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历史老照片:1946年印度大饥荒,景象凄凉!
userphoto

2022.11.09 澳大利亚

关注

众所周知,1946年印度大饥荒是指1946年二战结束后的印度因为连续两年的大旱出现的饥荒,当时二战刚刚结束,世界各国都是战后恢复重建,但是印度却遇到了天灾。

这场饥荒爆发的原因,并非天灾,实乃人祸,根源正是英国人在印度推行的倨傲又粗暴的殖民统治。

英国把印度殖民地视为原材料生产地,也将其作为产品倾销地。当然,无论是收购原材料还是倾销产品,都以英国的利益为最高准则,殖民地民众的生活绝对不会在英国人考虑范围内的。

印度气温适宜、水源丰富,是不可多得的粮食生产地。所以,英国自然而然将其变成了自家的粮仓,每年光是一个孟加拉就需要出口近16万吨大米,以确保英国人的粮食安全。


1946年印度大饥荒最重的灾区是孟加拉邦,印度西孟加拉邦位于印度恒河平原东部,西部与奥里萨邦、比哈尔邦、贾坎德邦以及尼泊尔相连,东部毗连阿萨姆邦和孟加拉国,北部邻锡金邦和不丹,南部濒孟加拉湾。


西孟加拉邦主要是孟加拉人,主要语言是孟加拉语,首府加尔各答为印度第三大城市。 夏季气温24-40℃,冬季气温7-26℃。每年6-9月份为雨季,年平均降雨1750毫米。这样的气候条件,如果没有大旱,还是能够保证正常的粮食供应的。


孟加拉邦土壤肥沃,盛产水稻和黄麻,全邦有四分之三的人口生活在农村。主要工业有棉麻纺织、制茶、制糖、钢铁和造纸等。孟加拉邦的甜食是著名的。


该邦大量种植黄麻,黄麻加工业便成为西孟加拉邦最突出的产业。在印度,西孟加拉邦是黄麻纺织业的领头者和先行者,主要产品有粗麻布、帆布、麻布袋及其它黄麻制品。


在通往加尔各答的铁路、公路旁,总能看到饿得皮包骨头的平民,有些人连搭车前行的力气都没有了,只能坐在道路两旁哀嚎,求英国统治者能够开仓放粮。英国人看到了这一切,但他们并没有采取有效的救助措施。


很快就有走投无路的印度人开始抢劫,他们的主要目标就是英国人管理的粮仓以及一些运送粮食的车辆、船只。但是,抢劫收效甚微,手无寸铁的饥民面对荷枪实弹的英国士兵多半会丢掉性命,然而,他们已经别无选择。


最可悲的是,在印度爆发的这场饥荒并没有被国际社会所注意到。英国殖民者不允许报纸对饥荒的情况进行报道,更不允许刊登尸横遍野的灾难影响,他们紧紧地捂住了饥荒的“锅盖”,堵死了印度人向外界求助的渠道。


就这样,在英国人无情的剥削下,这场饥荒最终造成了至少1000万人饿死的灾难性后果。

直到1947年,英国人退出了印度,印度才获得喘息的机会,逐渐从饥荒中走了出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金色孟加拉的往昔
沙希·塔鲁尔:被好莱坞美化的丘吉尔是个刽子手
英国不把印度人当人酿最严重饥荒 丘吉尔直言兔子饿不饿都要繁殖
孟加拉国:一个国家的新生 | 列国志
1943年孟加拉饥荒
1770年孟加拉大饥荒:一场英国人对印度人的种族灭绝,死1000万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