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白最孤独的一首诗,苍凉凄冷,千年以来谁懂他的寂寞

说起李白,都能将他与最伟大的诗人画上等号。确实,李白以非凡的天赋,造就了无数诗篇,又以离奇的人生,为这些诗篇增加的亮色。他的诗歌,达到了变幻莫测,天马行空的境界,为浪漫主义做出了最好的诠释。我们通常所见到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就是这一类。

然而,作为诗人,特别是一位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自身命运又坎坷多难得的诗人,他的诗歌当然不会一成不变。除了放歌纵酒以外,他也写下过一些苦闷的诗歌。其中,最为孤独,最为落寞的当属这首《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这首诗的意思,一如李白的风格,并不艰涩难懂:群鸟在高高的天空中越飞越远,逐渐散尽,孤云也偷偷溜走,独自去偷闲。你看着我,我看着你,怎么看也不会满足的,就只有我和这眼前同样孤独的敬亭山了。

这首诗写得好就好在看似漫不经心,却在闲庭信步之中,抒发了自己内心中孤独的情感。前两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看起来是写眼前之景,并不足以为奇,似乎也是我们习以为常的。但仔细体会,你会发觉,鸟儿都在离开自己,孤云也厌弃自己,好像周边的万物都离开孤独的诗人。

在这两句中,诗人用的是以“动”见“静”的手法。看起来飞鸟在动,连云彩在动,而诗人却以呆呆伫立的神态看着它们。在这一动一静之中,更加增添了李白的落寞之情。这也为题目之中的“独坐”作出了传神的勾画。

在诗的后两句中,诗人却将笔端一转,突然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敬亭山比作人。只有同样在孤独之中等待的敬亭山,才与诗人能相看相视,才能够达到心意相通的默契程度。更为绝妙的是,越是将冷冰冰的山写得如此知情重义,更是体现出李白已经被世人所厌弃,更体会出那种意境被全世界抛弃的感觉。难怪《唐诗摘钞》中评价这句:

贤者自表其节,不肯为世推移也。

对于这首诗的时间和背景,历来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说此诗作于天宝十二年,这是诗人第一次来到宣城,来到敬亭山。他不仅写下了《登敬亭山南望怀古赠窦主簿》,而且还满怀无奈写下了这首《独坐敬亭山》。

此时的李白,已经从朝廷中放逐出来,再也不是翰林。他经历了人间的大悲大喜,从一个天子的近臣,变成了一介布衣,又回到了起点。很多趋炎附势的小人,让他吃了不少苦头,因此李白才写下了这首诗。

这个观点较为主流,但另一种说法却让小珏更为认可。那就是此诗写于唐肃宗上元二年,首先的原因是在李白的诗稿中并没有明确记载是在天宝十三年。而且,在天宝十三年的时候,诗人虽然辞去了翰林的身份,但此时正是名气最为鼎盛的时候,人也处在生命力最强的中年。

他来宣城是受长史李昭的邀请。所以从心境上来说,李白不应该如此落寞和孤独。此时他甚至还在敬亭山搭建了房子,接子女居住,明明在享受天伦之乐啊。

如果认定该诗写于唐肃宗上元二年的话,就说得清楚多了。此时安史之乱还没有结束,国家正在饱经战火。更为重要的是,李白不仅经历了漂泊之苦,而且还因为参加永王李璘的叛乱而下狱,差点就被斩首。经过生离死别的他,人望已经远不如从前,很多人都躲避着他。

这是他第七次来到敬亭山,这也才更贴切于诗中“相看两不厌”的意思。此时的李白,再也见不到宾客满门的盛况,也没有了亲友的嘘寒问暖,他甚至找不到知己把酒高歌,纵论天下。所以他步履蹒跚爬上敬亭山,才会写下这首千古绝佳,让人伤感的名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独坐敬亭山》:李白为什么会来到敬亭山独坐?
最安静的诗,短短四句,把内心孤独写得淋漓尽致,为五言绝品
李白漂泊到安徽宣城,写一首著名的五绝,还将王维牵扯进一桩八卦
《独坐敬亭山》李白
【一日一诗词】独坐敬亭山
李白的这首诗只有4句,却把孤独写到了极致,无人能够超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