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一首送别诗,写得妙趣横生、闲情逸趣,值得一读

灵澈上人是中唐一位著名的诗僧,在云门寺出家,和刘长卿,刘禹锡等交往甚密,互有诗相赠,享誉当时的诗坛。刘长卿会灵澈留下许多诗作,大多数都是送行诗,都表达了俩个人深厚的友情和惜别不舍之情。

《送方外上人 / 送上人》

唐代:刘长卿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中的上人就是灵澈,诗人以野鹤来比喻灵澈,恰合其身份。后两句含有讽刺灵澈入山不深的意味,讥劝其不应该到沃洲山去凑热闹,那个地方已经被世人所熟知,应该另寻福地。

诗中第一二两句说孤云陪伴着野鹤居住在天上,又怎么能到人间来住呢?“野鹤”指的是世外高人,超脱世俗之人,这里指的是灵澈上人。而反问的语气突出了上人的清高,也为下文对入山隐居提出警示埋下伏笔。以孤云野鹤为例来引出上人不应该隐居在俗地的道理更易于理解,也更有说服力。

诗中后两句说不要买沃洲山这样人尽皆知的名山来归隐。沃洲山是当时的名山。即为众人皆知的世俗之地,不适合隐居。清代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说道:“有‘三宿桑下,已嫌其迟’意,盖讥之也。”言语委婉带有一点讽刺的意味,隐含揶揄灵澈入山不深。但作为好友能够提醒灵澈归隐应深,不应和世俗纠葛过多,也足见友谊深厚。

本诗是一首送别诗,但并没有直言惜别不舍之情或是挽留之意。前两句用孤云野鹤作为例子,从正面规劝灵澈想要当闲云野鹤,就应当深隐,从而引出后两句诗。其中也隐含了做事不应三心二意的道理,既然选择了隐居山中,就不应选择世俗名山之地,应当远离尘世纷扰,安于淡泊。

诗人的诗大多气韵流畅,意境幽深,婉而多讥,清代宋宗元在《网师圆唐诗笺》中评价诗人道:“峭刻浑成。”就是文笔锐利之意。诗中直言“岂向人间住”“莫买沃洲山”,都足见笔尖犀利肃穆。虽无直说惜别之情,但通读全诗,领会个中婉言劝勉之后,自然也感受到了诗人对好友的浓浓深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诗 | 孤云将野鹤, 岂向人间住。
王昌龄不拘小节连遭贬谪,连亲朋都颇有微词,一首送别诗道出真相
送上人 刘长卿原文赏析
送上人——唐·刘长卿
送方外上人_刘长卿
送方外上人 / 送上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