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性的无我无执,孕育着无限的创造力

《周易·系辞传》中有一句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孔子给这句话的解释是:天地最大的美德,就是孕育出生命,并且承载、维持着生命的延续。

这是中国古代哲学对生命的礼赞。《周易》还说:“生生之谓易。”就是说,永恒不断地制造、诞生出新的事物,生命之河长流不涸,这就是变易(创新)的功德。“周易”之“易”,就有这个创造生命和生命创造的含义。

孔子曾经这样说天:“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意思是说,茫茫苍天无声无息,却让一年四季一直运行,让万事万物生长发育,这种生生不息是多么大的功德啊!

孔子连着用了两个“天何言哉”,还衬托出另一种更为深远的涵义:天的无我、无执。

这种“天的无我、无执”,若引用老子《道德经》的话就是:“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作为老子心目中的圣人,应该以“无为”的态度应处一切。

遵循生命本性之自律性和自由性等等的同时,也效法天地万物(老子有“人法地,地法天”之说),任由万物成长而不加干涉,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养育万物而不仗恃己力,成就万物而不自居有功。正是由于不居功,所以功绩不会离开他。

《道德经》的“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就是孔子此处一再感叹的“天何言哉?”所示之深义。

般若之空性,或可说本性之空性(即无执性、无我性和超越性)不唯瑜伽和佛教等印度文化之所有,同样亦为中国文化之所有和所及。

故般若智慧是生命先天本有智慧,凡达生命存在之真相的圣贤,没有不知般若空性之义,皆有此般若之见,只因各自体系不同,故而表述之言语和侧重点亦不同。

无论是瑜伽的最高哲学概念“梵还是中国的最高哲学概念“道”或“天”,有一点是共同的,即它们都是创造之源,它们都有一个基本的特征:生生不息之“生德”,皆认为所谓本性,即以创造为性,以创造为本,故曰“本性”。

见此生生不已之创造性就是见天性,见道性,见梵性,见自性。证此创造性就是“证道”,就是“与梵相应”,就是“梵我一如”。

作者:潘麟导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庄孔孟哲学的底蕴及其贯通
孔子、老子、庄子的道
蒙培元:生的哲学 ——中国哲学的基本特征
周易与思维方式《周易》和阴阳五行学说——中国观念(思想)
《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一)
浅谈先秦儒家天命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