在不管停也好,不停也好你本身就没得干。


目前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这些考证的培训机构,他们要暂停。其他的目前暂时没有影响。

    

  • 未来的行业认证,会有专业限制吗?

    

张海音:目前没有明确一定要什么专业,但是从业背景上,早就有了规定。总体来讲,我们还是希望从业咨询师是心理学、医学、教育、社工这几个专业。原来的二三级考证,就有这个要求了。

 

  • 未来的认证改革,会是一个什么方向呀?

    

张海音:以后考证,还是会回到具体的单位,比如说学会的,大学的,医院的。


不再是发国家的证书,而是说你属于什么系统、什么单位,就按照什么标准来培养,发相关的证书。


比如你是大学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硕士,以后从事是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的职业的,你毕业了就拿相应的证书,这是大学、心理学硕士专业认可的一个资格。


然后要看用人单位,比如我们医院说,我们要哪几个大学的应用心理学学生。


最后要看国家或监管部门,它认可的大学、认可的社会培训机构。


  • 今年最后一次考证,考了还用吗?

    

张海音:有用的。人社部已经明确回应了,原来考的证仍然有效。

 

  • 对刚入行的新手,未来怎么规划比较合适?

    

张海音:还是要提高实践技能。


原来的证书,大家也一直质疑,因为考试太简单,实操太少。


以后考了证后,要登记、注册,看你的实践能力有多少。比如个案小时数,接受过多少督导,系统规范的培训又接受过多少。

    

实习的话,建议大家选择行业协制定的、有公信力的机构去实习,是比较合适的。比如,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系统有指定的一些实习机构。我们上海行业协会也正在制定一批指定机构。以公立的为主,医院、大学的一些实习机构,社会有公信力的机构,和一些行业认可的督导师。


  • 现在参加市面上这种培训,还有意义吗?


张海音:这个是提升考生以后能力的,是针对已经考证的、接个案的人进行的培训。就是对于职业进一步发展提高,是有帮助的。

    

  • 现在市面上的培训,怎么挑选比较合适?

    

张海音:考证后的培训,跟前面说到的实习机构是一样的。


比如说,这个培训是在哪个行业委员会,哪个学会认证备案过的,这些培训的老师本身是否是认证督导师、相关的专业背景等。

    

  • 以后心理咨询,会纳入医保吗?

    

张海音:在上海早就纳入医保了,只是说收费很便宜。


纳入肯定是要纳入医保的,但纳入医保有个前提,就是你要在医疗机构里面开展这个服务才纳入医保。在外面执业,不是医疗机构,个人从事心理咨询,要医保为你买单那是不可能的。

    

  • 上海的改革,会跟全国不一样吗?

    

张海音:总的政策,跟全国肯定是一样的。

    

  • 上海改革后,心理咨询这块会是什么组织负责?

 

张海音:应该还是归行业协会。


行业协会也不是一下子能管得了,肯定是要委托比如大学心理学,像上海有华师大、上师大,复旦,交大心理学等等,这些有培养研究生资格。


当然还要委托一些大型的医院,比如说精神卫生医疗机构,还有一些学会。包括一些具有公信力的社会机构,也要承担一些。


只要你符合要求,能够达到课程标准、师资标准,社会机构也是可以做这些培训的。

    

  • 会建议大家去考个学历吗?

    

张海音:拿学历当然最好。学历周期长一点。

学历肯定是有用的,你如果做心理咨询这个行业,肯定是考应用心理学的专硕最对口。

 

  • 现在大家比较急,对这个事也比较紧张。您有什么对大家说的话?


张海音:我现在看到的,着急紧张的,主要是有了证的咨询师,又不在医疗机构里面。


其实我刚才说了,你如果已经有能力在以各自的形式开展心理咨询工作的,你只要有服务能力,有回头率,有客源,你只要能够提供规范的服务,什么也不用怕。反而有好处。


为什么呢?以后就有名分了。


现在等于说没人管,是吧?现在纳入到卫生系统,你只要有能力,以后进行备案也好,什么也好,你就不用担心。


如果本身没有这个能力,不在职的,也没啥好担心的。你本来就没做这个工作。


以后肯定会进一步跟着具体的标准,比如考了证后要完成多少学时,积累多少个案,经过哪些实习,都是很明确的标准,大家就可以对着来。


现在都模糊,所以总的看来,暂时暂停这段会有一个混乱,因为政策还不明确。总的一个方向肯定是越来越有利,如果真的是有能力,或者有医院朝这方面执业的,现在这个暂停肯定是好的。

 

  • 政策制定方,现在定了吗?


张海音:有很多学会,主要是心理卫生协会、中国心理学会、中国社会心理学会,还有这一两天大家在讨论的中科院,现在很多机构都在卫计委开会,总的协调牵头指导肯定是卫计委,但是真正要定还是要一些专业机构。


现在还没明确。

 

  • 以后的执业,会有省份间的区别吗?


张海音:现在不明确,但我认为中国地区太大,不平衡,在操作层面,肯定还是要按地区的具体情况定。


目前很多国家是,国家定一个最低的门槛,每个地区不低于这个门槛,再定一些自己的规定。


比如你要在上海执业,开心理工作室,你在上海备案、登记、注册符合了这个证,职业资格审核证。但你可能到北京去,就不行,到江苏不行。


就像美国,你在加州能执业,到另外一个州执业可能就是非法的。所以我估计还是要分地区管理的。


每个地区的发展确实不太平衡,一刀切的话在中国肯定行不通。

 




张海音:关于近日,引发热议的取消人社部心理学咨询师资格考试的消息,我的个人观点如下。

 

1、十六年来,人社部根据社会的需求,在心理卫生领域众多专家(卫生系统、教育系统、社会机构)的支持、大力参与之下,推出的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国家考试,大大促进了全社会对心理健康的重视和认识,满足了相当一部分大众对心理卫生服务的迫切需求,也初步形成了一支实力派的心理咨询师队伍(胜任对个案连续咨询并积累一定小时数,可以通过对个案的心理咨询服务有较好的收入,接受有资质的督导师持续的实战培训和督导,有较强的伦理意识等)。


当然,十几年来的快速发展,必定也带来了不少混乱的问题

 

2、在新形势下,对心理咨询的专业服务水准和监管规范有了更高的要求。原来人社部将心理咨询师定在技能人员范围,技能人员应该是人社部管理的,但人社部是没有能力和职责管理众多涉及人的健康服务的心理咨询师。而二十二部委的《指导意见》又明确要求卫计委管理心理咨询与治疗等心理健康服务,但卫计委是无权管理一般技能人员的。


所以现在取消人社部的心理咨询师资格考试,是为了今后将心理咨询师转为卫生专业技能人才,逐步将心理咨询师纳入到能力水平评价或准入性专业技能人才范围由卫计委进行监管。

 

3、由卫计委委托的心理卫生服务行业协会,学会及企事业单位是可以做专业人才水平评价的,但不能冠以中国或全国名义发资格证书。以后的心理咨询专业人员培训的形式、内容以及监管等都会有很大改变。

 

4、上海这二年,已经在市卫计委的指导下成立了由医疗系统、教育系统和社会机构的众多专家和单位团结在一起的《上海市心理卫生服务行业协会》,正在着手制定各种规范、标准。希望今后上海的心理咨询师能凭行业协会提供的认可资料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去工商或民政部门申请开业,并接受行业协会的监管。目前上海市卫计委正在努力推进此事,但需要工商和民政部门的配合,希望心理咨询行业有新的起点和更好的未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直击现场】和心理学大咖一起放眼咨询师的未来!
【周年庆典福利】“张海音心理空间“整整一年的干货 张海音深度解析《扪心问诊》心理咨询...
总顾虑别人会怎么想,是不会成为自己的|会“独处”才有亲密和创造力
【公开课文稿】欧文·亚隆、张海音、童俊:“生命”与“死亡”的讨论
当心理咨询师须知的一些东西
心理咨询师为什么要持续性学习和定期督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