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萧氏世系|显祖萧何至齐皇房世系名讳(3)

齐皇房帝位传承及世系示意图

[何公之2336]

【据《南齐书》、《南史》相关章节及有关族谱综合绘制】

衔接图2

承之┬衡阳元王道度─[嗣子]衡阳王钧─子珉[赜廿子过继]、子坦[晔三子过继]

├始安贞王道生┬始安靖王凤┬始安王遥光[诛遥光后,以宝览承凤后]

                      ├曲江公遥欣[出嗣奉之孙]

                      └丰城县公遥昌

            ├⑤齐明帝鸾┬晋安王宝义—屏

                      ├⑥东昏侯宝卷─太子诵、豫章王赞

                      ├江夏王宝玄、庐陵王宝源

                      ├建安王宝夤Ba续图8

                                └权、凯

│          │         ├⑦和帝宝融─戡─瑶─明卿[徙长沙]Bb

│          │         └南平王宝攸、晋熙王宝嵩、桂阳王宝贞

            └安陆昭王缅┬湘东王宝晊、江陵公宝贤

                        ├始安王宝览[嗣始安靖王]

                        └汝南公宝宏 

└①齐太祖道成┬②武帝赜┬南郡王长懋┬③郁林王昭业字符尚

│                 ├④海陵王昭文字季尚

│                 ├巴陵王昭秀

│       │         └桂阳王昭粲

│       ├竟陵王子良┬巴陵王昭胄─同、贲

│       ├庐陵王子卿└永新侯昭颖

│       ├巴东王子响、安陆王子敬、建安王子真

│       ├晋安王子懋─昭基

│       ├衡阳王子峻

        ├隋郡王子隆—磪—浚┬文远—重晖—惟明—沨、潮、汶

                          绍远[648697]─重洋、重蕚

│       ├武昌王子明、南海王子罕、巴陵王子伦

│       ├邵陵王子贞、临贺王子岳、西阳王子文

│       └宣城王子琳、湘东王子建、南郡王子夏

├豫章王嶷┬世子子廉─豫章王元琳

│       ├南康侯子恪

│       ├泉陵侯子操─光

│       ├洮阳侯子行─元林

│       ├祁阳县侯子范─滂、确、干字思惕

│       ├宁都县侯子显─序、恺

│       ├新浦县侯子云─特字世达Bc 续图11

│       └临安令子晖、建安令子开、宜阳侯子光

├临川献王映─子晋、子游 等九子均封侯 

├长沙威王晃、武陵昭王晔

├安成恭王暠、鄱阳王锵

├桂阳王铄、广陵王鉴、衡阳王钧、江夏王锋、

└南平王锐、宜都王铿、晋熙王銶、河东王铉

注:圆圈数字为即皇帝位顺序。Bc[续图11]子云后裔系依族谱补入

24

道度:承之公长子,生东晋安帝义熙时,字规伯,南齐高帝长兄也。始,兄弟俱受学于雷次宗,父问二子学业,次宗曰:“其兄外朗,其弟内润,皆良璞也。”仕南北朝宋时为安定太守。后高帝受宋禅,追封衡阳王,谥曰“元”。嗣子:钧,胞弟道成十一子入继。

道生:承之公次子,生东晋恭帝时,字孝伯,仕南北朝宋时为奉朝请。初,弟高帝有天下,追封为安贞王,谥“贞”。后子鸾有天下,追封太上皇。妣江佑之姑,初封江妃,后封太皇太后。子三:凤、鸾、缅。

道成:承之公幼子,字绍伯,小讳斗将,公元427483年。博学能文,深沉大量,姿表英异,龙颜钟声,鳞纹遍体,肩有赤痣,状如日月。初仕南北朝宋明帝,为右军将军,迁充州刺史,再迁散骑常侍,宋“苍梧王”立公为右卫将军。讨王休范加持节事平南将军,贼平进爵殊礼,三年三月为相国,封齐公,加九锡,进爵为王。三年四月二十日宋下绍禅位于公,二十三日朝臣奉玺劝公即位,遂代宋而有天下,都于建康,国号齐(南齐),改元建元,在位四年。葬武进县泰安陵庙。称太祖高皇帝。崩后太子赜立。余事具详本传。皇后刘氏、裴氏、陆氏、贾氏。余妃甚多,不可悉数。子十九:赜、嶷、映、晃、曅、暠、锵、铄、铦、鉴,钧(区贵人生),出继胞兄道度名下为嗣。锋。镇(成都王),镕,锐、铿。鈜。銶、铉。

25

钧:道度嗣子,473494字宣礼,生父乃道成。袭嗣父爵,南齐永明四年为江州刺史,加散骑常侍,六年迁为征虏将军,八年迁骁骑将军,十年转中书令,领石头戍事,迁秘书监,南齐隆昌元年,改加侍中;海陵立,转抚军将军。寻见害,性至孝,好学善属文。吴郡张融清抗绝俗,唯雅重钧,曰:“衡阳王飘飘有凌云气,其风情素韵,弥足可怀。”延兴初为明帝所害。妃江氏。子二:子珉,入继兄赜公第二十子为嗣。子坦,入继兄曅公第三子为嗣。

凤:道生公长子,字景慈。生南北朝宋文帝元嘉时,仕南北朝宋时官至正员郎,卒于宋世,谥“靖世子”。南齐明帝建武元年,追赠侍中、始安靖王。妣马氏,赠淑妃。子:遥光、遥欣、遥昌

鸾:道生公次子,452498,字景栖,小字玄度,早孤,南齐高帝抚之,爱逾己子。南齐建元元年,高帝即位,封西昌侯。二年,归郢州刺史。南齐永明十一年,上立太孙昭业,受遗绍为尚书左仆射。昭业失德,数谏不听,朝臣劝公废立,以太后令废昭业为郁林王,迎立新安王昭文即位,公为骠骑大将军,录尚书事,进爵为王。昭文幼稚,难理朝政,又太后令废为海陵王。遂即位,改元建武,又更元永泰。立三子宝卷为太子,在位五年。葬兴安陵,庙号高宗明皇帝。皇后刘氏,系领军刘公暄之妹。余妃甚多。子十一:宝义、宝卷、宝玄。宝叉(封巴陵王,失详)宝源、宝夤、宝融、(八子失记)宝攸、宝嵩、宝贞

缅:道生公三子,字景业,封安陆昭王,生于南北朝宋孝建二年乙未,历吴郡太守,迁雍州刺史加都督。留心词讼,人人呼至案前亲自顾问,有不得理者勉谕之,百姓畏爱。南齐永明九年辛未薨,年三十七,丧还,百姓缘道泣祭,立祠子岘山祀之,谥“昭侯”。妣唐氏。子三:宝晊、宝览,出继兄凤公名下为嗣。宝宏,封汝南公。

赜:道成公长子,440493,字宣远,小字龙儿。初仕宋,为左军将军,南北朝宋顺帝升明三年为仆射。南齐建元元年父王即位,入为太子。南齐建元四年,嗣帝位。立子长懋为太子,改元永明。在位刚毅有断,政总大体,史称有齐良主,在位十一年,葬景安陵,庙号世祖武皇帝。皇后张氏。余妃不可悉数。子二十三:长懋、子良、子卿、子响、子敬,子美(阴平王),子懋、子隆、子真、子明、子罕,子修(高陵王),子伦,子贞(邵陵王)、子亮(武陵王),子岳、子文、子峻、子琳,子珉,出继弟钧公名下为嗣。子建,子嘉(安平王),子夏。(注明王者均见害,后失详。)

嶷:道成公次子,444492,字宣俨,小名阿玉,封豫章王。初仕南北朝宋时为荆州刺史。南齐武帝友爱尤深,进位大司马(丞相职),为政宽厚。谥“文献”。妃庾氏等。子二十二:子廉、子恪,子操,子行(洮阳侯,早卒,失详),子扬(襄阳侯),子范、子显,子霁(乐昌侯),子特、子云、子晖、子恺,子端(丹水县侯)、子正(黾池县侯)、子顺(雒县侯)、子春(襄阳县侯)、子令(平阳县侯)、子质(中都侯)、子扩(汾阳侯)、子充(余吾侯)、子光(宜阳侯)。(注明侯者均见害,后失详。)

映:道成公三子,457489,字宣光,南齐为使持节都督荆、湘等八州诸军事,荆州刺史,封临川王。南齐永明元年入为侍中,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善骑射,解声律,工左右书、左右射。应接宾客,风韵韶美。谥“献”。子九:子晋、子游。子直、子慧(俱被害,失详)(五、六、七、八、九子失记)

晃:道成公四子,460490,字宣明,小字白象,封长沙王。南齐永明初为南徐州刺史,罢还,私载数百人仗还都,为禁司所觉,投之江水。齐武帝将纠以法,豫章王泣救得免,后为镇军将军。薨谥曰“威侯”。妃张氏等。子二:子有。子富(博安侯,见害后失详。)

曅:道成公五子,467494,字宣照,一字宣昭,封武陵王,南齐建元中为会稽太守,南齐永明初为中书令、江州刺史、左民尚书、前将军。性轻财重义,薨赠司空,谥曰“昭侯”。妃韦氏等。子四:子全。子介(颖阳侯,见害失详)子坦,出继弟钧公名下为嗣。子俞(舞阳侯,徐州刺史,见害失详)

暠:道成公六子,468491,字宣曜,封安成王,累迁散骑将军、江州刺史,南齐武中时任中书令、秘书监、散骑常侍,领石头戍事,性清和,体多疾,薨谥曰“恭侯”。

锵:道成公七子,469495,字宣韶,初封鄱阳王,历侍中、丹阳尹、江州刺史。南齐武帝即位为领军将军。公性谦慎,好文章,有宠于武帝。领之军援,南齐室诸王所未为。公在官,理事无拥,当时称之。车驾游幸常甲仗卫,从恩宠次豫章王嶷。其年给油络车。南齐隆昌元年,迁开府仪同三司。南齐延兴元年,进司徒侍中,如故。及明帝即位,用遥光之计诛高、武子孙,遂先遇害。妃何氏等。子五:子臣(鄱阳王)、子豫(定陵侯)、子群(颖阴侯)、子勉(成安侯)、子颖(新蔡县侯)。(俱与父同日见害,失详)

铄:道成公八子,470491,字宣朗,封桂阳王。南齐武帝即位为中书令。时鄱阳王锵好文章,铄好名理,人称“鄱桂”,体清蠃,有冷疾,常枕卧。南齐武帝临视,赐床帐衾褥。性颇偏,遇其赏,兴则诗酒连日,情有所郁则兄弟不通。铄迁中军,不自安,至东府见明帝。明帝流涕而有愧色。出,谓侍读山悰曰:“吾前日观王,王流涕呜咽而鄱阳王即见害。今日见王,王又流涕而有愧色,其在吾耶。”其夜三更果兵至,见害。寿二十五。妃山氏等。子四:子开(高陵县侯)、子辟(武城县侯)、子典(万年县侯)、子则(渭城县侯)。(俱与父同夜见害,失详)

铦:道成公九子封汝南王,南齐为晋陵太守。励名节,除烦苛,明法宪,严于惩奸,郡中大安。俄而暴卒。百姓行号巷哭里,为之宣涕。妃颜氏。子一:子逸(南汝王,晋陵太守,见害,失详)

鉴:道成公十子,470491,字宣彻,封始兴王,南齐永明二年甲子为益州刺史,督益、宁二州军事。南齐永明九年辛未,寻迁左卫将军,未拜,遇疾薨,寿二十一。谥曰“简”。支下未详。

锋:道成公十二子,475494,字宣颖,小名阇黎。十岁能文,封江夏王。好琴书,赏觐,南齐武帝赐以宝装琴,仍于御前鼓之,才见欣赏。出为南徐州刺史,南齐隆昌元年拜相任侍中,领骁骑将军,寻加秘书监。及南齐明帝即位,常郁郁不乐,着《修柏赋》以见志。时鼎业渐移,公独慨然有匡复之意。尝见明帝言及“遥光才力可委”,公答曰:“遥光之于殿下,犹殿下之于高皇。”明帝失色。明帝杀诸王,锋以书诰责,明帝深惮之,不敢于第收之。俟出登车,兵人欲上车防勒,公以手击却数人,皆倒地,遂逼害薨。妃王氏等。子九:子登(杜阳县侯)、子发(茂陵县侯)、子癸(陈仓县侯)、子祭(畴陵县侯)、子鄈(武功县侯)、子発(上雒县侯)、子湀(陆浑县侯)、子葵(河北侯)、子揆(临汾县侯)(俱与父同日见害,失详录)

道成公十五子,476494,字宣毅,封南平王。南齐永明十年壬申,出为湘州刺史;昭业即位进号前将军。延兴元年甲戌遇害而薨。妃周氏等。子二:子防(曲江侯)、子闲(西阳侯)。(俱与父同日见害,失详)

铿:道成公十六子,477494,字宣俨,封宜都王。南齐永明十年壬申为左民尚书、冠军将军、南豫州刺史,虽未经庶务而雅得人心,州镇姑熟,时人盗发晋大司马桓温女塜,得金巾箱织金茂为佥器,又有金蚕银玺等物。公闻,使人修复,纤毫不取。舆论贤之。郁林即位,进号征虏将军。遇害而薨。妃江氏等。子四:子雅(钟武侯)、子幽(南郑侯)、子俭(房陵侯)、子让(沔阳侯)、(俱与父同日见害,失详)

銶:道成公十八子478494,字宣攸,封晋熙王,南齐永明十一年癸酉授骁骑将军。南齐隆昌元年甲戌,为冠军将军;南齐延兴元年甲戌进号征虏将军,是年见害。寿十六。

铉:道成公十九子,480498,字宣胤,封河东王。南齐隆昌元年甲戌为徐州刺史、中书令,南齐建武元年甲戌转为散骑常侍、镇军将军,迁侍中、卫将军,寻免官。永泰元年戊寅见害,二子在孩抱,亦见害。妃夏氏等。子二:子易(浈阳侯)、子庄(沅陵侯)(俱与父同日见害,失详)

26

子珉:钧公嗣子,485498,字云玙,原为赜公二十子,南齐明帝即位,以子珉仍本国,继道度公为孙。南齐永明七年封义安王,后改封永阳王,永泰元年戊寅被明帝害,年十四。

子坦:钧公嗣子,封河内侯,原为曅公三子,南齐明帝即位,以子坦继道度公为孙。与父同日遇害。

遥光:凤公长子,468499,字符晖,袭父爵,封始安王。初为员外郎,隆昌元年除骁骑将军、冠军将军,南东海太守。南齐建武元年,明帝即位,以为持节、都督扬南徐二州诸军事,二年加骁骑常侍。上欲树置亲党,拜为南郡太守,而不之官,寻迁杨州刺史。南齐永泰初为大将军。明帝有天下皆遥光赞成之,凡大主诛赏无不预谋。明帝崩,遗诏为侍中、中书令。南齐东昏永元元年己卯,众臣欲谋废立,遥光自以年长意欲自取,起兵东城,寻败诛。妣徐氏。子二:敦、教(均因父起兵谋立见害,失详)

遥欣:凤公次子,字重晖,出嗣奉之孙。见前图之世纪。

遥昌:凤公三子,字季晖,南齐建武初进号冠军将军、豫州刺史,封丰城县公。南齐永泰元年卒,明帝爱遥昌兄弟如子,甚痛惜之。谥曰“宪公”。

宝览:凤公嗣子。封江陵公,本为缅公次子,南齐永元元年,遥光谋废立被诛,东昏以宝览为始安王,南齐永元二年,为持节、督湘州、辅国将军、湘州刺史。

宝义:鸾公长子,本名明基,字智勇,殷贵嫔生。建武元年为持节前将军、扬州刺史,封晋安王。二年出为使持节。东昏即位进征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和帝时为侍中、司空。幼有废疾,不能言,故得独全。梁王定京邑,南齐宣德太后令宝义为太尉、领司徒,天监元年梁高祖封其为谢沐公,寻封巴陵郡王,以之奉齐祀。梁天监八年己丑秋七月癸巳薨,谥曰“隐”。妃黄氏。子四:屏,巴陵嗣王。梁普通三年三月乙卯,薨。帝,封广济侯。亹,封蒲城侯。亮,封太湖侯。

宝卷:鸾公次子,483500,初名明贤,字智藏,敬皇后生。南齐建武元年父明帝即位,冬十月立为太子。南齐永泰元年父崩嗣位,改元永元,在位二年,被宣德太后废为涪陵王,改立弟宝融。崩追谥“东昏”。皇后褚氏,贵妃黄氏、潘氏、吴氏。子:诵(黄氏出),立为太子,东昏废,并为庶人。章,封清河王(俱未详失详)女一:潘妃出,百日而亡。

宝玄:鸾公三子,字智深,南齐封江夏王。南齐永元元年进车骑将军,使持节都督南徐、兖州军事,江佑欲立为君,被舅刘暄所忌,乃不得立。南齐永元二年,将军崔慧景奉以为主,起兵逼建康,兵败薨。妃尚书令徐孝嗣女。子二:占,封临川侯。卜,封汝阳侯。(俱无考不复提)

宝源:鸾公五子,字智泉,一字智渊,封庐陵王,迁右将军,领石头戌事,徙会稽太守,南齐永元初进号安东将军。南齐和帝即位,以为侍中、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未拜,南齐中兴二年壬午三月薨。

宝夤:鸾公六子,一名宝寅,字智亮,一字智敬,486530,南齐建武元年封建安郡王,二年为北中郎将,三年为江州刺史;南齐东昏即位,为使持节、征虏将军,寻进号前将军;南齐永元二年征为抚军,三年为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是年秋七月,雍州刺史张欣秦欲谋立为君,不克而殁。南齐和帝立,以宝夤为使持节、都督南徐、兖二州刺史,宣德太后临朝,封鄱阳王。梁天监元年入北魏,为北魏正光朝宰相,北魏封为齐王,后改封梁郡公,并尚北魏南阳长公主;冬十月命与元英围梁钟离城,后为行台,是月以尚书令居关中,朝廷疑其反,乃命郦道元为关右使,宝夤将杀之,自称齐帝,建元“隆绪”,梁大通二年为魏击败,逃奔丑奴,崩于梁中大通二年(魏永安三年)庚戌四月。妃江氏、北魏南阳长公主等。子五:烈,(南阳长公主生),尚北魏孝明帝之妹建德公主,拜附马都尉,与父同被诛。失详。权,与弟凯射戏,凯矢激中之而死。失详。陵,陵封为曲阳侯,妣童氏,生子崔、巍。崔妣马氏生子厦。陉封为松滋侯,妣沈氏生子嘏。子孙有居河南和江西庐陵、泰和、信丰、宁都、于都者,俱失详。凯,魏司徒左长史。妣长孙稚(字承业)之女,失详。

宝融:鸾公八子,字智昭,488502.5初封随郡王,后改封南康王,出为荆州刺史。南齐永元二年,因东昏之乱,长史萧颖胄奉以举兵,即位江陵,改元中兴,在位一年,禅位于梁,追尊为南齐“和帝”,葬恭安陵。《南齐书》有纪。皇后王氏。子:戡。

宝攸:鸾公九子,又名宝修,字智宣,南齐建武二年封南平郡王,累迁镇虏将军,领石头戌事、丹阳尹。陈显达事平,出为江州刺史,南齐中兴二年壬午谋反,被宣德太后赐死。

宝嵩:鸾公十子,字智靖,封晋熙王。南齐永元二年庚辰为冠军将军,南齐中兴元年辛巳和帝以为中书令,二年壬午谋反被诛。

宝贞:鸾公十一子,封桂阳王。南齐永元二年为中护军将、北中郎将,领石头戌事。南齐中兴二年,谋反诛。

宝晊:缅公长子,嗣父爵,仕南齐为持节、督湘州军事、辅国将军、湘州刺史,进号冠军将军,南齐永元元年改封湘东王,进号征虏将军,改封湘东王,二年为左卫将军,兄弟一门皆尚吏事;粗好文章,东昏废,宝晊望物情归己,坐待法驾,宣德太后临朝,以宝晊为太常,不自安,谋反,兄弟皆伏诛。

长懋赜公长子,457493,字云乔,南齐永明元年,父武帝即位,夏六月立为太子,癸酉春正月薨,武帝乃立其子昭业为太孙。公善文,待下多惠,谥曰“文惠太子”。昭业立,追尊为文帝,庙号世宗。妃王氏(郁林即位尊为宣德皇太后)、沈氏,幸姬、霍氏。子四:昭业、昭文、昭秀、昭粲

子良:赜公次子,460494,字云英,封竟陵王,性仁厚敦义,爱古不乐世务,唯好文学贤,曾开西邸以招文学,时梁武帝、沈约、谢眺、王融、萧琛、范云、任昉、陆垂等并游其门,号为“八友”。而王融文学甚美,尤亲厚之。及南齐武帝崩,王融欲矫诏立之,未成,太孙昭业立,以公为太傅,累官南兖州刺史、杨州刺史、侍中、司徒、尚书令、中书监等职。隆昌元年甲戌,见明帝势强,夏五月竟以忧薨。史称贤王。谥“文宣”。妃袁氏,抚养昭业,慈爱甚着。着有《南齐竟陵王集》。子二:昭胄、昭颖。

子卿:赜公三子,468486,字云长,封庐陵王,南齐永明中迁南豫州刺史。昭业即位,为侍中,骠骑将军,南齐隆昌元年甲戌转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置兵佐,代鄱阳王萧锵为司徒,领兵置佐。寻见害,年二十七。

子响:赜公四子,字云音,曾出继嶷公名下为嗣,后归本父名下。生于南北朝宋明帝泰始四年戊申,殁于南齐永明七年己巳,封巴东王。少好武,欲与蛮人交易器仗,被诬造反,于射堂将其缢死,年二十二,并削爵土为“蛸”氏,贬为鱼复侯。

子敬:赜公五子,字云端,封安陵王,南齐永明二年出为持节、南兖州刺史;五年迁荆州刺史;七年征侍中、护军将军;十一年进车骑将军;南齐隆昌元年,迁征北大将军;南齐延兴元年甲戌加侍中,南齐明帝除诸王时,遣中护军王玄邈杀之,年二十三。

子懋:赜公七子,字云昌,生于南北朝宋明帝泰豫元年壬子,卒于南齐延兴元年甲戌,封晋安王,廉让好学,为赜公诸子中最为清恬者。南齐隆昌初为都督江州刺史,南齐延兴元年甲戌七月,加侍中。闻鄱阳、隋郡二王见害,起兵赴难,兵败遇害,年二十三。着有《文集》四卷传于世。子:昭基。

子隆:赜公八子,字云兴,生于南北朝宋后废帝元徽二年甲寅,有文才,初封松江公。南齐永明三年为辅国将军,南琅邪、彭城二郡太守,后封隋郡王,累迁中军大将军。南齐武帝诸子中最以才貌见称。父以子隆能文谓其岳王俭曰:“我家东阿也。”有《文集》行世,体过充壮,常合芦茹丸以服自销损,无益。南齐建武元年甲戌与鄱阳王同夜见害,年二十一岁。妣尚书令王俭女为妃。子二:昭轩,封秣陵侯,未详后失详。昭世,封建成侯。未详后失详。

子真:赜公九子,字云仙,封建安王。生于南北朝宋元徽四年丙辰,累迁豫州、郢州刺史,南齐昭业立,封安西将军,南齐延兴元年为镇军将军、领兵置佐,是年见害,年十九。妃徐氏。

子明:赜公十子,字云光,生于南齐建元元年己未,封武昌王,累进左将军,为会稽太守。风姿明净,士女叹羡。南齐建武元年甲戌为抚军将军,二年乙亥,明帝诛萧谌,诬子明及弟子罕、子贞与谌同谋,见害,年十七。

子罕:赜公十一子,字云华,封南海王,南齐永明六年戊辰为北中郎将军、南琅邪、彭城一郡太守,十年壬申为持节、征虏将军、南兖州刺史,南齐郁林即位,进号后将军;南齐隆昌元年甲戌,迁散骑常侍、右卫将军,南齐建武二年乙亥见害,年十七。

子伦:赜公十三子,字云宗,封巴陵王,南齐永明中出为北中郎将、南琅邪、彭城二郡太守。南齐延兴元年甲戌,郁遣中书舍人茹法亮杀子伦,子伦凛然,饮鸩酒而死,年十六。

子贞:赜公十四子,字云松,封邵陵王,南 齐永明十年为东中郎将、吴郡太守,南齐郁林即位,进号征虏将军,还为后将军;南齐建武二年乙亥见害,年十五。

子岳:赜公十六子,字云峤,封临贺王。南 齐明帝诛武帝诸子,惟子岳及弟六人在后,时呼为“七王”,朔望入朝,辄叹曰:“我诸儿皆不长,高武子孙日长大。” 南齐永泰元年戊寅,明帝疾甚,绝而复苏,于是诛子岳等。时年十四。

子文赜公十七子,字云儒,南齐永明七年封蜀郡王,南齐建武中改封西阳王,南齐永泰元年戊寅见害,年十四。

子峻:赜公十八子,字云嵩,南齐永明七年封广汉郡王,南齐建武中改封衡阳王,南齐永泰元年戊寅见害,年十四。

子琳:赜公十九子,字云璋,母荀氏,盛宠,南齐永明七年封宣城王,后改封南康王。南齐永泰元年戊寅见害,年十四。侍读江沁哭之泪尽,继之以血,亲视殡葬毕乃去。

子建:赜公二十一子,字云立,封湘东王,母谢氏,无宠,南齐武帝度为尼。明帝即位,使还母。南齐永泰元年见害,年十三。

子夏:赜公二十三子,字云广,封南郡王,南齐武帝宠其过诸子,初,武帝梦金翅鸟下殿庭,捕食小龙无数,乃飞上天。南齐永泰元年戊寅见害,年七岁。

子廉:嶷公长子,字景蔼,封永新侯,初,子响为嶷公嗣子,归本后,子廉为世子,善抚诸弟,历淮陵太守、太子中舍人、前军将军。南齐永明十一年癸酉卒,谥“哀”。子一:元琳,齐嗣父爵,梁武帝受禅,封新淦侯。后失详。

子恪:嶷公次子,字景冲,初封南康侯。生于南北朝宋顺帝升明二年戊午,年十二和从兄竟陵王子良《高松赋》。南齐永明中封南康县侯。明帝时,为吴郡太守,迁为太子中庶子。梁天监元年,降爵为子,位司徒左长史,与弟子范等曾因事入谢。梁武帝谓之曰:“齐、梁虽曰革代义异,往时朕与卿兄弟宗属未远,情同一家,岂可遽如路人?且建武屠灭卿门,朕起义兵非维自雪门耻,亦是为卿兄弟报仇。望卿兄弟尽节,报我曹志。亲是魏武帝孙入事晋武,为晋忠臣,此即卿事例况。卿犹是宗室,情义异他,朕方坦然相期。卿无复怀自外之意。”梁大通二年,出为宁远将军、吴郡太守。梁大通三年卒,寿五十二,赠侍中,谥曰“恭子”。高帝子孙皆被明帝所害,独公兄弟十六人皆仕梁,清显竟以寿终。妃士氏。子七:昭瑳、昭融、昭朗、昭格,昭达(失详),昭穆、昭觉

子操:嶷公三子,封泉陵侯,南齐建武中解褐为吴郡太守,南齐永元中为黄门郎,梁义师围城,子操与弟宜阳侯子光同卒于尚书都座。子:光。

子行:嶷公四子,封洮阳侯。早卒。子:元琳,承嗣洮阳侯。

子范:嶷公六子,字景则,生于南齐永明四年丙寅,卒于梁太清三年己巳,寿六十四,封祁阳县侯,梁天监初降爵为子,迁司徒主簿,有孝性,居丧以毁闻,后迁大司马、南平王从事中郎,梁简文帝召为光禄大夫,梁大宝元年庚午卒,寿六十四,谥“文”,着有《前后文集》三十卷。夫人张氏。明帝诛高、武子孙时,子范、子显得以逃脱,传闻二公子孙有改氏简、符者。子三:滂,中军宣城王记室、尚书殿中郎,早卒。后失详。干字思惕。确,司徒右长史,赴江陵,因没关西。后失详。

子显:嶷公七子,字景阳,生于南齐武帝永明七年己巳,好学工文,七岁封宁都县侯。梁天监初,迁邵陵王。梁武帝爱其才,迁吏部尚书,加侍中,出为吴兴太守。殁于梁大同三年丁巳,寿四十九,谥“骄”。着有《南齐书》六十卷、《普通北伐记》,并曾考证各家《后汉书》异同,着成《后汉书》一百卷等,皆佚失。妣郭氏。子五:昭谊(失详),昭诣,昭诗(失详),昭序、昭恺

子云:嶷公十一子,字景乔,生于南齐永明四年丁卯,南齐建武四年封新浦县侯。梁天监初降爵为子,迁秘书郎、中书舍人、丹阳郡丞。梁大通三年复迁临川内史、散骑常侍。历侍中、国子祭酒,出为东阳太守。性沉静不乐仕,进风神闲旷,任性不群。避侯景乱,携家八十二口隐玉笥山清虚宫,后徙郁木洞天学草书于寒藤宅。尝飞白大书“萧”字于庭内,李约得之结一亭,作一匾,为“萧斋”二字。后黄山谷有上萧峡诗。着有《晋书》一百一十卷、《东宫新记》二十卷等。生于南齐永明五年丁卯,殁于梁太清三年己巳。寿六十三。妣骆氏。子二:昭兢(又名持,为宜阳尹,妣杜氏,失详)。昭毓(又名特)

子晖: 嶷公十二子,字景光,性恬静,少涉书史,有文才,历员外散骑侍郎、南中郎记室、临安令,迁安西武陵王谘议,转仪同从事、中骑长史,着有《文集》十一卷。

子恺:嶷公十三子,有才学,时论以方其父。梁太清元年丁卯迁御史中丞,侯景乱,迁侍中,寻卒。

子晋:映公长子,南齐永元元年己卯为侍中,迁左民尚书,历东阳、吴兴二郡太守。梁为辅国将军、高平太守。谋反诛。

子游:映公次子,州陵侯,历琅邪、晋陵二郡太守、黄门侍郎,好音乐,解丝竹杂艺。梁初坐闺门淫秽杀人,为有司所奏,诸议禁锢。兄子晋谋反,兄弟并伏诛。

子有:晃公长子。嗣封长沙王,妃徐氏。子一:昭世,未详后失详。

子全:曅公长子,一名悫,封聊城王。妣徐氏。子一:昭前,为昆山尹,妣唐氏。见害后失详。

27

诵:宝卷公长子,立为太子,因父失德,不得嗣位。妃刘氏。子一:春,封河涧侯。支下无考不录。

赞:宝卷子,封豫章王。

意:宝融公之子,又名戡,立为太子,父崩,梁封为建康王。妃窦氏。子:瑶。

昭业:长懋公长子,字符尚,小字法身,少美容止,好隶书,南齐武帝特所钟爱。父有目疾,及薨,居丧哀容号毁。南齐武帝谓其“必能负荷大业”,立为太孙。南齐武帝崩,遂嗣位,改元“隆昌”,政事悉委西昌侯鸾公。帝多失德,鸾公屡谏不听,欲谋诛鸾。鸾虑变,乃以太后令废为郁林王。生南北朝宋明帝元微元年癸丑,薨南齐隆昌元年甲戌秋七月,年二十二岁。

昭文:长懋公次子,字季尚,初封新安王,南齐隆昌元年七月,赖西昌王鸾公迎立为帝,改元“延兴”,朝政悉委于鸾,起居皆咨鸾而后行。在位六月,被鸾废为海陵王,寻崩。生南齐建元二年庚申,崩南齐延兴元年甲戌十月,年十五。皇后王氏。子:织,封昌平王,立为太子。南齐明帝即位时被害。

昭秀:长懋公三子,字怀尚,生于南齐永明元年癸亥,南齐永明中封曲江公,南齐永明十年壬申为宁朔将军,郁林即位,封临海郡王,南齐隆昌元年甲戌为使持节,南齐延兴元年征为车骑将军、卫京师。南齐建武二年乙亥改封封巴陵王。南齐永泰元年戊寅为明帝害,年十六岁。

昭粲:长懋公四子,生于南齐永明九年辛未,南齐郁林立,封永嘉郡王;南齐延兴元年为荆州刺史,南齐建武二年乙亥明帝改封为桂阳王,为中书令。南齐永泰元年见害,年八岁。

昭胄:子良公长子,字景胤,封巴陵王,出为充州刺史。陈显达起事,昭胄征往时之惧,逃奔江西,为道人。崔景慧举兵,出投之,兵败,首出投台军。后谋反,事泄,伏诛。妃黄氏。子二:同,梁受禅,封为监利侯,后失详。贲,字文奂,为湘东王法曹参军,后失详。

昭颖良公次子,封永新侯。妃周氏。子:绵,妣陈氏。齐明帝即位同伯父见害。

瑳:子恪公长子,与父齐名,梁太清中官至吏部郎,避乱东阳,后为盗所害。支下后失详。

昭融:子恪公次子,嗣封南康侯,为丹阳尹。妣沈氏。子二:器、用。器公为宜成令,迁侍中大夫,妣陈氏,生子博。用公为当阳令,妣谈氏,生子二:乐、成。以下无考。

昭朗:子恪公三子,封西陵侯,为江夏刺史。妣董氏。子:御,为春陵令。妣邓氏,生子新,后失详。

昭格:子恪公四子,为召陵令。妣徐氏。子:宜,为西平尉,支下未详后失详。

昭穆:子恪公六子,为新息令,迁殿中御史,有治声。妣马氏。子三:慷、慨、恺。慷公妣金氏生子二:安、宇。慨公妣傅氏。恺公妣丁氏生子贺。支下无考后失详。

昭觉:子恪公幼子,为海监令。妣孟氏。子二:慎、愔。

干:子范公三子,名昭理,字思惕,善隶书,得叔父子云之法,仕梁为宣城王谘议参军,陈武帝永定元年除给事黄门侍郎。陈文帝天嘉二年,建安太守留异反,闽中守宰并受其迫胁,公独不屈。陈文帝甚嘉之,授五兵尚书。陈光大二年卒,谥曰“静子”。妣杨氏。子二:陶、阳。

昭诣:子显公次子,为长平令,迁黄门郎。妣史氏。子一:寻。寻生子户、卢。以下未详不录。

序:子显公四子,梁太清二年戊辰为太子家令、中庶子,并掌管记,及侯景乱,卒于城内。

恺:子显公五子,生于梁天监四年乙酉,初为国子生,起家秘书郎,迁太子中舍人、王府主簿、太子洗马,才学并父,太清二年,迁御史中丞,侯景乱,城陷,卒,寿四十四。

昭毓:子云公次子,名特,字世达,善草隶,梁为著作佐郎、太子舍人、宣惠主簿、中军记室,迁海监令。年二十五卒。妣毛氏。子:琮。

未完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列传第二十六宗室
梁史记载 曹景宗
魏晋南北朝墓志(释文)汇编
《南北朝系列》梁魏并立之一:萧宝寅北逃与梁武帝受禅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氏族典 第一百八十六卷
梁纪一 高祖武皇帝天监元年(壬午、50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