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庭坚《郡城书》



                  ——源于笔墨,归于生活——

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都关注了“墨言墨语书房”

北宋黄庭坚《郡城书》,绢本立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作于1080年。此篇书唐代柳宗元所作《柳州峒氓》诗一首。

黄庭坚《郡城书》↓↓↓

【原文】

郡城南下接通津,异服殊音不可亲。青箬裹盐归洞客,绿荷包饭赶墟人。鹅毛御腊缝山罽,鸡骨占年拜水神。莫向公庭重译,欲投章甫作文身。(元丰庚申二月为孙莘老书,庭坚)

::郡城jùn chéng ) 郡治的城垣;郡治所在地出自《南史·齐纪上·武帝》
::通津tōng jīn ) 意思是四通八达之津渡;喻显要的职位;
::青箬qīng ruò ) 箬竹的叶子;
::赶墟(gǎn xū ) 亦作“赶圩”赶集;
::山罽(shān jì ) 山民用毛制作的毡毯一类的织物;
::占年zhàn nián ) 占卜年成的丰歉;
::公庭gōng tíng ) 古代国君宗庙的厅堂或朝堂;
::重译(chóng yì ) 亦泛指异域之人;
::章甫zhāng fǔ ) 指的是古代一种礼帽;出自《论语·先进》;
::孙莘老(sūn shēn lǎo ) 宋孙觉,字莘老,高邮人;《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是苏轼的一篇文章

  释文 · 欢迎纠正  

郡城南下接通津,异服殊音不可亲。

郡城之下就是四通八达的渡口,这里的人们穿着奇异的服饰,说着不同的语言,让人感到难以亲近。

青箬裹盐归洞客,绿荷包饭赶墟人。

他们有的用青色的箬叶包裹着盐巴,从山洞中归来;有的则用绿色的荷叶包裹着饭食,匆匆赶往集市。

鹅毛御腊缝山罽,鸡骨占年拜水神。

他们用鹅毛缝制御寒的衣物,用山羊毛编织成毡毯,用以抵御严寒。他们还会用鸡骨占卜年成,向水神祈求丰收。

莫向公庭问重译,欲投章甫作文身。

如果你想要在公庭上询问他们的语言,却可能会发现难以沟通,因为他们可能来自遥远的异域。此时,你或许会感到,与其试图理解他们的语言,不如投下自己的章甫帽,与他们一同纹身,融入他们的生活。

郡城书

黄庭坚 / 行书

【1】郡城南下接通津,

【2】异服殊音不可亲。青箬裹

【3】盐归洞客,绿荷包饭

【4】墟人。鹅毛御腊缝山

【5】罽,鸡骨占年拜水

【6】神。莫向公庭问重译,

【7】欲投章甫作文身。

【8】(元丰庚申二月为孙莘老书,庭坚)


编辑 ▏默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庭坚《郡城书》高清附释文
这幅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郡城书”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一部代表作
黄庭坚书法《郡城书》欣赏
黄庭坚《郡城书》条幅欣赏
北宋·黄庭坚《郡城书》
黄庭坚《郡城书》高清欣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