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十二届国展入展作者——尚湘原

尚湘原

1987年生

河南罗山人

毕业于新乡医学院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获奖情况 :

首届中国书法大厦杯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大赛楷书特等奖

第六届中国书坛中青年百强榜提名

第五届全国“康有为奖”书法评展优秀奖

首届赵州桥杯全国楷书作品展优秀奖

第十一届“观音山杯”全国书法篆刻艺术大展优秀奖等

入展情况:

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作品展

全国第八届楹联书法作品展

全国第四届隶书作品展

全国第三届篆书作品展

河南省第二届书法展篆刻作品展

河南省“继往开来”行草研究展

中原风-河南省“789”书法篆刻作品研究展

“率性风雅”-河南省行书作品展

首届“弄潮杯”钱塘江全国书法作品展

全国第二届沈延毅奖书法篆刻作品展等


学弟

评论

十年磨一剑--记我医学院的学长尚湘原

    湘原兄是我在新乡医学院就读时的学长,我们同处一个系部,同修一个专业,同有一个爱好,并且,我们的宿舍还在同一层楼。晚上洗漱,每每路过学长的宿舍,不免要多看上两眼,倘若兄在练字,必然要上前唠一会儿嗑。此情,此景,现在回想起来,依旧历历在目。那一年,兄大四,我大一。 

    医学是一门继承性、严谨性、创造性极强的学科,在这一点上,书法与医学具有相同之处。湘原兄和我虽然非医学专业出身,但在医学院浸淫了几年,或许,我们能走上书法这条道路,或多或少是受到医学院这种治学精神的启发。我现在经常对学友们说,握笔的力量,和外科医生握手术刀的力度大抵相仿,这种体悟或许是其他院校的学生难以感悟的。 

    湘原兄是一个聪慧之人,这种聪慧体现在方方面面。大学期间学习与个人爱好相得益彰,多次获得学校奖学金、英语四六级一次性通过,再加上学生会干部经历,让作为学弟的我们钦佩不已。书法方面,大学期间就笔性极佳,主攻隶书和魏碑,用笔有几分古意,厚重中带点老辣,又出几分时尚。尤其是在2009年全国首届规范汉字书写大赛上,荣获全国高校组软笔一等奖,并作为河南代表去北京参加了现场比赛,聆听了欧阳中石先生的现场点评与教学。作为一个非书法专业选手获此殊荣,足见其上学期间书法实力。兄喜爱并擅长魏碑,但并没有局限在某一碑上,而是将眼光放在了隋唐墓志、唐人写经上,能够把唐人的细腻和灵动加入到魏碑之中,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习楷之余,兄的隶书也没有落下,篆书、行草等书体也有涉猎,并且能够融合其他书体的营养到楷书创作中,这充分体现了其非同寻常的线条感知能力和笔墨驾驭能力。

    兄是一个认真之人。认真不仅是一种学习态度,更是一种为人风度-学习认真,做事认真,为人认真。兄毕业后长期从事组织人事工作,这也培养了他细心、耐心、严谨的学习、做事、为人习惯。记得我刚刚毕业的时候,一次把习作发给兄看,想听听真实意见。兄是又圈又点,还做了详细的批注,语言朴实无华而一语中的,着实把我感动了一把。学长对自己要求是严格甚至苛刻的,无论是在校学习还是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依然将临帖作为日课,在量和质上都做足功课。对朋友又有诸多宽厚之心,诚以待人,因此身边有大量的好朋友。兄是一个踏实厚重之人。我们虽然毕业后天各一方,却一直密切关注着彼此的发展。兄这几年工作、家庭、爱好三不误,可以说是有滋有味。我想,要说有什么遗憾,就是还没有参加中国书协主办的全国展。我那几年运气好一些,毕业的第三年就入展十一届国展,加入了中国书协。但兄并没有因为身边的朋友入展获奖而生浮躁之心,而是凭借着良好的心理状态和执着的精神,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一直在潜心临帖。终究功夫不负有心人,2017年始,之前的积累终于开始爆发,先后入展全国第八届楹联书法作品展,全国第四届隶书作品展,全国第三届篆书作品展、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作品展。特别是在2019年备受关注首届“中国书法大厦杯”书法篆刻作品大赛中,摘得楷书特等奖,一时成为全国书友热议的对象。颁奖当天盛况着实吸睛,五十万元现金摆在获奖者面前的照片一时在朋友圈霸屏。但兄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发个朋友圈趁个热度,反而在第二天发了一条朋友圈 “多关注展厅与作品”,上传了展厅和获奖作品照片,最后配了一张徐正濂先生“富贵浮云”篆刻印蜕照片。作为八零末的一代人,一面能够如此冷静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巨额奖金,一面关注艺术本身,思考未来发展方向,着实让人可敬!作为学弟,也为学长取得的成绩感到自豪!

     著名音乐人李宗盛说,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湘原兄走过的每一步都踏得如此沉实,想不成功,都难!

                                                               (唐  龙)

尚湘原和唐龙大学期间在百泉公园


书法作品


“中国书法大厦杯”特等奖作品

作品局部


学书感悟


宋代欧阳修在《试笔》中提到:“苏子美尝言,明窗净几,笔砚纸墨皆极精良,亦自是人生一乐。”临池、读书、以笔墨纸砚为伍已融入我的生活,以此为伴,此乐何极!一路走来,对于书法的学习,我个人体会最深的当属要用好眼、脑、手。

 

    一是多练眼。练眼,就是要锻炼审美能力。学习书法,锻炼审美能力应当放在第一位。亲眼去看历代经典法帖真迹、碑刻原石及拓片、展览原作、高手示范等等均是锻炼眼力最直接、最有效方式,此外,要多看新出版碑帖、理论书籍、网络展览、大型作品集,了解书法圈前沿动态。在媒体、出版物、网络发达的时代,书者要学会通过各种途径打开自己眼界,不断提高自己欣赏能力,知雅俗,通古今,切不可闭门造车,做井底之蛙。

二是善动脑。动脑,就是要锻炼思考能力。思考能力决定了书家的高度。光看不思,便是过眼云烟,留不下深刻印象。这里的动脑,更侧重于对古代经典佳作、当代精品力作的反复研究、品味,通过比较、分析、找差距,对好作品的章法、字法、用笔精彩部分加深记忆,找出自身存在不足,合理借鉴,为我所用,在此过程中不断转变学书的固化观念,理清思路,做到知来处,明去处。

三是勤练手。练手,就是要锻炼动手书写能力。首先要多临写古代法帖,从中掌握用笔技巧和章法。其次要多进行创作练习,反复尝试各种形式、章法、笔法,形成“临帖-创作-再临帖-再创作”的良性循环。再次要重视展赛,多通过展赛锻炼创作能力,勇于探索,不断尝试新感觉,最终达到自然书写、心手双畅的境界。练手的同时要学会动脑,不经思考的临帖和创作只是机械重复个人习惯动作,练再多也只是量的积累,临摹和创作水平很难有质的飞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信阳市书法名家——尚湘原
尚湘原—“正山堂杯”全国第三届茶文化书画展作者推介
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作品展 【隶书作品选】
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隶书作品选
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隶书作品选 (1)
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