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原创】神翻译《钱神论》——演绎晋代民生百态

《钱神论》是西晋鲁褒所写讥讽金钱崇拜的愤世嫉俗文章。著名的“孔方”一词正是源出于此文。作品通过虚构的情节,推出司空公子和綦母先生两个假设的人物,以二人在京城邂逅为纽带,以其问答诘难的框架结构成篇。文章以酣畅淋漓的笔调揭露了金钱“无德而尊,无势而热”,其力量无处不在的丑恶的社会现象。其中论述钱的价值及功用一段,尤为生动辛辣:“为世神宝,亲之如兄,字曰‘孔方’。失之则贫弱,得之则富昌。无翼而飞,无足而走,解严毅之颜,开难发之口。”显然都是愤世嫉俗之语。据本传称,此文一出,即为当时痛疾时世者所传诵。

以下翻译,为小编调侃释意,只为博君一笑:


《钱神论》

西晋·鲁褒

原文:钱之为体,有乾坤之象。内则其方,外则其圆。其积如山,其流如川。动静有时,行藏有节。

译文:钱这体格儿,有乾坤的模样。里面是地(坤)的方,外面是天(乾)的圆。堆起来像座山,花(流通)出去像河川。流通行用还是储藏都得注意。

原文:市井便易,不患耗折。难折象寿,不匮象道。故能长久,为世神宝。亲之如兄,字曰孔方。

译文:街市中方便使用,不怕坏。这东西长寿,用之不竭。(具备成为世宝的基本素质)因为它跟大家的大哥似的,所以都叫它“孔方哥”。(古文中“兄弟”是两层含义,方孔兄的直译应该是方孔哥)


怀古追今藏品

原文:失之则贫弱,得之则富昌。无翼而飞,无足而走。解严毅之颜,开难发之口。钱多者处前,钱少者居后;处前者为君长,在后者为臣仆。

译文:没了(钱)就贫弱,有了(钱)就牛X。没翅膀也能飞,没脚照样走。能解决困窘的局面,有钱人靠前,没钱的就玩儿勺子把儿去吧。有钱的是土豪,没钱的是屌丝。

原文:君长者丰衍而有余,臣仆者穷竭而不足。《诗》云:“哿矣富人,哀此茕独。”

译文:土豪越来越土豪,屌丝越来越屌丝。《诗》里面讲:“很现实,很无奈……”

原文:钱之为言泉也,百姓日用,其源不匮。无远不往,无幽不至。京邑衣冠,疲劳讲肄,厌闻清淡,对之睡寐,见我家兄,莫不惊视。

译文:有时候也叫它“泉”,百姓用着源源不断。上天入地,没它不行的。有些爷不务正业混混沌沌,自要是看见我大哥(孔方兄),没有不精神的。


渔阳郡藏品

原文:钱之所佑,吉无不利。何必读书,然后富贵。官尊名显,皆钱所致。由此论之,谓为神物。

译文:钱的保佑没坏处。干嘛非得先读书才能致富?那些浮云都是钱带来的。这么一说,钱真是神器!

原文:无位而尊,无势而热。排朱门,入紫闼;钱之所在,危可使安,死可使活;钱之所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

译文:它没身份,还特招人待见。权势人家,它想去就去(想走就走)。有它的地方,要死的都能活过来;它要是走了,就全完蛋了。


渔阳郡藏品

原文:是故忿诤辩讼,非钱不胜;孤弱幽滞,非钱不拔;怨仇嫌恨,非钱不解;

译文:跟人打官司,没钱别想赢;穷屌丝,没钱就没人提拔你;要是有点儿幽怨啥的,没钱也化解不了;

原文:洛中朱衣,当途之士,爱我家兄,皆无已已,执我之手,抱我始终。不计优劣,不论年纪,宾客辐辏,门常如市。谚日:“钱无耳,可暗使。”

译文:首都(指当时洛阳)的那些土豪们,热爱我大哥从不停止,特热情。(大哥)也不讲究,家里总是热热闹闹儿的。谚语说:“钱听不到,但可以暗中指使别人。”(什么人才有这本领?)

原文:又日:“有钱可使鬼。”凡今之人,惟钱而已。故日:君无财,士不来;君无赏,士不往;仕无中人,不如归田;虽有中人而无家兄,不异无翼而欲飞,无足而欲行。

译文:还说:“有钱能指使鬼。”今天的人就是向钱看的。所以:有才的人也不会去没钱的主子那儿,(您)官场要没人,不如回家种种地。有人但没钱,跟没翅膀想飞,没脚想走路一样(白日做梦)。

原文:子夏云:“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吾以死生无命,富贵在钱。何以明之?钱能转祸为福,因败为成,危者得安,死者得生。性命长短,相禄贵贱,皆在乎钱,天何与焉?

译文:子夏曾说:“生死在于命,富贵在于天。”我觉得生死不在命,富贵在于钱。为什么呢?钱是万能的,性命、官位、俸禄都在于钱。跟天有什么关系?

原文:天有所短,钱有所长。四时行焉,百物生焉,钱不如天;达穷开塞,赈贫济乏,天不如钱。

译文:天有缺点,钱有优点。大自然的事儿,钱不如天;但人间的事儿,天不如钱。

原文:若臧武仲之智,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可以为成人矣。今之成人者何必然?唯孔方而已!

译文:就算您内涵再深都瞎掰,今天已经不在乎那些事儿了(智、勇、艺、乐)。只靠孔方大哥万事OK

渔阳郡藏品


原文:使才如颜子,容如子张,空手掉臂,何所希望?不如早归,广修农商,舟车上下,役使孔方。凡百君子,和尘同光,上交下接,名誉益彰!

译文:就算您才貌双全,没钱也白扯。不如早点儿回家干干个体工商,人际交往中,人使用钱,就算是高大上,其实也都一样。给钱接钱的时候才能彰显身份呀!



学问是广泛的,研究学问或许应该多角度、多方面进行考究。两晋时期的钱币至今在学术中还有很多疑问,两晋时期人们大多沿用着汉代、新莽、三国时期遗留下来的钱币,而关于两晋铸钱在史书中没有记载

就出土墓葬而言,两晋时期的墓葬中钱币也极少,有些仅有两三枚。可见在当时,钱币的使用情况还是有所局限的。整体数量难与汉代及十六国时期相比。或者当时人们大多使用实物交换,但西晋时期又诞生出了《钱神论》这种将“钱”近乎神话的文章,将“钱”的作用描绘的淋漓尽致。设想在当时如果实物经济为主导的情况下,恐怕难成此文。可见货币经济还是占有一定地位。可能是当时的人确实没太把铸钱上纲上线吧。

这一矛盾是如何产生的呢?我们不妨从晋代最具代表性的书法艺术中一探究竟。

晋·陆机《平复帖》故宫博物院藏

至今历史上第一件流传有序的法帖墨迹

晋·王羲之《快学时请帖》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唐代书法家采用双钩填廓法临摹而成,真迹至今无寻

晋·王献之《中秋帖》故宫博物院藏

与《快雪时晴帖》、《伯远帖》号为“三稀”

晋·王珣《伯远帖》故宫博物院藏

乾隆因此三品御书书房匾额“三希堂”


晋钱虽然不具有代表性,但若是谈到晋代的书法艺术,世界闻名。为什么呢?俗话说:见字如见人我国最著名的几幅书法作品均出自晋代,即便是后世的颜柳欧赵、苏黄米蔡等名家都难以企及。相比之言,这已不在于书法家们是否更认真、更刻苦,而是字里行间的风骨让晋代书法更加随性,而赢得了赞赏。

晋代由于战乱,社会不稳定。人民整日生活在提心吊胆中,这就练就了晋代人心态更豁达的本领。比起盛唐或宋代那种极为“享乐”的时代,晋代人恐怕只能“活在当下”了。只有牢牢把握住当下的每一个瞬间,才是最真实的永恒。凭着这种风骨,晋代人泼墨洒脱,生活不羁。眼中恐怕也难容得下商品交易、铸钱花钱等“琐事”。更何况当时人们吃喝生活自给自足,穿衣织布自己动手。也用不到太多的货币。晋取代曹魏靠的也不是战争,军费花销也很有限(与诸次改朝换代相比)。


版权归华夏古泉网所有,如有转载请标明出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钱神论·原文·翻译·赏析
鲁褒
《孝经》原文与译文
《黄庭经》原文与译文
中国历代关于金钱的诗词集锦
鲁褒的《钱神论》 资料 论述 文章 解读 - {TeacherCN.com}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