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16年高考语文试题的规制、内容和实质

2016年高考语文试题的规制、内容和实质

王大绩

2016年,全国持续多年的18份试题“分治”的局面,开始“重合”为9份试题——全国课标一卷、二卷、三卷、北京卷、上海卷、天津卷、江苏卷、浙江卷、山东卷。除继续自主命题的六省、市外,其余二十五个省、市、自治区回归全国课标卷。全国课标卷规制大致如下:

全国课标一、二、三卷

(六大题,18小题,150分。25省、市、自治区)

第Ⅰ卷 阅读题

甲(45分)必考题

一、(9分)材料类阅读(1—3题)

二、(36分)古代诗文阅读

㈠文言文阅读(4—7题,19分),㈡古代诗歌阅读(8—9题,11分),㈢名篇名句默写(10题,6分)

乙(25分)选考题[二选一]

三、文学类作品阅读(11题)

四、实用类文章阅读(12题)

第Ⅱ卷 表达题

五、(20分)语言文字运用(13—17题)

六、(60分)写作(18题)

备考中我们往往关注两点:

一、试题的规制形式。试题的总体走向是稳定:㈠稳定微调是高考试题的传统;㈡课标卷推广中理应保持稳定。

二、考试的内容取向。这方面,有关机构明确表述:㈠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育人导向;㈡加强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㈢加强宪法意识法治观念的考查;㈣加强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考查。

2016年高考语文试题的规制形式和内容取向,与2015年可能会有一些微调和变数。其中一些细节我们会在下文逐一指陈;先此,有重要的两点,有必要加以说明。

一、古代诗歌阅读和现代文选考阅读,是试题中相当重要的部分。诗歌、作品和文章的选材方向应该是比较明确的——那就是突出“正能量”的主旋律,凸显中华民族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弘扬善良、正义的品性,为国家进步和社会和谐奋斗献身的精神。2015年全国课标一卷、二卷所选古代诗歌(岑参的《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韩偓的《残春旅舍》)、小说(《马兰花》、《塾师老汪》)、传记(《朱东润自传》、《将军赋采薇》)都具有上述的鲜明特点。就是现代文必考阅读和文言文阅读的材料也有所体现,只是古代诗歌阅读和现代文选考阅读体现的尤其鲜明。而这种选材方向与2016年高考的“考试内容取向”一致。可以预见,应会保持和发扬。

二、写作题目也是试题中十分重要,并被社会广泛关注的部分。2015年全国课标卷写作题目命题形式的发展转化也备受瞩目。全国卷写作题目自2006年以来一直采用给材料的写作题目。这种写作命题形式的尝试与实践,在一段时期内做出了重要贡献,使我们对写作题目本质规律的认识得以深入。但是它本身的模糊性不能适应高考这种大规模笔答考试。2015年全国课标一卷写作题目在材料之后提出具体要求:“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全国课标二卷写作题目在材料之后提出具体问题:“这三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具体的要求和问题弥补了材料本身的模糊性。这就是当下很时兴的一种说法“任务驱动型写作题目”,简而言之,就是实现了写作题目的清晰化。它重在考查“就事论事”的能力,要求考生“据题发挥”,对现实生活有切实的认识和深入的感悟。我们希望这种命题形式得以延续。

我们关注试题规制形式走向和考试内容取向侧重的同时,更需要认识试题的本质,关注试题内在的思维要求。因为试题的本质是被语文学科的性质和高考的环境任务所决定的。考试内容取向的侧重,也需要经由语文学科的思维来体现和落实。

首先,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着语文考查的本质。

常说“语文等于生活”,都知道“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相同”,这两句话不能只是空谈。生活中我们在做什么?出生、哺育、择校、选友,乃至我们迈出每一步路,都是在“检索、加工”。只是,生活和学习中,我们的很多“检索、加工”行为都是“自发”的,而不是“自觉”的。自觉“检索、加工”,往往只在重要事情中显现。因为重要事情创造价值,需要斟酌权衡、讲求效率、优化效果。高考语文,当然重要,因此必须提升“检索、加工”的自觉性。“自发”,还是“自觉”,这是业余水平和专业水平的分野。经过多年勤奋学习,同学们有理由以专业考生的姿态进入考场。

所谓“检索”,就是根据题目的指向,从文本中提取答案信息的过程;

所谓“加工”,就是通过推断联想,使答案信息实现题目要求的过程。

再者,高考的环境任务,决定着语文试题的本质。

高考语文题目所采用的文字材料,无论以何种形式出现,是一个词句,一个句群,一个段落,一篇文章,是文言文还是现代文,是散文还是诗歌,它的本质都必然呈现为“答案信息”和“干扰信息”交织的状态。这是不以命题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

这“必然”,为高考的环境和任务所决定。高考是大规模的笔答考试,又是大规模的快速阅卷,为保证权威性,答案必须建立在鲜明的、确凿的、无可置疑的答案信息的基础上。但是高考又是选拔性的考试,它的每一道题目都需要有一些考生答对,还必须得有另一些考生答错才行;如果某道题目考生百分之百全都回答正确,那就是废题一道,因为它无法实现高考区分、选拔考生的任务。怎么让一部分考生失误呢?只有用干扰信息滋扰。只要高考的环境和任务没有改变,那么无论谁来命题,什么地方命题,都无法另起炉灶,别辟蹊径。

如是,既然题目如此构成,那么无论解答何种题目,根本原则就是将交织在一起的两类信息——答案信息和干扰信息——分割,检索、加工答案信息。

归纳”是阅读的基本思维方式。只是我们日常阅读,处于一种随意散漫状态,没有限定时间,也无须回答题目。高考阅读是特殊状态的阅读:限定时间,要求回答题目。“检索加工”是顺应考试实际,对“归纳”的明确和强调。

检索分割两类信息,是生活常态中往往是不自觉的。教师讲课,学生听课,应该不是在听课,而是在分割两类信息。学生很难,也无须记住教师讲的每一句话,他们是记住了自己认为重要的话。教师讲课,学生记笔记,应该也不是在记笔记,而是在分割两类信息。学生很难,也无须记下教师讲的每一句话,他们是记下了自己认为重要的话。可是,自己认为重要的话,并不一定重要。谁认为重要的话才重要?题目认为重要的才重要。如果教师在讲课前先出两道题目,要求课后回答。同学们在笔记本上记的,就与当初不同了;他们会根据题目到教师的讲课中去“检索”答案信息了。高考试题同理。一份试卷七八千字,20道左右题目。不就是要求考生根据题目,“检索”答案信息吗?有些题目,答案信息就是答案,有些题目则需要把答案信息“加工”成答案。因此我们说,“检索加工”体现着这种生活常态的“自觉意识”。

检索,是阅读的基础意识,重要环节。检索、加工,则是阅读的完整步骤,全部能力。至于加工的方式,大体有三种类型:概括、剖析、发挥。

全国课标卷题目配备大体如下:

㈠检索为主:1 2 3 4 56 10 13 14 1516

㈡兼顾检索加工:7 8 9 1112 17

㈢加工为主:18

2016年全国课标卷可能的微调和解题的具体思路大体如下(*为可能首选的题目形式):

解答阅读类题目总的原则是“据题精答”——根据题目,精明解答。

一、必考材料阅读(1—3题)

选择题目:四个选项中选出不恰当的一项——排除干扰,认清实质。

检索一:在选项中择定“定位”的关键词语,在材料中检索与之照应的词语,据此确定选项的照应句;②检索二:对照选项和照应句,检索比照二者有差异的表述,可以接受的是正确选项,否则是错误选项;③做判定:对照中,自觉检索自己的知识积累,调动联想和推断能力,从而快速、准确判定选项的误点。

二、古代诗文阅读(4—10题)

文言文阅读(4—6题)——①一般性读懂文言文是解题基础;②注重知识积累和推断能力结合; ③知识积累中文言实词最为重要;④检索关键点做情理文理的推断。

4题(“文言实词*”或“文化常识”)

文言实词:①根据题目给出的释义,检索关键信息判断;②检索相关知识积累,为判断提供必要依据。

文化常识:①检索文化积淀,结合文本解读; ②检索选项关键,一处鲜明误点。

5题(“文言断句*”或“信息筛选”)

文言断句:①解读文本为主,断句标志为辅; ②检索断句误点,排除错误选项。

信息筛选:①依题目要求,结合上下文理解相关文意;②用排除法,寻求突破点,快速检索答案。

6题(解析文意)

考查实质不是概括分析,是理解转述文意;②检索选项一处误点:无中生有或颠倒黑白。

7题(文言翻译)

直译,检索加工,将单音节词译为双音节词;②译准句中重点实词、虚词和句式,兼顾全句。

8、9题(古代诗歌阅读)

由词句入手,检索形象,加工为意象,归结到感情;②做到要点无一词遗漏,回答无一句废话,晓畅合理。

10题(名句默写)

明确考查范围,名篇重点名句;②结合情境理解,避免无谓失误。

三、选考文学作品阅读(11题,“小说*”或“散文”)

四、选考实用文章阅读(12题,“传记*”或“新闻”“访谈”)

选择题目:五个选项中选出恰当的两项——立足思辨,认清实质。

检索——在选项中择定“定位”的关键信息,在文本中检索与之“照应”的信息,据此确定选项的相关域;②加工——以全文主旨、内容、情节为背景,在相关域中思辨选项有无根据,是否合乎事情事理、文意文理;③判定——思辨中需要通过联想、推断,自觉检索自己知识和能力的积累,从而快速、准确判定选项的正误。

⑵⑶简答题目——清晰其途,丰腴其实。

检索信息——根据题目要求,在文本中择定重点阅读区域,提取承载答案信息的词句;②加工信息——通过联想、推断,检索调动知识能力积累,将答案信息加工为答案要点;③加工要点——根据答案要点之间的主次和逻辑关系,连缀各要点,形成规范晓畅的答案;④答题原则——独立思考,不迷信参考答案。做到文本要点无一遗漏;回答无一词无根据。

探究题目——以本为据,合理探究。

遵循“检索加工”答案信息的途径,做到要点完备;②按照题目要求的范围探究,做到有理、有据、有节;③除题目要求的范围外,大致从文体要素诸方面探究;④答题要逻辑合理、主次分明、言之有序、语言晓畅。

五、语言运用表达(13—17题)

13题(“近义成语*”或“成语使用”)

近义成语:①检索一组近义词语的相异语素,比较差异;②检索句中与之相应的词语,确定判断依据。

成语使用:①检索积累,明确成语的对象和感情色彩;②就语境对象和感情色彩,检索判断依据。

14题(辨析病句)

辨析病句:①跳过或合并阻隔干扰内容,默读语句;②在连贯默读中,检索聚焦明确语病点。

15题(语言连贯)

语言连贯:①检索语句中关键、相关、关联性的词语;②依上述答案信息寻求突破点,做出选择。

16题(“补写填空*”或“压缩语段”“变换句式”“语言得体”)

补写填空:①检索语句中关键、相关、关联性的词语;②依上述答案信息寻求突破点,完成填空。

压缩语段:①按照题目总体要求,比较、检索答案信息;②按照题目具体要求,检索加工,疏通文字。

变换句式:①长短之改,检索答案信息分割排序;②构句之改,加工答案信息作为基础。

语言得体:①检索词语对象、感情语体色彩,做出判断;②对使用不得体的关键词语做出恰当的修改。

17题(“图文转换*”或“仿用句式”“扩展语句”“综合题目”)

图文转换:①检索构图要素及位置关系,理解图表内容;②加工各要素,理解寓意,加工为恰当表述。

仿用句式:①检索题目要求,落实示例句式和修辞的特点;②检索生活积累,仿句符合情理,有启发意义。

扩展语句:①检索题目的要求和给出的答案信息;②以答案信息为核心,落实题目要求。

综合题目:①题型错综,检索加工本质不变;②明确各具体考点,做恰当应对。

解答写作类题目总的原则是“据题发挥”——根据题目,充分发挥。

六、写作(18题)

以写作题目给出的材料为素材演绎、发挥;②或将写作题目给出的材料简化为一个话题;③用熟悉的素材和真切的感悟演绎这个话题;④提高感悟生活水平,强化就事论事的意识;

寄语2016年参加备考的老师和同学:㈠立足读写的基本意识;㈡落实答题的清晰思路;㈢充实同学的人文内涵;㈣不纠结试题表面变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考纲取消,新教材厚度一本顶两本,语文怎么了?2020语文考什么?
2016年中考真题及答案-语文-北京-1
语文阅读理解题目遭质疑“神题”难倒作家本人
体味景语悟情语
【直播回顾】特级教师王大绩的语文方法论
检索·加工——高考语文阅读的基本解答方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