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是腾腾爸: 睡前一帖:只要有洼地,就会有水来填平
最近关注TTB的朋友经常提问两类问题。
第一类问题:管理层好像不太想让大盘上涨啊,一到3300点关口就会有意无意地出台各种让人意想不到的打压措施,从去年8月份直到现在,这种现象已经非常明显了,“再低的智商也能看得出来哇”,你说的慢牛行情到底还有没有啊?
第二类问题:TTB,你一年多来坚持的蓝筹股行情果然一丝不差,但前后对比,现在很多的蓝筹白马股也已经涨幅巨大了,看起来并不是那么便宜了,是不是也有风险了?
先不急于回答问题,我们先来分析一下这两类问题的本质是什么?

第一类,实际上是在问,现在的市场还值不值得投资的问题。
第二类,实际上是在问,市场的风格转换会不会发生逆转的问题。

这两天工作比较忙,没有时间码字,只在雪球和微博上,跟网友交流时断断续续地表达过一些零碎的观点。但在工作间隙,我也翻阅了一些资料,认真仔细地思考了一下。今天出发在外整整一天,身体比较疲劳,晚上回来翻阅雪球私信,发现这两类提问又比较集中。
也罢,且简单整理一下我的观点和思路。

关于现在的市场还值不值得投资的问题,市场上争论很多。我个人认为,在这个问题上,可以论述的角度的确很多,如果一一推算开来,反而会纠结成一团乱麻。我们完全可以化繁为简,单单揪住某一个核心的主线进行推算,这样得出的结论可能反而会更简单明确一些。
在这方面,我喜欢拿我们以前常提到的证券化率来说事儿。
不仅我,其实很多名头大得令人炫目的股神,也非常看重这一项指标的。
比如巴菲特就认为,当一国证券化率回落到60%-70%之间时,往往就意味着股市到了低估区间,此时就可以大举杀入股市了。
若按这个标准,我们今天的市场处在什么位置呢?
毛估估测算一下:16年底,我们国家的GDP总量约为74万亿,如果今年经济增速能达到6.5%以上——实际上,我认为能达到甚至超过7%——则17年底GDP总量能达到80万亿的水平,保持6.5%的增速不变的话,再过两年,也即19年底将能达到90万亿。
目前A股总市值不过50万亿上下,以此计算,则目前证券化率已经跌入70%以下,如果未来几年大盘不涨不跌、总市值保持大体上的稳定的话,则17年底证券化率会降为65%,19年底会跌破60%——如果我们把眼光放得再长远一点,则21年底,将迫近40%!
如果以巴菲特的标准为标准,那么我们A股现在就有了大举杀入的投资价值,如果与历史最低值相比,那么现在投入,四五年后也将面临着绝佳的历史大机会!
当然,这样演算,笃定会有朋友批评我又在进行静态地估值,这部分朋友极有可能搬出IPO来说事儿——就按现在目前的IPO速度吧,一年500只股,三年内将有1500只股票上市,如果每只股票都以50亿为市值中枢计算,则三年后将增加7.5万亿的总市值,也就是抵销掉一年多一点的GDP增量而已。
但是,若按这种方法计算,犯静态主义错误的一定是你,而不是我——因为如此大规模的IPO增发,一定会大幅拉低中小创乃至整个市场的估值中枢,这也就意味着目前已处场中的股票总市值会随之缩水:一加一减间,1500只股票上市后,总市值的增量部分一定会低于、甚至是远远低于7.5万亿。
这里边,还包含着两个更有利于我们坚定信心的假设:
1、万一未来三年IPO增量达不到1500只股票呢?
2、万一未来三年的GDP增速大于6.5%呢?
这两个假设只要有一个成立,那就意味着我们对未来几年的证券化率的计算是保守和低估的。
这样一推算,我们对当前的市场还有必要那么悲观吗?
假如市场未来真如某些朋友担心的那样——股灾4.0来了,真的再下跌20%或20%以上,那又如何呢?
须知今年的2600点和去年的2600点,含意可是完全地不同的啊。
去年初GDP总量还不到70万亿,而今年底GDP总量就将达80万亿——点位相同,体量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如果市场真的重回2600点,这不正意味着现在的市场更便宜、更有吸引力吗?
所以,我奉劝悲观论者,最好不要再奢望什么2600点了,沪市大盘能跌回3000点就是在给你再一次的上车机会。
记住我在《投资大白话》中详细分析过的一句话:过分的恐惧,其实也是一种贪婪。
而市场从不给贪婪者机会。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第二个问题:很多白马股已经上涨很多了,那么TTB常常念叨的风格转换行情会发生逆转吗?
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思考。
先从已经上涨很多的白马股上看——这一年多来,以白酒板块为龙头的大消费股票和以家电、汽车为龙头的机械制造股票,的确都有很大的涨幅,小则50%以上,大则100%以上。但是,既便涨到今天,和四五十倍的中小创相比,它们贵吗?格力、美的不过十四五倍的估值,而营收和利润增速还保持在15%上下,股息则高达3%以上。上汽集团市盈率估值仅有10倍左右,营收和利润增速也保持在两位数上下,股息收入高达5%上下。哪怕是最近给人以“涨疯了”感觉的白酒龙头——贵州茅台30倍市盈率,五粮液25倍市盈率,确实都达到历史上的较高估值水平,但顶多说是不便宜了而已,离令人胆颤心惊的泡沫性估值恐怕还有一段路要走。
我并不认为现在的贵州茅台是值得追高买入的——但它和曾经的170倍的神板泡沫相比,还是有完全不同的性质的。在这只股票目前价位上介入,只要不加杠杆,至少是死不了人的。
所以,这些已经涨幅惊人的白马股,要么估值还便宜,要么估值还算合理,要么估值稍微有那么一点贵,但都离泡沫还远。
这就意味着指望它们发生15年股灾般的坍塌,还是非常有困难的。
再换个角度看问题——现在的市场,还有估值洼地吗?
我的答案是:有!只是你对它们还存在很强的偏见,故意选择了无视而已。
比如现在的上证50,总体市盈率还仅有10倍而已。这个数字意味着投资收益率已达10%的水平——这个水平,秒杀一切存贷款利息及国债、企业债收入。
其中的银行股,五六倍的市盈率,0.8左右的市净率,15%左右的净资产收益率,仅仅30%的分红率就能达5%上下的股息率——这是一个被低估严重的板块!
以前有坏账的担忧,现在有缩表、降杠杆的担忧——其实,都是自找的担忧。经济在好转,坏账的警讯将会慢慢散去,而缩表和降杠杆只会对短期产生冲击而有利于长远,我实在看不到银行有什么悲观的未来!
很多人一谈银行无非就是盘子大、涨得慢等理由,说来说去,都还是一种短炒思维。
我不止一次地拿中国银行、农业银行这样的国有大行说事儿——复权一下它们的K线你就能看得一清二楚,这几年投资银行股的朋友全都跑盈了市场!
连中国银行、农业银行这样臭名卓著的大烂臭都取得了如此战绩,何况拥抱招浦民兴这些股份制商业行的朋友们呢?
所以,在我看来,以银证保为首的大金融行业还处在价值洼地之中。考虑到我一年来常念叨的电力板块、石油炼化板块,现在的可投资标的,实际上还是很多的。
金融市场是这样一个神奇的地方:只要有洼地,就早晚会有水来填平。

我讲完了,洗洗睡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2月23号—A股当前处于历史下限范围,但仍没有到极端值状态
神奇指标判断沪深市场底部和顶部
A股是值得长期投资的!
钟伟:股市新疲态下还有机会吗
朱平:小公司机会正在丧失,中国出现新四大发明,哪些行业将出现万亿巨头?
中域分享| 没那么悲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