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朝初期防倭备边述略

明朝初期防倭备边述略
 

王永波

元顺帝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活捉了割据浙北、江淮的张士诚,打败了割据浙东的方国珍,迫使方国珍投降。第二年(1368年),朱元璋即皇帝位,建立明朝政权,建元洪武。张士诚和方国珍的残部败逃到沿海各岛屿,与倭人相勾结,为寇沿海各州县。据史书记载,洪武元年,倭人入寇山东滨海地区;二年(1369年),倭人复寇山东,转而寇掠浙江的温、台、明州,以至福建沿海;四年(1371年),倭寇山东的胶州和浙江的温州;五年(1372年),倭寇海盐、澉浦和福建沿海地;六年(1373年),倭寇莱州和登州;七年(1374年),倭寇胶州。倭人连年频繁地寇掠海疆,成为明朝初期的一大边患。因此,防倭备边是明朝初期的当务之急。

日本,古称倭奴国,唐高宗咸享年间(670-674年)改称日本,但中国仍习惯称日本人为倭人。宋以前各朝代日本皆与中国通好,朝贡不绝。宋末,蒙古人入主中原,建立元朝。日本认为蒙古和他们一样同属夷人,不肯臣服元朝。元世祖几次派遣赵良弼前往招抚皆无结果。又派忻都和范文虎率水军10万征讨日本,至五龙山遭遇暴风,舟倾船翻,全军葬于大海。有元以来,日本基本未与中国交通。

明朝建立,洪武二年三月,太祖遣行人扬载等诏谕日本,日本国王良怀不听命,并且入寇山东,转掠浙江、福建沿海地区。洪武三年(1370年)三月,太祖再遣莱州府同知赵秩去日本,良怀才派遣僧人祖来奉表称臣,贡马和方物,又送还上年掠去的浙江沿海人口70余人。其后日本虽来朝贡,但无诚意,均遭太祖拒绝。日本继续寇掠中国沿海不停。太祖虽怒日本无礼,但鉴于元朝覆师之辙,终不敢轻易对日本用兵。

洪武十九年(1387年),胡惟庸生前欲联合日本谋反之事败露,使太祖十分恼怒,遂决定与日本断绝往来,专以防倭备边为要务。

洪武四年,太祖命靖海侯吴祯征集人役11万多,充实沿海各卫,以加强防倭兵力,并严禁沿海民众私自出海。

洪武五年,命浙江、福建制造海船,用以防倭。洪武六年,命广洋、江阴、横海、水军四卫增置多橹快船,无倭警时用作巡逻,战时则以大船迎战,以快船追击。太祖任命吴祯为总兵官,率领上述四卫兵力专事海防。同时京卫和其他沿海诸卫的军队也听从吴祯调遣,每年春末时出海,分路防倭,秋后收军。洪武七年,海上有倭警,吴祯与都督佥事于显带领广洋、江阴、横海、水军等四卫的水师出海讨伐,追击倭人至流球大洋,俘获大量倭船,献倭俘于京师,自是倭势稍减。

洪武十七年(1384年),太祖命信国公汤和筑山东、江南北、浙东西沿海诸城,防倭备边。在浙东两濒海处筑城59座,征当地民众58千人从军。洪武二十年(1387年),太祖命江夏侯周德兴往福建备边。周德兴到福建,征民众10万余人,在海边要害处筑城16痤,又设置巡检司45处,在浙江又设定海、盘石、金乡、海门四卫,在松江设金山卫和青村。南汇嘴二处千户所,在宁波、温州、台州等地近海处设8处千户所。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太祖命汤和巡视福建、广东的防倭兵备,筑城增兵,在福建沿海设5处都指挥使司,统辖12处户所。至此,浙闽的防倭军务臻于完备。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命令沿海各卫、所及巡检司,每处都要添置海船两艘,用作海上巡逻。后来采纳山东都司周彦的建议,在宁海卫设5处总寨,与莱州卫的8处总寨共统辖48处小寨,加强北方海疆的防倭军事部署。洪武三十一年(1391年),在山东都司的辖区设靖海卫、成山卫、威海卫和宁津守御千户所。在防务通讯上,选边海高地布设烽火墩台,使邻台相望,极目远眺,来往船只可尽收眼底。发现敌情时,各墩则昼举烟,夜举火,一墩告警,左右相应,构成一条以烽火传递军情的信息通道,便于速作戒备。最终形成卫、所、寨、墩的防御体系。至此,山东的防倭军务亦臻于完备。不久,太祖命重臣勋戚徐辉祖(中山王徐达的长子)等,分道巡视海疆军务,以示朝廷对防倭备边的重视。

永乐四年(1406年),倭寇首次袭扰山东都司辖区威海卫。是年,一批倭寇乘船占领刘公岛后,扬言攻打威海湾南岸的百尺崖,企图将卫城内守军引出城外,乘虚攻城。倭寇阴谋被识破后,便在威海东海岸强行登陆,先在城外进行疯狂杀掠,随后大举进攻卫城。卫指挥佥事扈宁率守城官兵奋勇抗击,并得到当地人民的大力支援。三日后,援军到达,内外合击,将入侵之敌击溃。所剩少数倭寇,丢下大批尸体,狼狈逃窜。

永乐六年(1408年),成祖命丰城侯李彬等率领军队沿海边追捕倭寇,又征招沿海渔民为兵,充实海防力量。先是倭寇屡扰海疆,北起辽东,南到福建,濒海州县多受其害。辽东总兵官刘荣积极防倭备边,相度形势,确定战略据点,在辽东海面的要冲地,金线岛西北的望海埚修筑城堡,建烽堠,作为扼守海道、防倭备边的据点。永乐十七年(1419年)六月,倭人进入辽东海域,打算先占据望海埚,作为海上据点,再寇掠辽东沿海地区。烽堠举火报警,刘荣立即率领军队奔赴望海埚迎战。刘荣先以部分军队设下埋伏,另遣一支部队绕行截断倭人的退路,用步兵迎战,佯装战败,向后撤退,引诱倭人进入埋伏圈。随后号炮响起,伏兵四出,围杀倭寇。从早晨战斗到晚上,倭寇大败,退至樱桃园空堡中。刘荣率军围攻,将其全歼,此后再也不敢寇犯辽东。百余年间海疆没有较大的寇警。

(作者: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助理馆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朝时的倭寇屡屡犯境,主要原因在于朱元璋吗?
赵树国:明清北方沿海的海上防御及反思
1930年代末的威海卫
大明王朝名臣录
洪武时期明太祖在山东沿海建立了11卫、6所,永乐二年设即墨营
重谈洪武时期的倭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