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好物|支教老师死磕起一块糖,只为用最纯的清甜唤回最浓的想念

用一颗小小的红糖,

把远在千里之外的父母们带回家。

……

- 贵州 · 纳桑土法红糖 -

春节结束了,时隔两年才回来一次的老李,再舍不得,也只得提前一夜收拾好行李,装上一些家里制的红糖腊肉,准备第二天进城去打工。

在这个大山的世界里,似乎团圆只是短时的,而久久的留守才是真的常态。

有一回,我问老李:' 要是村里也有能赚钱的活,你还出不出去了?'

他想了想说:' 只要不比城里低太多就行,谁不想待在老人孩子身边呢。'

老李的话像风铃一样,叮叮咚咚老在耳边回响,我很年轻,我想尝试一下,在离家千里的这片土地,用一份 ' 纯粹 ',把另一群千里之外的人,带回家,带回到他们的亲人身边,再也不用离开。

我是周建仁,温州出生,贵阳长大,大连读的大学,现在又在贵州一个大山的村子里支教。

和我一起支教的还有大我两岁的姐姐——周蓓蕾。可以说,我是步了蓓蕾的 ' 后尘 ',走上了支教的路。

我和姐姐周蓓蕾,虽然我从来不叫她姐姐,都是直呼其名

支教的村子在南盘江畔,册亨县,纳桑组,一个叫 ' 木棉树 ' 的地方。

这个村子很小,村里的大人基本都出去打工,只剩下孩子和老人。七八岁的孩子,放学需要走至少 1 小时的山路回家。每次送完孩子,看着他们在长长的山路上的小小背影,总会觉得心里有一种隐隐的心疼。

在村子里走,不时能看到一些似乎心事很重的孩子。有时一个人坐在屋顶发很久的呆,有时一个人在河边的树下走很久的神。

进村的山路

想爸爸妈妈吗?答案是毫无疑问的想念,明明刚刚把爸爸妈妈送走。

孩子们超乎年龄的懂事让我惊讶和心疼:爸爸妈妈出去打工是因为要出去赚钱,也会买好吃好玩的回来。

但我问他们,如果没有好吃好玩的,爸爸妈妈也不用去打工,这样好不好?也许我有办法哦。

他们也只会看着我,羞涩而坚定地点点头。

一年春节,妈妈让我带点儿当地土特产回家送人,我问了几个老乡,最后在寨子里找到了一个红糖作坊。

这里的作坊都是在山上的甘蔗地旁边,要走很远的路,都是自己家种的甘蔗然后自己熬一些,砍的甘蔗还是用马驮到作坊里的。

当地熬制古法红糖的传统已有千年,至今还有少数老匠人,在传承着这千年匠心熬制工艺。

老手艺人晾晒的红糖

我回忆了一下,发现村子里冬无严寒,夏季炎热,夏湿春干,雨热同季,一根适合熬制红糖的优质老品种糖蔗生长的所有条件,这里全部都有。

我好像知道,除了支教,我还能做些什么了。

让这份来自山水间的礼物,这份甜蜜,把另一群千里之外的人,带回家,带回到他们的孩子和老人身边,再也不用离开。

我想试一试!

春节,一家团聚的瞬间

说干就干,大四即将毕业的我来到贵州大山,和当地农民一起搭锅建灶,学习古法试验熬制红糖。

万事开头难,尤其是在人生地不熟又偏僻闭塞的山里。 

从找场地通水拉电,到重新搭灶头收柴火从买锅买各种工具,到收甘蔗找工人;从榨汁过滤熬糖,到出锅切块装瓶包装 ...

每天要协调太多事情,刚开始几乎就没有成功过。一连 4、5 天,十多锅的红糖都无法成型。

那时候真的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夜里做梦全是怎样让红糖成型。最有趣的是,当地师傅甚至都找了法师来做法驱邪(当地叫打牙祭)。

熬制红糖

琢磨了很久,才和老手艺人找到了问题所在:必须每天用新鲜的、现砍的甘蔗熬出来才能成型。

也因此,每天熬糖都只能现找人去地里砍最新鲜的甘蔗。

其实那个时候,心里还是惴惴不安,直到村子的老师傅,品尝了新鲜出炉的红糖,一句话也没说,只是轻轻拍了拍我的背。

那一瞬间,我知道,成了!

我的努力和辛苦值了。也不怕你们说我矫情,眼泪真的是不由自主的出来的。

市面上常见的红糖的颜色很深,不乏一些染色剂的添加。我自己就买到过用白砂糖染色冒充的红糖。

而我们出品的红糖,一看就跟市面上的红糖不一样。不似它们颜色那么深,却有着很天然健康的新鲜色泽,凑近一闻就是一股淡淡的甘蔗香气。

' 干嚼一口,融化在嘴里的那股清甜,恰到好处地包裹了整个味蕾,而甘蔗的清香却直沁心脾,非常纯。这才是好糖。'

朋友品尝过后,给了这么一句文绉绉的评价。然后便是死缠烂打,让我再给他带一些红糖送人。

你可别担心山里的东西土,我们专门请设计师设计了包装。你看,送人还是很体面的。

开头不算顺利,但还算合我心意。

有了技术,我就开始琢磨,让红糖能够量产。

一方面建厂能够保证红糖的质量和卫生条件,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我希望村子的人能留下来,一起建设这个小山村。

于是,接下来的 4 个多月里,我跑遍了当地 12 个村 25 个组,寻找最合适的甘蔗,要够甜,够健康。

自己一口一口尝过来,有时候嘴巴了都磨出了血泡,还要继续尝下去。

每天几个小时的山路都不在话下,但偶尔还是会踩到石头,晃晃悠悠才能保持平衡不摔跤。

反复请教了当地几乎所有的老师傅,学习讨论技艺的优化,有时候真怕老师傅嫌我烦。

好在我比较诚恳,老师傅们真耐心的传授我诀窍。

这才试验出了稳定规范的 100% 无添加的熬制红糖工艺,继而调研确定了第一批的不同类型的红糖产品线。

和当地农民们共同申请注册成立了木棉树土法红糖加工合作社,建设了高卫生标准的红糖生产工厂。

并拿到了所在县的第一张红糖食品生产许可证,也是黔西南 20 年来为红糖企业发的第 3 张食品生产许可 SC 证;

最最最重要的是,我们的这座工厂一期招募了 22 名当地工人,其中真的有 15 名是从外地打工回来的。

只要我们的工厂可以继续做下去,他们也就再也不用离开家乡,离开他们的孩子们。

用一颗小小的红糖,把远在千里之外的父母们带回家,让孩子们的世界,不再留守,让孩子们的童年,永远明亮。

这就是我正在做的事。

没有那么伟大,却很温暖,很甜蜜。

我梦想每个山里孩子的苦恼和快乐,都有最亲的人能分享;

我梦想每个山里孩子半夜睡醒,眼边都有母亲慈爱的脸庞;

我梦想每个山里孩子的童年,都再也不会残缺得那么多那么多!

你看,

黑的尽头,有光,

夜的尽头,会亮。

愿你的新年,比蜜甜

周建仁

扫描下方二维码(长按二维码图,跳出选项后选择 ' 识别图中二维码 '),进入 ' 开始众筹 ' 网站 ' 愿你的新年,比蜜甜 '。

进入众筹支持页面后,选择相应回报,支持周建仁,让生活比蜜甜!

希望你喜欢这个故事

也请转发让更多人看到这个故事

点击 ' 阅读原文 ', 支持周建仁!

原网页已经由 ZAKER 转码以便在移动设备上查看查看原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带你见识一下甘蔗经过老师傅的手如何变成红糖的
买一盒来自深山的古法红糖,送给自己爱的女人
宣威两个女作家又双双获奖!获奖作品写了什么?一起欣赏~~
和瑭说,一口独一无二的自然清甜
文学看台383 | 罗琼花的甘蔗林
红糖馒头这样做,蓬松柔软,清甜可口,3分钟就能学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