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说文解字》——彝
彝,是商周金文最常见的字。这个字怎么来的?怎么组成?怎么演化?本文来试解一下。
彝,这个字在商周金文中很多,文中的字义是“器”。许慎说是彝是“宗庙常器”,即祭祖礼器。
《说文·糸部》:“彝,宗庙常器也。从糸;糸,綦也。廾持米,器中宝也。彑声。此与爵相似。”当代有学者认为许慎所说不确,提出了自己的解读,如《甲骨文编》:“象两手捧鸡之形。”《汉字源流字典》(谷衍奎编)说彝“甲骨文是双手捧着宰好的祭鸡形,左为升降符,会捧鸡献祭之意。本义当为捧鸡祭祀。”
本文认为许慎所释,是据小篆字形而说,有局限。小篆的“彝”是经过演化的,不是造字之初的字。当代人根据甲骨文提出了“缚鸡”的字形解说。本文认为这些解说,皆有不妥。
本文用比甲骨文写法更清晰的金文,来分析彝的字形。先看看金文拓片。
金文彝字的写法
商代金文拓片:
西周金文拓片:
本文以商代亚俞历鼎的彝描摹字,进行分析。
中间的主体或是个近似“犬”的字,豕之类家畜,代表祭祀动物。商代的“犬”这样写:
彝字分析:这祭牲(犬)两前肢被绳子缚住;后肢被两手抓住;嘴或颈部有两点或三点,表示血流出来,古人杀牲有割喉放血的做法。“彝”本是一幅杀牲之图,彝的本义是“杀牲祭祀”。
彝字的演变
商晚期的彝:
甲骨文的彝:
甲骨文彝字缺省了“几点血”,不知是商人刻写省略、还是今人摹写不完整。
西周以后,彝字写法丰富多采,但万变不离其宗:
春秋的彝:
战国的彝:
彝字在战国铜器中渐少见。
秦代的彝:
小篆
许慎《说文》正是根据此字形说:“彝,从糸;糸,綦也。廾持米,器中宝也。彑声。此与爵相似。”析形不确,形声牵强。
小结
⑴彝,字中间是祭祀之牲(近似犬字),上肢被缚着,下肢被两手抓住,嘴外、颈旁的两点或三点表示血,本义是杀牲祭祀。
⑵彝,在小篆字形中犬头变为“彑”,喉部的血写为“米”,糸、廾是原字字构。
⑶彝,自商代始其字义都是“器”,盛牲的祭器,即祭祀礼器的总称。引申义有法度、常理等,如《诗经·大雅·烝民》:“民之秉彝,好是懿德。”
⑷《新说文解字》——彝:“彝,宗庙常器也。会意字,从犬,糸、廾,杀牲作祭之形,犬为牲,糸为缚绳,廾为双手,本义为杀牲,引申义为祭祀礼器。”
《新说文解字》栏目内容
本栏目对前人解说不妥的字,重作探讨。因为存在以下一些情况:
①汉代许慎《说文解字》有一些字是基于小篆所说,他也许没有见过甲骨文、或也很少见到商周金文,故有些字解说有局限性;
②近代学者对《说文解字》解说有误的字,根据甲骨文作了新的释解。由于甲骨文不是最古老的文字,有些论说仍有不足;
③商周时代,有些文字在今天并不存在。这些未识字需要辨别结构、探索其字义。
本栏目针对这些仍存疑问的文字,根据金文之形,解说原字结构,探讨文字起源的本形本义,作新解说尝试,取名《新说文解字》。
(所说观点,仅供参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汉字趣闻之二十八:徒、跋、降
说文解字(七)
《说文解字》第10课:看汉字,看先民们无尽的祭祀种类
30、“香”字之考
汉字学习
雨生百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