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朝歌的三道城

朝歌曾为四代商王的都城,其地面建筑在经过三千多年漫长岁月的剥蚀和无数次兵火之灾的洗礼后,已难觅踪迹。上世纪八十年代,为纂修第一届地方志书,史志和文物部门对城区内的历史遗迹进行了细致勘察、测量,终于勾勒出朝歌古城在商朝末年的大致面貌。

淇县朝歌城垣示意图

据1996年《淇县志》记载,武丁的都城,东西长2000米,南北宽1500米,位于今县城北部。而在民间的口口相传中,帝辛时商都朝歌更是有三道城墙。

第一道城,东临淇水,西依太行,北城墙在县城北10公里的高村村附近,南城墙在县城南约8.5公里的常屯村附近。南北城墙的夯土层遗迹尚可辨认。这样的规模放到三千年前,不愧是邦畿千里的国都气象。

第二道城是在武丁城基础上的扩建,整体规模向南扩大一倍,东西仍为2000米,南北长达到3100米。北城墙在三里桥,向东到石岗洼新庄西,南折与县城东城墙合,向西到原煤建公司北,南折直到稻庄,南城墙与县城南城墙合。火车站东侧,尚有古城墙遗存。

第三道城即帝辛王宫,在今西坛村、三海村一带,遗址已不存。

上世纪五十年的考古工作也印证了民间的口口相传绝非虚言。当时火车站东侧还保存着一段东西宽约五十米、南北长约八百米的夯土冈,这就是二道城的遗迹。在朝歌城西北城角地势较高的摘星台一带的旧城壕断壁上,考古工作者发现了龙山文化、商代文化和春秋、战国文化遗址,并堆积有很厚的灰土层和灰坑。采集的遗物,属于商代的有细绳纹高足鬲片、鬲足和折沿砂质细绳纹罐片,和郑州二里冈商代遗址中出土的鬲和罐非常接近。还发现有和安阳小屯殷墟类似的矮足鬲的鬲足和鬲口。在商代遗址附近还采集了一件较为完整的蚌锯,器的中央带有圆形穿孔。当时的考古工作虽然没有继续下去,未能为后人展示朝歌古城更清晰的形象,但这些发现已经足以证明朝歌城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

二、帝辛王城遗迹 

帝辛王宫(俗称第三道城)呈长方形,东西宽600米,南北长1000米,总占地60万平方米,地下夯层明显。分南北两部分。南部为宫殿区,有商末建筑痕迹,左为宗庙遗址,右为社稷坛遗址;北部为囿苑区,有北海子遗址。

宗庙遗址在今红旗路中段路北原红旗商场附近,相传是帝辛祭祀先王先妣之地,清代改建为火神庙,1966年遗址尚存。

淇县夜市街牌坊

社稷坛遗址宗庙西300米,为帝辛祭祀社神之地。相传古代每年春秋两次用全猪全羊祭祀,直至清末。1961年已成土坛,1981年为民居所占。

摘星台遗址位于今上街路西段与摘星路交叉口东北部。下层为龙山文化遗存,上层为晚商文化遗存。古代时台顶建有“摘星楼”。楼基高7米,以青石砌成,上筑木质楼阁二层,高12米,面阔9.9米,进深5米,歇山式重檐屋顶。登楼顶,可环视四周,西眺太行,东瞰淇水,南望卫原,北顾浮丘,相传为商末帝辛与妲己朝夕游乐之所。因楼极高,登其上可伴月摘星,故名。

淇县摘星台遗址

武王伐纣不久,摘星楼被雷击毁。汉代在原地重修,增建一座纪念比干的石坊,名曰“烈坊”。坊为东西向,立于青石基上,系三间四柱,宽6米,高5米,石柱和额材之上皆雕有云龙、花卉、鸟兽图案。刻工精美,技巧精湛。石坊阳面横额上刻有“忠烈坊”三个古朴遒劲的汉隶字。石坊四柱均为方形,中间两柱上刻一副对联:“刚之忠之仁之勇之,惨也酷也悲也伤也。”两侧柱四面和中间两柱余面,皆为鸟兽花图案。

明代嘉靖二十四年(1545)《淇县志》记载:“摘星楼,一名妲己台,在县城西北隅,与城相接,相传纣与妲己观朝涉之处,今遗址尚存。有双槐植其上,苍翠绝伦,不记岁月。”明崇祯八年(1635),知县程墨修理城垣,孝廉崔锡胤、薄忱捐资建宫亭三间,奉文昌帝君于其上。清末民初,军阀混战,台上楼房、石坊、树木遭到严重破坏。1936年,县长史延儒曾重加修整,仅筑一楼,楼高2. 5丈,宽1.5丈,内装楼板,状如炮楼。正门嵌以长约6尺之石,上书“摘星楼”三字。日本侵淇,将此楼拆毁。楼门之旁昔有一树,比楼高,巍然耸立,直入云霄,此树叶圆而肥,不见开花结果,究系何树,无人考证,以其高而得名,呼为“摩天树”,后日本拆楼时一并伐去。

1984年春,县人民政府将遗址扩建为“摘星台公园”,将南关原关帝庙“没耳朵狮子”运置大门两边,并从全县精选名贵石碑34块,划出区域建设碑林,将原三仁祠“麒麟壁”移建于碑林西,并植树木、花卉,供游人参观。1984年10月1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夏鼐及研究员胡厚宣、张政烺考察摘星台后指出,摘星台是3000多年前在一处龙山文化遗址上修建的,后又进行复修。

北海子在城北二里许,明代称为“纣育禽兽之所”,清代称为“昔纣游玩之所”。今为三海村,即前海、中海与后海三村,又称头道海、二道海、三道海。三道海亦称北海,紧靠老城。三海村位于古沬水分支流淌之地,痕迹明显,明清所记可信。1990年10月,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曾在城内今三海村西南试掘,发现过商代早期遗物。

武丁时沬邑城南有东西两沟泄水。西沟自宗庙(火神庙后)西侧向南,经今西街西后南流;东沟自今韦庄,经今东街东,至文庙南流。因双水形似两条龙须,故名龙须沟。帝辛扩建朝歌城后,龙须沟到今南关后分东西二沟南流。东龙须沟自南门东130米处顺城河南流,又东南流入思德河,全长3100米;西龙须沟从南门西160米处顺城河南流,至200米处向东流入折胫河,全长1700米,入河口处有一石拱桥,人称“五里桥”。1988年后,因连年干旱,沟已干涸。

制骨作坊遗址在今东关村东,相传是商王武丁时制骨作坊,卫国初期沿用。面积7.2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至3.5米。清宣统三年(1911)东关农民在此挖出骨头、残骨器300余马车,由奸商卖给英国、意大利文化侵略分子,经火车运走。1958年修路时,又挖出各种骨骼数十车,填于路基。1988年,在路北侧排水沟内断面上,仍有大量骨骼露出。有的骨头上有锯、钻、磨等加工痕迹。

冶铁作坊遗址在今付庄及该村南北。1986年发现,相传始于商末帝辛时,西周卫国至汉代一直沿用。遗址呈方形,长宽均约300米,面积9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至3.1米,含有大量矿石、铁块、木炭、残炼铁炉、模板、残鼓风管、烧土及铁制品,并发现一件耜铧和大量商代陶片及卫国至汉代砖瓦。

古桑园遗址在今三海村北二道城外至赵沟村南。相传为帝辛种桑养蚕之地,商代有数百亩,至西周卫国时,减少为百余亩。《诗经·桑中》所咏即此。至民国初期,仍有桑园64亩。据曾管理过桑园的老人回忆,过去桑树株行距均约丈余,每棵桑树需两人合抱,树冠很大,人站在地上可摘桑葚。日军侵占后,将桑树伐光,变为农田。现三海、北关农民仍称为“桑园地”。

花红园遗址在今下关村东,相传为帝辛所建。遗址西临商代故城,北至今淇浚路,东至今东环城路,面积约50亩,西周卫国至清仍存,清末毁为农田。1985年北关农民仍称这一带农田为“花红园地”。1986年,因城区发展划为农户宅基地,痕迹不见。

三、卫国故城

周公姬旦在封建卫国之初,鉴于三监之乱的教训,就让它担负起镇抚殷民,进而拱卫周室的重要责任,因而从建国伊始,卫国就是西周在东方的重要诸侯国。前期几任国君都称为“伯”,即一方之伯,诸侯之长,他们还在周王室担任要职,对周初的安定局面有过重大贡献。

西周时诸侯国众多,各国之间多有外交往来,军事安全也逐渐提上日程,因而各国都城尤其是方伯都城的营建,已成为形势发展的需要。从公元前1042年受封开始,卫康叔和他的子孙们对朝歌城的建设延续多年。

淇县卫国故城遗址公园

朝歌经历了商周易代和三监之乱的兵火之灾,原有的宫殿、宗庙、城垣等大量商代建筑在战火中坍塌为废墟,这是朝歌遭受的第一次毁灭性浩劫。因而当历史要求它再度承担一国之都的重任时,建设者的艰辛一定比后人的想象还要大得多。

根据上世纪五十年代和九十年代两次考古调查的结果,专家们认为,朝歌卫国故城是在商末第二道城的基础上加以建设的。这一结论肯定了商都和卫都传承、延续的关系,也完全符合历史发展的实际状况。

卫国故城位于淇县城四周。城址平面形状呈长方形,南北长2250米,东西宽1650米,城墙宽70米。城内面积约420万平方米。地面现存城墙有四段,即西城墙三段,北城墙一段。县林业局院内(西城墙)一段:南北长13米,东西宽11米,高3米;银河纱厂后面(西城墙)一段:南北长240米,东西宽45~57米,高4.5米;县煤建公司院内(西城墙)一段:东紧靠铁路,南北长60米,东西宽20米,高4米;三里桥东西两侧(北城墙)一段:东西长830米,宽3~55米,高2~4.5米。城内宫殿区、墓葬区在试探中发现了一些线索,但绝大部分地面因现代民居复压,已不具备发掘条件。

1986年11月21日,卫国故城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25日,卫国故城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作为卫国故都,朝歌城中自然不能没有卫国宫殿的遗址。在故城中心向东约400米处,商朝末年时曾有一处聚落,街向东西,名曰定昌村(在今东街北头及东拐处)。卫康叔受封之后,在朝歌城中遍寻适合建造宫殿的所在。由于城北部原是帝辛王城(即第三道城),经战乱蹂躏后已是一片废墟,况且前朝亡国之君的宫殿旧址在新君心中总不免芥蒂,另择新址势所必然。卫康叔选中了定昌村,他在村西段北部(今县中医院院内)营建了自己的宫殿。其规模、形制已不可考。西汉设置朝歌县后,卫国宫殿区旧址沿用为县治公署。

1988年5月,西坛冶铁遗址被发现。遗址位于城内红旗路中段北侧30余米处,南北长50米,东西宽30米,面积150平方米。距地表0.7米,文化层厚3米,包含物有木炭、炉壁、铁碴、矿石、铁块、红烧土、模板及建筑所用稀绳纹筒瓦、板瓦和生活用具陶罐、盆、瓮、豆等。经省文物所鉴定,为战国中早期卫国炼铁作坊,在全省同类遗址中居第四位。

主    编:凤凰宅主
文  / 图:自由我呼吸   凤凰宅主

朝歌历史文化、淇河文化、民间文化、民俗文化等地域优秀文化的研究展示平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濮阳高城遗址发现卫国故城
宜阳韩都故城
第六批国保--古遗址(15)
关于鹤壁 淇县卫国故城墙的那些事儿
济源古文化遗址——轵国故城
武清泉州故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