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惊人的“瓦伦达效应”:过于“认真”你就输了

原创 东西湖区妇联 临空港妇女之家

“瓦伦达效应”是心理学上的一个著名论断,指的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患得患失的一种失衡心态所带来的一系列反应。

它源自于一个真实的事件:瓦伦达是美国著名的钢索表演艺术家,他以精彩而稳健的高超演技而闻名,从业期间,从没有出过事故。1978年,他所在的表演团体派他到波多黎各为一些知名人士表演,并反复告诉他这次的表演有多么重要。瓦伦达非常在意这次表演,从演出的前几天开始就每天对每个动作、每个细节进行反复的琢磨。

等到演出的那一天,为了让表演获得最佳效果,他没有用保险绳,因为以往多年的经验告诉他,这次是不会出错的。可是,意外却发生了,当他走到钢索中间,只做了两个难度不大的动作之后,就从10米的高空摔了下来,当场死亡。

从没有出过错的他,这次怎么会出现如此致命的失误呢?他的妻子事后回忆说,“我就知道这次一定会出事,因为他在出场前不断地说,这次演出太重要了,我不可以失败!”此前每次成功的表演,他就只是想着走好钢丝这事的本身,而不去管这件事可能带来的一切。

瓦伦达太想成功,没有专注于事情本身,太患得患失了。如果他不去想这么多走钢索之外的事情,以他的经验和技能是不会出事的。此后,心理学家把这种为了达到一个目的总是患得患失的心态命名为“瓦伦达心态”。

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证实,人脑中的某一个图像,会像实际发生的事件一样刺激人的神经系统。比如:我们想一件很开心的事时,会出现开心的图像,神经系统的反应仿佛像经历了一件开心的事一样,会出现很欢快、很兴奋的状态;而当我们反复告诉自己“不要紧张”时,神经系统就会对“紧张”做出反应,出现紧张的图像,于是说话时可能真的结结巴巴、语无伦次了。

也就是说,当一个人反复告诉自己不要紧张时,实际上就是在暗示自己会紧张,结果真实情况下整个人就会真的变得非常紧张,而当一个人觉得自己可以胜任,脑海里出现自己应付自如、轻松自在的场景,现实中的自己也会呈现相应的状态。

在生活中,“瓦伦达效应”随时都在影响着我们。那我们应该怎样发挥“瓦伦达效应”的正向影响而避免负向的影响呢?

首先,我们要对自己当下的情绪有所觉察——知道、明了“我此时很紧张,因为我很在意这次比赛……”的感觉。接纳自己当下的情绪,并允许它的存在。

其次,告诉自己紧张是因为感到兴奋,我的技术一直非常的熟练。我们可以调出自己以前演出成功时的场景和画面,想象自己当时专心致志、全神贯注的状态,以及观众的掌声带来的成就感,暗示自己:你真的很厉害,能轻松地成功,接着带着这种感受,再次去复制这个过程。

不知道了解了“瓦伦达效应”之后,对您有什么启发呢?为什么家长不断地催逼孩子学习,孩子却越来越厌恶?因为催逼的语气和话语都在暗示孩子自己不能胜任学习,这会让孩子行动变得更困难;而此时,如果家长能多跟孩子强调“你能自己搞定很多事情”“你一定会有所收获,一定会成功”,反反复复,这个念头就会被不断放大,像滚雪球一样,孩子就会对自己越来越有信心,并且能专注在此时此刻的目标上。

作者系武汉雅心 陈茗

原标题:《惊人的“瓦伦达效应”:过于“认真”你就输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瓦伦达效应:为什么重要的事总是做不好?
瓦伦达效应
“瓦伦达心态”的教育意义
这正是阻碍你成功的原因——瓦伦达心态
瓦伦达效应:纵使技术再熟练,也会因为心理负担失败!
避免“瓦伦达效应”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