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龙虾遭遇“白色恐怖”也会病蔫蔫,死亡率高达50%,以下几点是你需要注意的

  • 文/水产前沿 李钒

近年来,随着消费端的崛起,小龙虾的养殖已经达到井喷的程度,然而当年被认为粗生粗养的小龙虾,随着养殖密度、养殖强度的增加,病害问题也开始突现出来,坚强的小龙虾也难免流下伤心泪,比如小龙虾常见的疾病——白斑综合症,常使这个网红脸“红上加霜”。

1、小龙虾感染白斑综合症病毒有什么症状?

小龙虾感染白斑综合症病毒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活力低下,反应迟钝,附肢无力,经常分布于池塘边,无力上草。同时,病虾摄食量减少,少量虾有黑鳃现象。头胸甲易剥离,壳内有积水,但在头胸甲上很难观察到“白斑”症状(这点和对虾是不太一样的)。感染后3-10天死亡率达40%~50%以上。

从颜色来看,患病的虾体色较健康虾灰暗,部分头胸甲处有黄白色斑点;解剖可见空肠空胃,部分尾部肌肉发红或者呈现白浊样,且有卷尾现象。在受影响的小龙虾中没有视觉上明显的疾病迹象,所以你要完全确诊就要通过PCR检测了。

感染白斑综合症的虾

2、白斑综合症是什么时候发现的?

白斑综合症病毒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首次在对虾养殖中发现,一度给对虾养殖业造成巨大损失,直到今天依然是对虾养殖中需要重点防范的主要病害之一。据相关报道,1995年,美国得克萨斯州首次报道了小龙虾也会感染白斑综合症病毒。

3、什么是白斑综合症病毒?

白斑综合症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属线形病毒科(Nimaviridae)白斑病毒属(Whispovirus),是一种环状双链DNA病毒,能感染对虾、螯虾等各种虾类。该病毒宿主范围广,传染力强,致死率高,是养殖虾类的主要病原它主要对虾体的造血组织、结缔组织、前后肠的上皮、血细胞、鳃等系统进行感染破坏。

据相关报道,白斑病病毒在纯水中1小时能保持感染性,但在3mol/LNaCI的高盐溶液中1小时失去感染力;在30℃中4小时感染活性丧失,在70-90℃10分钟均失去感染力;当环境PH值为5以下或12石以上时,病原在1小时后丧失感染活性。

  病虾鳃部发黄发黑

4、小龙虾白斑综合症的流行季节?

每年4月底至6月为流行高峰,据观察,现在的发病时间逐渐提前,特别是在天气突变后在精养池塘容易爆发。

5、流行温度是多少?

小龙虾白斑综合症发病温度为20℃—28℃。

6、白斑综合症病毒有哪些宿主?

白斑综合症不是小龙虾的专利,也不是对虾的专利,鱼类、虾类(包括海水虾和淡水虾)、蟹类(包括海水蟹和淡水蟹)、桡足类、端足类、沙蚕、卤虫等都可以是小龙虾白斑病毒传播的重要媒介。有实验指出,已证明白斑综合症病毒对河蟹也有较强的致病力,同时在发病池塘的青虾样品中也检测到白斑综合症病毒。

  感染白斑综合症的虾

7、传播白斑综合症病毒的方式有哪些?

  • (1)受感染的小龙虾从一个池塘迁移到另一个池塘;

  • (2)将受污染的用具(捞网等)用于健康池塘;

  • (3)通过携带病毒的种苗传播;

  • (4)小龙虾摄食了受感染的病虾;

  • (5)携带病毒的动物如河蟹、对虾进入池塘。

8、如何诊断小龙虾感染了白斑综合症?

首先从发病的症状进行初步断,如需要确症需要经过PCR检测,切勿盲目用药。

9、什么有效的预防方法?

  • (1)放养健康、优质的种苗种苗是小龙虾养殖的物质基础,是发展其健康养殖的关键环节,选择健康、优质的种苗可以从源头上切断白斑病毒的传播链,因此,有条件的建议引种时最好对苗种进行白斑病毒检测,确保投放的苗种不携带白斑病毒。

  • (2)保持养殖环境稳定。也就是要种好草,调好水。水草是小龙虾的天然饵料,又是小龙虾栖息蜕壳的场所,且对保持水温、遮蔽光照、改善水环境有重要作用。一般种植小龙虾喜食的伊乐藻、苦草、轮叶黑藻等。此外定期泼洒生石灰,改善水质和底质。定期泼洒光合细菌、芽孢杆菌、EM菌等微生态制剂,调节池塘微生态环境。及时施好有机肥,降低池水的透明度,防止丝状藻类的发生。

  • (3)提高虾体的免疫力。定期在饲料中添加免疫促进剂进行预防,如β-葡聚糖、壳聚糖、多种维生素等,每15天可以连续投喂4-6天,可提高小龙虾的抗病力。平时也可拌喂一些大蒜素或大蒜汁进行预防。选择优质的配合饲料,而不是贪小便宜而使用了劣质饲料。特别是开春后小龙虾开始摄食事,选用高档饲料提高体质,但是切勿开始就过量投喂。

  • (4)控制放养密度,减少密度胁迫和捕捞干扰造成的应激。建议池塘养殖小龙虾投放苗30—40千克/亩为宜,稻田综合种养投放苗种20—30千克/亩为宜,养殖产量控制在150—200千克/亩为宜。养殖过程中,及时捕捞成虾上市,降低养殖密度,在捕捞过程中,尽量小心操作减少人为干扰,避免引起小龙虾产生应激反应。

  • (5)彻底清塘。有报道指出,爆发过白斑综合症的池塘,再次爆发的可能性较大,所以养殖户在放苗前一定要用石灰或者漂白粉彻底消毒塘底。如果爆发过白斑综合症,最好进行休养,对池塘进行暴晒。

  • (6)防止水温剧烈变化。根据季节不同,适当调整养殖池塘水深,防止春末夏初水温剧烈变化而引起小龙虾产生温度应激,导致病害发生。建议开春后开始投喂时的水位以0.5—0.8米为宜,5—6月维持水位0.8—1.0米,7—8月高温期适当提升水位至1.2米左右为宜。

  • (7)发病后及时将病虾隔离,控制病害进一步扩散。

  • (8)池塘所有工具专塘专用,管理人员专塘负责,减少交叉传播风险。每个池塘或稻田应有独立的进出水口,严禁串联进排水,同一水系不提倡大面积成片养殖。

  • (9)可采用鱼虾混养模式。建议采用杂食性鱼类如鲤、鲫等混养,一方面可以调节水质,一方面可以捕食病虾,减少传播风险。

  • (10)做好无害化处理。对患病池水体和接触疫病水体的工具、器皿、人员做好消毒杀菌工作,切断病原传播途径。及时捞出病死小龙虾,采用焚毁、掩埋、高温等方法,进行无害化处理。

10、有什么有效的治疗方案?

因为这种疾病是由病毒引起的,所以没有抗病毒治疗可以在池塘或稻田环境中有效,因此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途径。但是可以通过一些方法预防减少损失。

  • (1)消毒。采用含碘制剂全池泼洒,一般选择聚维酮碘、季铵盐络合碘等,使用剂量为每立方米水体0.3—0.5毫升,用池水稀释后全池泼洒,连续2—3次,隔天一次。切勿过量用药,避免应激造成二次死亡。

  • (2)内服天然植物抗病毒中药。据相关报道,将天然植物药物如大黄、板蓝根、黄芪、大青叶等超微粉碎、混匀,拌饲料投喂或与饲料同时加工制成药饵投喂,可有效预防病毒病的发生。一般用量为每千克虾体重拌喂0.8—1.0克中药,连续投喂4—5天。切勿乱用,滥用抗生素,抗生素对病毒病是无效的。

转载声明
本文为“水产前沿”独家稿件,版权合作,敬请联系wx@fishfirst.cn。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龙虾和对虾白斑综合症如何防治?
死灰复燃!EHP、WSSV或将再次肆虐,养殖户该提高警惕了!
小龙虾白斑综合症日益多发,该怎么办呢?
连续阴天暴雨天气,小龙虾养殖谨防“白色恐怖袭击”!
如何处理红体白斑?
何建国:高效生态养虾成功率高 EMS发生率极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