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比岳飞还冤,大禹的父亲鲧才是史上第一冤臣,堪称历史第一冤案

《五帝本纪》是伟大的《史记》中开篇之作,在司马迁的笔下,正面形象舜有着与生俱来的光辉形象和优秀品质,与其对应的四罪、三凶则罪责昭彰,烘托了舜的光辉形象。在四罪、三凶的描述中,鲧的反面典型形象尤为突出。那么,事实情况到底如何?司马迁在这篇本纪中,处处留下曲笔,让人不禁对鲧产生诸多疑问:鲧其实是冤枉的,他是史记、甚至中国历史的第一冤臣。

鲧的出场是在一次御前会议上,当时帝尧问谁能治水,朝廷中最有权势的四个辅政大臣一致举荐鲧。于是,围绕鲧的任用,帝尧和四岳在《史记》中进行了一次著名的对话。

帝尧曰:“鲧,负命毁族,不可。”四岳曰:“异哉,试不可用而已。”

尧表明的意思很明显,他不想用鲧,主要是因为鲧如果完成不了使命,会给家族带来灾难。”四位辅政大臣对帝尧的当即表现出极大的反应:“太奇怪了,还没有治水,您怎么知道他完不成使命呢?即使没有治水才能,完不成治水的使命,到时候不用他罢了,怎么会给家族带来灾难呢?”于是,帝尧任命鲧为治水的钦差大臣。

在尧与四岳的对话中,重点是“毁族”两个字,帝尧的意思表明,如果治水不成功,会给家族带来灾难。那么鲧的家族到底是什么家族呢?

鲧是大禹的父亲,鲧的家族其实就是大禹的家族。《史记》中对大禹的家族是这样记述的:“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帝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

史记中对大禹家族的描写,间接说明了鲧的家族是当时的第一家族,其显赫的出身令人惊叹,他的爷爷黄帝是天子,父亲颛顼是天子,甚至连儿子禹也是天子。

知道了鲧的出身,尧不用鲧治水的用意就令人费解:作为上届天子的继承人,在民间有广泛的号召力,为什么就不能治水呢?无怪四岳在天子面前表现出极大的反应,直接对帝尧说:“异哉。”

鲧治水九年,没有成功,被斩杀在羽山。《史记》中这样记载:“四岳举鲧治鸿水,尧以为不可,岳强请试之,试之而无功,故百姓不便……於是舜归而言於帝……殛鲧於羽山,以变东夷:四罪(除)而天下咸服。”

这里是两个意思:首先,鲧治水是四岳强行推举的;其次,鲧被杀,是舜的主意。

在《史记》的开篇中,惜墨如金的司马迁不止一次详细描述了鲧被任用的经过,强调由于四岳的推举,帝尧是不得已使用鲧。在如同累赘的叙述中不难看出,四岳作为当时四大部落首领,他们真正拥戴的是鲧,且认为鲧有超出自身的才能;而鲧等四罪或被流放,或被诛杀后,才出现了天下咸服的局面。

那么,司马迁的曲笔,真正要告诉我们什么呢?至少有三点值得注意,这三点都是说明鲧在国家中的地位:其一是鲧的出身超级显赫,他流着天子的血脉,而且是嫡系血脉,说白了,鲧是国家最合法的继承人;其二是鲧有着广泛的人脉,受到了天下最大的四个部落的集体拥戴,说白了,就是鲧的民间支持率超过半数甚至更高,在天子内阁中的支持率则达到了百分之百;其三是鲧等四罪是尧舜统治的最大障碍,因为四罪(除)而天下咸服。

鲧的特殊地位,必然构成尧舜统治天下的最大潜在威胁,因而解除鲧这个潜在的最大威胁,成为尧舜维护统治的必然。

解除威胁要有个好的由头,恰好由头来了:鲧治水不成,百姓苦之。那么这个理由能不能成立呢?

《史记》中,司马迁并没有说明鲧治水的方法以及后来的结果,只是以“九岁,功用不成”和“试之而无功”等语以概之,最后被摄行天子之政的舜殛杀与羽山。《史记》第二篇《夏本纪》中这样记载:“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于是帝尧乃求人,更得舜。舜登用,摄行天子之政,巡狩。行视鲧之治水无状,乃殛鲧于羽山以死。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于是舜举鲧子禹,而使续鲧之业。”

司马老先生的记述非常有意思,说鲧治水九年不成,于是尧重新选派治水的钦差,于是找到了舜。而舜接受治水任务后,并没有治水,而是摄行天子之政,并巡狩天下,他看到了鲧治水无状,于是在羽山杀了鲧,鲧被杀后,舜举荐了禹继承治水的使命。

司马老先生给了我们几个基本判断:其一是舜被任用与治水有必然联系,而舜作为尧的代言人,并没有进行真正的治水,而是巡狩天下,排除异己;其二是之前鲧的任用也是和治水有关,而尧并没有给鲧相应的待遇;其三是舜杀了鲧,而舜当时并不是天子,他们的职位和鲧差不多(或者是由于尧的压制,只是稍高),政治地位则远远不如,舜是孝景帝玄孙,中山靖王之后一类的平民,而鲧是正牌的皇子龙孙,他的父亲和祖父都是天子(儿子也是)。

但是鲧还是被舜杀掉。虽然《史记》在鲧被杀后,特别补充了一句“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但用这一句来强调舜杀鲧的正确,到底有点欲盖弥彰之嫌。做为上届天子的嫡子和继承人的鲧,舜将其杀害怎么看都有点名不正言不顺。联系《史记》的上下文,司马老先生虽然没有正面批判舜的做法,但在开篇中,有过这样的描述:“尧子丹朱,舜子商均,皆有疆土,以奉先祀。服其服,礼乐如之。以客见天子,天子弗臣,示不敢专也。”作为天子的禹,没有用对待臣子的礼节对待尧和舜的儿子;那么,并不是天子的舜,怎么能够用对臣子的方式,对待上代天子颛顼的儿子鲧呢?并且还把鲧给杀掉呢?

鲧被杀的理由是治水九年,其功不用,这个理由看起来很充分,实际上很牵强。我们可爱的司马老先生在《夏本纪》解答了杀鲧理由的荒诞:“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薄衣食,致孝于鬼神。卑宫室,致费于沟淢。”鲧治水九年被杀,如果杀鲧的理由成立,后继者的治水时间应当少于九年,可后继者竟然花去了十三年。那么鲧何罪之有呢?

禹治水的方略,在多部正史中有过细致描述,但记载鲧治水方法的却寥寥无几。后人一致认为鲧的治水方法是堵,而禹的做法是疏,最后还是疏解决了水患。其实作为一脉相承的父子,鲧和禹的治水方略应当是一个整体方略,禹的最后成功是站在了鲧的肩上。

相对于正史,《山海经》等书中将鲧描述为解除人间疾苦的天神,他看到人间水患连连,于是偷取了天帝的宝贝——息壤,并把息壤带到人间。生生不息的息壤终于止住的水患,给人间带来了福音,却惹恼了天帝。天帝收回了息壤,处死了鲧,让大水重新肆虐人间。鲧死后,化身为禹,终于止住洪水,天下大治。我认为,这些神话传说,是对鲧的歌颂。即便是治水不成,鲧除去功劳,还有苦劳,没有堵的失败,何来疏的成功。他的被杀,其实就是冤枉的。

“鲧婞直以亡身兮,终然夭乎羽之野。”屈原的《离骚》,或许是对鲧最公正的评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帝舜是黄帝八世孙,大禹是黄帝四世孙!为何帝舜却在大禹之前?
史记夏次元2||治水的任务为什么会落在大禹的头上?
论司马迁对大禹形象的提升
五帝生卒年推究(一)
为何尧、禹都是黄帝的四世孙,而舜却是黄帝的八世孙?
司马迁为何以颛顼、帝喾为五帝?深研《史记》后,学者给出了答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