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淡水鱼细菌性疾病两个高发阶段


鱼类细菌性疾病一年中有两个高发阶段,即春季、秋季。就是老百姓常说的“蚕豆开花到大麦黄”和“白露心”。

一、主要原因:
1、春季水温上升有害菌大量繁殖滋生,刚越冬过来的鱼类体质较弱易被感染,尤其是越冬病;水温上升后鱼类寄生虫开始活跃并危害鱼类,直接引起烂鳃病或引起继发性烂鳃病和赤皮病;另外春季为了便于快速提升水温,一般池塘水位较低,相对增加了养殖密度,易引起疾病传染。

2、到了秋季,鱼类的排泄物、残剩饵料便等有机质的不断积累,导致水质变坏,加之白露前后昼夜温差大,水温变化较大,容易诱发各种疾病。

二、应对措施:
1、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提前介入,无病先防,主动积极诊治。

2、保持水质清新,经常换水或注入新水,适当使用生物制剂改水。

3、注重增强鱼体自身的体质,保证投喂新鲜、营养全面的适口优质饲料,并根据水温变化及时调整投饵率。

4、药物防治,定期施药,根据自身养殖塘口往年鱼病流行情况,结合周边地区今年鱼病流行趋势,有针对性的全池泼洒药物或投喂药饵。

5、坚持早晚巡塘,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预防浮头和泛塘;做到及时发现,准确诊断,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进行治疗。

6、投喂饵料时应注意观察,发现鱼类摄食异常或有离群游动、靠边活动的现象,要将鱼捞出,仔细进行相关检查;发现有零星死鱼的现象要引起足够重视。

7、对症下药,合理用药。用药的时间应选择在睛朗的天气进行,以上午8点到11点之前较好,上风处多用一点,下风处少用一点,并注意观察鱼的活动情况。内服药投喂后还要进行跟踪观察,注意鱼类是否有异常反应等情况。

(文章来源:水产养门户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九月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又到高发季,保证鱼体健康,安全度过病害高发期
鱼类发病的四个主要时段---两个发病高峰期、两个鱼病易发阶段:大麦黄、白露、夏至、立秋
冷水鱼健康养殖技术
凶险!易死鱼、翻塘的“白露劫”还遇上台风、暴雨、高温,怎么办?一文教你“保鱼命”!| 今日白露
2018年10月份全国水产养殖病害预测预报
加工、餐饮渠道大暴发!2025年叉尾鮰养殖量将超过90万吨,这些病害正潜伏危害产业| 陈昌福专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