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与脾胃湿热
承德的避暑山庄是清朝历代皇帝都喜爱的夏季避暑圣地,除了因避暑山庄冬暖夏凉以外,还与承德地区生长着很多养生宝贝有关。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都用过“清宫里的常用药”来缓解脾胃湿热。脾胃湿热表现症状为口干口苦或口甜黏着,胃脘灼痛,容易泛酸,纳呆恶心,身重疲倦,舌红苔黄腻。
疾病
湿热是一种常见的致病因素,湿热聚结在哪里哪里就容易出问题,比如湿热聚结于皮肤就容易引起痤疮、疖肿;而聚于脾胃则容易发生胃痛胃胀、消化不良、胃炎、腹泻甚至黄疸等一系列消化系统的疾病和不适。
久居湿地之人、喜食肥甘厚味之人、不喜欢运动的人、胖人容易脾胃湿热。
清宫的常用药就是黄芩。黄芩是我们承德的确最著名的地道药材之一,又被成为“热河黄芩”或者“金丝黄芩”。黄芩主要的功效就是清热燥湿,尤其适合清理脾胃湿热。
日常生活中,给大家推荐黄芩茶,原料有黄芩5克、荷叶5克、陈皮5克、生山楂10克。黄芩有清热祛湿的效果,著名医家李时珍对其倍加推崇。山楂、荷叶能清湿热,陈皮理气消食。制作方法是先将黄芩和山楂煮水15分钟,去渣,再用这个水冲泡荷叶和陈皮。
金莲花与肺胃蕴热
从中医的角度说疾病分为表证和里证,而在清宫医案中有三大类最常见的里证,其中之一叫做肺胃蕴热。从气机升降的角度说肺和胃都是主降的,如果胃中有热、有火,胃火上炎影响了肺,肺气也无法很好的降下去,就会出现肺胃同病,肺胃有火的情况。其实宫廷里大部分的疾病的起因是因为吃得太好、动得太少,每天肥甘厚味就生热生湿。而现代社会也是如此。
肺胃蕴热的症状:喜喝冷饮,舌红苔黄而干燥,咳嗽胸痛,痰少而粘,咽部肿痛,胃部灼痛。
金莲花又被称做塞外龙井,具有清热解毒、养肝明目和提神的功效。我们在临床上使用的时候常常是将金莲花作为辅助药放进各种清火的方子里,并且常常伴随知母、芦根组合成方,配合应用。
专家也教了大家一款适合日常生活使用的金玉茶。金莲花有清热解毒、利咽的作用,玉竹有滋阴清热、养胃阴的作用。专家提醒 ,有腹泻症状的人不适合饮用。平时在家我们可以制作金玉茶,主要材料为玉竹10克,金莲花5克。
除了金玉茶之外,还可以做一道适合夏季吃的凉菜,金莲花西瓜翠。西瓜翠衣有清热解毒、祛暑、利尿的作用,西瓜翠衣是指西瓜的白瓤和绿皮之间翠绿的部分,做菜的话可以白瓤一起使用。用金莲花煮的水来凉拌西瓜翠衣,加强祛肺胃之热的功效。
黄精与脾肾两虚
夏季容易出现脾胃,以及与脾胃有关的各种问题,脾胃湿热、肺胃之热这些都是与夏季暑邪、湿邪有很密切的关系。但是有一种脾胃病证它其实四季都常见,尤其是在中老年患者中更多见,那就是脾虚。脾肾之间有先后天的联系,关系非常密切。如果脾虚不好好调理,时间久了就容易影响到肾,成为脾肾两虚。
脾肾两虚的症状就是头晕,耳鸣,神疲困倦,动则气促,腰膝酸软无力,舌淡苔白。
黄精是一味脾肾双补的好药。黄精补气养阴、健脾益肾。更适合入药煎煮,有效成分才能更好析出。
专家教给大家一个适合在夏季补虚使用的方子—二黄夏补方。黄精具有补脾补肾、润肺清燥、强筋骨的作用。
用法:黄芩和黄精5到10克、玉米须少量、生薏米10克煮水喝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