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16年渤大附中期末考试·学生作文(陈欧广告词)的分论点存在的问题分析

2016年渤大附中期末考试·学生作文(陈欧广告词)的分论点存在的问题分析(海城)

 

学生作文65篇中有50篇采用了设立分论点的方法展开论证。他们设置的分论点出现了什么问题?我们来看看。

1

不惧舆论,活出自我(标题亦论点)

分论点有三:

1、不忘自己的初心,不惧舆论,活出自我。

2、坚持自己的梦想,不惧舆论,活出自我。

3、做自己喜欢的事,不惧舆论,活出自我。

“初心”与“梦想”,初心,即最初的心愿,梦想,即渴望。两个概念在文章的语境中没有什么区别,概念混淆,分论点的设立重复、交叉,失去了意义。没有做到分论点“分得开”。

建议:舆论就是意见、言论。舆论有好坏,坏的舆论当然要不惧,那么,好的舆论呢?所以,应增加这一层意思的讨论,使议论全面、辩证。

2

追求梦想,无畏前行(标题亦论点)

分论点:

1、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需要付出汗水。

2、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需要自己的选择。

3、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需要直视困难。

问题出在分论点的顺序上,显然不合逻辑顺序,应该是先“选择”,后“汗水”。“选择”这个分论点本身也有问题,“梦想”是什么?就是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已经有了目标,还“选择”什么?不合事理了。

3

有梦就别怕痛(标题、论点)

分论点:

1、有梦就别怕质疑。

2、有梦就别怕嘲笑。

3、有梦就别怕失败。

作者采用分解法,抓住了中心论点中的关键词“痛”,把“痛”分解成“质疑”“嘲笑”“失败”,这是非常好的。可是也有问题,“质疑”“嘲笑”来自于他人,而“失败”是对自己而言的。变换了角度,或说设立分论点的角度不一致了,针对性不精准了,没有做到“扣得住”。设立分论点要求针对性保持一致,因为针对对象不同,分论点的内容也有所不同。

4

年亲人要坚持自己的梦想(标题、论点)

分论点:

1、坚持自己的梦想,可以得到别人的刮目相看。

2、坚持自己的梦想,可以赢得别人的尊重。

3、坚持自己的梦想,可以获得成功。

我们且不说三个分论点本身以及它们之间的问题,就整体而言,除了较大的问题。作文的开头引述了材料:“梦想,是注定孤独的旅行,路上少不了质疑和嘲笑,但那又怎样?哪怕遍体鳞伤,也要活得漂亮。”据此或据题意看,作文材料给的立意角度是“怎么样”,而作者没有读懂这一点,分论点是从“为什么”角度设立的,这是不合题意的,是伪分论点。后面在说“给梦想一次开花的机会”时,谈到了这个问题,可参考。

5

追逐梦想(题目、论点)

分论点:

1、追逐梦想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

2、追逐梦想需要勇于创新。

3、追逐梦想需要不畏困难的勇气。

这次作文,学生都以中心论点为题目,是很好的,议论文的题目就该如此,特别是考场作文。那么这篇文章的分论点出现什么问题了呢?看看分论点中的关键词:“努力”“创新”“勇气”

你就会发现,它们排列的顺序有问题。分论点的排列其中一个基本要求是“排得顺”,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或是并列关系,或是递进关系,或是对照关系。“努力”是把力量都是出来,“创新”是指创造性,新意,“勇气”是敢作敢为毫不畏惧的气魄。显然它的排列顺序应该是:努力、勇气、创新。作者没有分清楚概念的含意,造成顺序的混乱。创新,与努力、勇气又有包含关系,创新,是不包含在作文材料的含意之内的,这些都是不行的。

 

6、我们应该坚持自己的梦想(题目、论点)

分论点:

1、坚持梦想是一种境界。

2、坚持梦想是一种情怀。

3、坚持梦想是一种精神。

题目是“我们应该坚持自己的梦想”,“应该”是关键词,按照题意,文章的分论点应该是讨论“为什么”或者“怎么样”,而分论点,却是从“是什么”角度设立的。分论点与中心论点没有直接对接,油水分离了。没有搞清楚中心论点与分论点的关系。

 

附:

1、设立分论点的原理:

是什么角度列分论点:就是把中心论点当做一个“概念”,即根据概念做解说,或者说是对中心论点加以解说,回答中心论点的内涵、性质,中心论点与分论点是解说关系。

为什么角度列分论点:就是把中心论点当做“结论”问产生的原因,即根据结论分析原因,中心论点与分论点是因果关系。

怎么样角度列分论点:就是把中心论点当做一个“问题”问怎么办,即根据问题找解决的办法,分论点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条件。中心论点与分论点是条件关系。中心论点是一种号召、劝告、期待的,适合写怎么办。

会怎样角度列分论点:就是把中心论点当做一个“前提”去推断在这个前提下会产生怎样的结果,会有怎样的意义、作用、价值、影响、效果等。即根据前提推出结果。

2、使用分论点的要求是:扣得住、分得开、排得顺。

扣得住——所列的几个分论点应从同一角度回答同一问题。不能一个从“是什么”的角度,一个从“为什么”的角度,造成逻辑混乱。

分得开——分论点之间界限清楚,不互相交叉重叠,没有包容关系。这样能够使作文内容更充实。

排得顺——分论点先后顺序要合乎逻辑,合乎情理。例如:人——集体——国家,物——人。

 

3、分论点的设立出现的问题:

(转载博文)作文是高考语文的“半壁江山”。尽管近几年的高考作文在文体上是开放的,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高考作文主要还是采用两大文体:记叙性文体和议论性文体。

在议论文写作中,一般提倡要对中心论点加以切分,要有几个分论点的设置。这一方面是为了体现文章清晰的结构层次,另一方面更是为了体现写作者缜密的思维。但是在实际写作过程中我们发现,有很多议论文貌似分论点非常清楚,而实际上这些所谓的分论点与文章的中心论点并没有十分密切的联系,或者所列出的若干分论点并不处于同一层面,或者几个分论点之间存在着相互交叉、相互包含的现象。类似的情况普遍存在于现今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的议论文中。我们认为,这样的分论点并不是人们所提倡的真正意义上的分论点,在这里我们不妨姑且称之为“伪分论点”。具体表现如下:

一、分论点设置“顾左右而言他”

议论文中分论点设置的第一要素是,分论点必须是中心论点的“子论点”,是从几个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或不同的层次来对中心论点进行诠释、展开或说明,是中心论点的具体化。因此,我们必须要明确的是,分论点是在中心论点的制约下提炼出来的,是为中心论点服务的;那么,我们在设置分论点时,就不能脱离中心论点去“顾左右而言他”。

但是,有很多学生在设置议论文的分论点时,忽视了根据中心论点的制约性按照一定的“向度”(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来展开,从而使分论点沦为了一种“标签”。

以命题议论文《“这山望着那山高”新解》为例。有学生在分析了命题的内涵之后,得出了“‘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人生永无止境的追求”这样的观点,这样的观点正属于“新解”的范畴,但是,在设置分论点时却没有紧紧围绕这一中心进行分解:

①“这山望着那山高”的追求需要我们脚踏实地;②“这山望着那山高”的追求需要我们持之以恒;③“这山望着那山高”的追求需要我们直面挫折。

这样的分论点的设置,偷换概念,中途易辙。表面上看,“向度”清晰,而实质忽视了中心论点的制约性,因此,只能是一种“标签”。

“这山望着那山高”原来的意思是“爬上这一座山,觉得那一座山更高。比喻对自己目前的工作或环境不满意,认为别的工作、别的环境更好”,其主要意思是指人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是一个含贬义色彩的成语;所谓“新解”,就是要从原意中翻出新意,从原来的否定之中寻求值得肯定的内容,如“永不知足是一种精神,是一种追求”等等,而这才是该命题的核心所在,也是我们作文所要论述的观点。据此,我们可以根据“这山望着那山高,是……的精神(表现)”的“向度”来切分出以下几个并列关系的分论点:

①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永不满足的精神;②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③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开拓进取的精神;④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力争上游的精神。

二、分论点设置“前言不搭后语”

议论文中分论点设置的第二要素是,几个分论点应该是按照同一尺度、同一标准切分出来的几个方面,这几个方面应该处于同一“起跑线”上,而不能是按几个不同的标准切分出的几个不同的方面。

议论文分论点的设置,常用的方法是根据中心论点去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或“怎么样”,具体用哪一个问题来切分,要视文章的中心论点而定。但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只能以三个问题中特定的“那一个”来切分,这就是同一尺度、同一标准,而不能同时动用两个甚至三个问题来切分;否则,我们切分出的分论点就会出现“前言不搭后语”的现象。

以命题议论文“给梦想一次开花的机会”为例。这是一道思维限制比较明确、语文味较浓的作文题,有一定的审题难度。通过分析命题的结构我们可以发现,该命题的重心在“给……机会”,而不在“梦想”,其中心是要我们去谈“怎么样才能让梦想开花”。但是在实际写作过程中我们发现,有很多学生并没有围绕“怎么样”来切分分论点。如:

①梦想是亮在人生航道前方的灯塔;②拥有梦想就拥有了人生的希望;③梦想要靠持之以恒的努力去成就。

表面上看似乎是三个分论点,但实际上这三点又不能成为分论点,因为这三点分别从属于“梦想是什么”“梦想的作用”和“怎样实现梦想”三个不同的层面,是用三个不同标准切分出的,只有第三点才能与中心论点直接对接,才是我们所说的“子论点”。

出现这样的问题的关键是分论点切分的标准不统一。如果围绕命题的重心“给……机会”和“梦想开花”的比喻,严格按照“怎么样才能让梦想开花”这同一标准来对中心论点进行切分,那么很自然的就能够切分出以下几个层次:

①用信心播种梦想;②用汗水浇灌梦想;③用智慧耕耘梦想;④用创造收获梦想。

三、分论点设置“剪不断理还乱”

议论文中分论点设置的第三要素是,几个分论点之间应该构成一种并列或递进关系,而不能存在包含或交叉现象,否则就容易因概念间的界限不清而造成思维的紊乱、结构的混乱。这就需要我们在切分出分论点之后,要仔细检查分论点所包含的几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确保这几个方面是平行的或递进的。

2010年江苏高考作文“绿色生活”为例。有学生在对“绿色生活”作了简单的阐释、强调“绿色生活”的重要性之后,提出了如下四个方面的观点:

①绿色生活,能给我们带来清新的空气;②绿色生活,也等同于健康的生活;③绿色生活,会使我们远离污染,远离喧嚣;④绿色生活,人文生活,低碳生活。

乍一看,文章的思路非常清晰。但是,这四个分论点所领起的四个层次是什么关系呢?这是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分论点呢?认真分析之后,我们就可以肯定地说,这四者之间基本上没有什么密切的关联,这四个方面也不是真正的分论点。因为这四个分论点中概念的大与小、具体与抽象胡乱交织在一起,“剪不断理还乱”,表面看来是很有层次感的,但实际上文思不清,松散杂乱,大有“脚踩西瓜皮”之嫌。

其实,围绕“绿色生活”,我们可以通过“绿色生活是什么”“绿色生活需要我们怎样去做”等途径来切分出若干分论点。比如:

①绿色生活是对自然的热爱(绿色生活需要我们热爱自然);②绿色生活是对自然的护卫(绿色生活需要我们护卫自然);③绿色生活是对自然的顺应(绿色生活需要我们顺乎自然)。

这样切分出来的三个方面就没有了前面所说的包含或交叉现象,因为这三个方面分别属于“情感层面”、“实践层面”和“思想意识层面”,形成的是一种层进式的关系。这样,文章的思路也就变得清晰起来。

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而分论点则是支撑起这个灵魂的骨架。精心、合理设置议论文的分论点,是议论文取胜的有效途径,不仅能够清晰地体现出议论的结构层次,使人一目了然;更能展示出写作者缜密的思维,使分析说理透彻全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21作文秘笈 | 一口气学会拟写分论点(你学得会!)
议论文如何拟写好分论点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炼与表述
解读时间 学习横向展开议论
议论文写作▏怎样拟写分论点
议论文分论点设置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