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杨吉平:不如见一面

       佛家讲究法相庄严,而法相一般指佛和菩萨的面相。佛的雕像遍布各地,那种庄重慈祥,微笑平和的面容,让观之者心生敬意而又欢喜无似。人的一生,能与高僧大德有一面之缘便是前世的因缘,今日的福报。

       佛教进入中国,便有了中国特色,比如即心是佛,我即是佛,佛即是我。故常听人议论某人有佛相云云。所以,佛就在我们中间,佛就在我们眼前,所谓法相庄严就是人间的慈悲面孔。

     有人总结出具有佛相之人的几个特点,言之凿凿,吾见之而深信不疑。佛相之一,眼睛明澈。心中清净则眼光明亮,如山间之水,中天之月,明澈干净,些无尘垢。眼睛是心镜,是心灵深处的外照,是慈悲之根。佛相之二,面色红润。心态宁静则邪念不侵,不忧不惧,不嗔不贪,饮食起居皆安如风月,精气神具足则面色自好。佛相之三,气息和谐。心如止水则吐气和平,身心和谐则呼吸匀称,人自然散发出温和舒适之气,此种气息大有姑射仙子吸风饮露之情态,近乎仙气矣。佛相之四,语调柔和。发乎中,言乎外,柔和的声音源自内心的温柔,平和的语调源自内心的善良,语调的温和又源自谦和的心境,此种声音闻之如听天籁,令人舒适,无限美好。佛相之五,面容端庄美好。俗语谓相由心生,干净美好、庄重优雅的面容源自于内心的修行,你的纯净,你的智慧,你的深邃与洞达,你的端庄与大方,都会写在你的脸上,也会感召着他人。佛相之六,五官端正。此则俗语所谓鼻子是鼻子眼是眼,五官对称协调,鼻梁端正,嘴唇丰厚,耳大有垂,颧骨分明,前额饱满,双眉清爽,有一种高贵威严之感。佛相之七,面型规整。人之脸型,或方或圆,但皆须饱满圆润,规整和谐,而无尖酸刻薄之相,俗所谓尖嘴猴腮者即非佛相。佛相之八,皮肤光滑,纹路均匀。皮肤之状,亦源于内心之修为,外观肌肤之光洁美好实内心美好之表现。

       某年带研究生外出,从华山至西安,安排好学生的行程,我即打道回府。在去火车站的公交车上,我和送行的两位学生谈笑风生,突然间我沉默了,我看见一只手,这只手扶在扶手上,皮肤洁白而明亮,指甲修长而饱满,五指纤长而圆润,手指移动间透出一种美丽庄严之气。我见之大惊,这不是千手观音的手指吗?吃惊之余,我口念我佛,自以为见到了真佛。二十多年过去,我记忆中只有那只手,全然不记得那个姑娘的容貌。一面之缘,不是人面,是佛手的庄严。

       大概是上世纪末,我在王府井逛街,顺便去了中国美术馆。进去赶上了两位书法名家的书画展览,一个是沃兴华书法展,一个是熊伯齐书画展。从沃兴华先生的展厅出来,熊伯齐先生画展的开幕式刚开完,我便逆着人流往展厅走。低头抬头间,突然看见一个熟悉的面孔,原来是赵朴初先生。他手携拐杖,被工作人员搀扶着往出走,雪白的头发整齐的梳向后面,白净的面孔十分红润,神陷的眼球熠熠生辉,表情温和慈祥,端庄宁静,一进一出间,老先生与我的目光相遇,先生面带微笑,像老熟人一般向我点头,我也像见了老朋友一样对老先生一笑,然后相互目送告别。赵朴初先生的面容恰如佛相庄严,那种带有光芒的一笑,安详温和的表情,让我体会到了佛法的神圣。一面之缘,影响了一生。

       赵朴初先生是一位居士,但在佛教界的威望超过了许多出家僧人,原因正是他的内心修为已经进入高妙之境。我见朴老,如见佛陀,以其佛相十足,有一种强大的气场。朴老提出了“人间佛教”的口号,与古人我心即佛为同一理念。赵朴初先生又为大诗人、大书法家,他有一首《吟茶诗》,已可说明一切,诗云:

        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

        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

       诗空灵、智慧,读其诗,可以知其人。人生一世,读万卷书固然重要,但不能见一大德,闻一高明之言,也怕难以看透人生。不如见一面,哪怕就一眼。

              2024年3月20日于无极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赵朴初先生92岁写一首《宽心谣》,越看越宽心
无尽意: 赵朴初书法艺术精粹
赵朴初:宽心谣
宽心谣 ——赵朴初先生____92岁作
[转载]赵朴初先生书法欣赏
92岁的赵朴初先生写的一诗,越看越宽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