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做人吃相不要太难看: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你还记得多少?

无论古今,无论家国,“守规矩”都是人生的第一课。那时候褒贬人时,就有一句“这孩子太没规矩,大人是怎么教的?”这样的评价,是相当恶评了。即使在当今,也一直要强调要“守规矩、讲纪律”,看来,这样的观念并不落伍的。

记得小时候因为“犯规”常常被父母教训:要求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坐那晃个腿,就会挨父母的挨;吃饭掉个饭米粒,也得捡起来吃了,否则就是一顿让人刻骨铭心地谆谆教诲……由于没有专门的礼仪课,一代又一代的人就在长辈的言传身教下健康成长起来。

只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世界观也在发生着巨变,年轻人越来越有个性,且都活得相当“自我”,老祖宗们给我们留下的那些“老规矩”已经不再被年轻人所乐于接受了。个人觉得,这是一个文化的倒退,许多“老规矩”都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不该同封建糟粕一起被扫除。

即使,有些老规矩你不愿遵守,做为华夏子孙,得了解一点还是很有必要的。中国自主就很讲究吃,餐桌礼仪要求大家要做到坐有坐相,吃有吃相。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得保持一种怎样的“吃相”才才算懂规矩吧。

一、筷子上的规矩

都说民食为天,一日三餐就成为人生的必需。因为经年累月不可或缺,所以,一旦拿起筷子,你就得要小心应对了——

吃得有吃相——用餐的时候,不要吃得摇头摆脑,宽衣解带,满脸油汗,汁汤横流,响声大作。

夹取食物,需要时左手放在食物下方承托,避免在送到嘴之前食物滴漏。

夹起食物之后,不应该放回盘碟。

不能用筷子对着人或用餐时拿筷子指手画脚。

赴宴的时候,不应提前于主人动筷子(汤匙亦然)。

全家人一起吃饭,长辈不动筷,晚辈不能动筷。

在用餐过程中,已经举起筷子,但不知道该吃哪道菜,这时不可将筷子在各碟菜中来回移动或在空中游弋,在菜盘上来回的转而却又不夹菜。

二、吃饭时的规矩

给人添饭不能问人“要饭”不。——家里来客人了,添饭时一定不能说:“还要饭吗?”要饭,就是讨饭的意思,把客人当乞丐了,多不礼貌啊。

如果不小心说走了嘴(说错话了),家长不会当面批评你,但是客人走后家里大人肯定要一通叨叨你!说过多少次添饭添饭,你才要饭的呢!

不能用筷子敲盘碗。这样的动作,容易让人联想到乞丐,只有乞丐讨饭时,为引起主人的注意,才在门外敲破碗的。

吃饭时,手要扶碗,不许一只手放在桌下。

吃饭时,在盘子里乱翻,会被大人敲手。

吃饭不能吧唧嘴,喝汤不许吸溜。——这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基本教养。

吃饭时不能将筷子含在嘴里,这样是不礼貌的,也不卫生。

吃饭口含食物时,最好不要与别人交谈。

另外,家来客人了,要谨记“茶七、饭八、酒满”。

宴客时,可以劝别人多吃一些,或是建议品尝某道菜肴,但不要擅自作主,主动为别人夹菜、添饭。这样做不仅不卫生,而且还会让对方勉为其难。

去别人家做客时,取菜应从盘子靠近或面对自己的盘边夹起,不要从盘子中间或靠近别人的一边夹起,更不要左顾右盼,翻来覆去,在公用的菜盘内挑挑拣拣,夹起来又放回去,会显得缺乏教养。

如果宴会没有结束,但自己已用好餐,不要随意离席,得告诉大家你已经吃好了,要等主人和主宾餐毕先起身离席,其他客人才能依次离席。

三、与吃有关的禁忌

过年下饺子皮破了不能说“破”。——说“破”不吉利,尤其是过年。要说饺子“挣”了。

吃鱼不能说“翻”。——这条规矩在船民家中更严格。翻鱼和翻船同音。应该把鱼从头开始倒转一面,叫做“掉头”,安全回来的意思。

有事暂时离席,应把它轻放在筷子架上,不能将筷子插入米饭中,这是祭祀祖先才使用的方法,主有不详之兆。

另外还有些语言上的禁忌,比如说春节时,猪舌头不能叫“舌”头,舌音有折本之嫌,应该叫”赚头“。

这些规矩有些看似迂腐,但是,其中是包涵了许多人情世故在里面的,适当了解一些,对于自身与他人的友好相处是有一定启发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能让你趋吉避凶, 你知道吗?
老祖宗传下来的十大规矩,看了第一个我就脸红了
老祖宗传下来的中国十大规矩,看了第一个我就脸红了
老祖宗传下来的饭桌上十大规矩!快失传了...
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你一定要懂!
老祖宗传下来的十大规矩,还有多少人记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