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嘉诚:“超人”是如何炼成的?

根据澎湃新闻等多家媒体报道,2018年3月16日,90岁的李嘉诚正式宣布退休。当天在长和系的2017年财年业绩会上,出任长和系主席达46年的李嘉诚宣布辞任长江和记实业及长江实业集团的主席,交棒长子李泽钜,李嘉诚转任公司资深顾问。

“回望过去,本人自1950年创业开始,1972年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上市,于过去68年间,一直带领长江集团稳步发展。”李嘉诚在退休信声明中说,“本人希望各股东能对李泽钜先生的领导继续给予全力支持。集团对前景充满信心。”

在很多香港人眼中,李嘉诚退休是一个时代的终结。

他是香港开埠后第三任首富,自从1999年被福布斯评为全球华人首富以来,连续15年蝉联华人首富宝座;他一手创立的长和系业务遍及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员工总人数超过32万人,横跨港口、通信、酒店、零售、基建、房地产等产业;他创业六十多年以来,虽经历多次经济危机和挑战,但是最后总能化险为夷,度过危机,并始终屹立不倒。

李嘉诚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有着怎样的经商智慧和处事哲学,他又如何看待自身的命运?

一,化危机为转机,“超人”崭露头角

“稳健中不忘发展,发展中不忘稳健。”这是李嘉诚一生中最信奉的经商法则。数十年来的创业经商路上,他始终将此话铭记于心,在谨慎和冒险间把握着恰如其分的平衡。

经商就像是驾船在大海中航行,云波诡谲风险难料,稍有不小心就可能撞上冰山,船倾人亡。但是如果过于小心翼翼,谨慎行事,又可能错失许多良机,企业也难以发展壮大,这是一个两难的境况。

1967年,香港社会出现相当大的动荡,人心惶惶,爆发了移民浪潮,投资者和市民纷纷把自己名下的房产低价抛售,引发了房地产行业的持续低迷,房价暴跌。

眼看着新建的楼盘卖不出去,投入的资金很难回款,并且房地产行业似乎越来越萎靡,不少从业者也坐立难安,于是他们也选择抛售名下的资产,到国外发展,地产公司也纷纷倒闭,当时香港地产市场几乎陷入绝境。

这时李嘉诚的经营重心从塑胶行业转到地产行业已经九年了,他在地产业也投资了大量资金,如果市场继续萎靡下挫,他将损失惨重。

李嘉诚忧心忡忡,但是他没有慌乱,更没有盲目,而是冷静思考,沉着应对,通过不同渠道获知的信息分析香港房地产行业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最后他得出了结论:地产的动荡低迷是暂时的,不会持续太久。

得出了这个结论,李嘉诚大胆地做出了“人弃我取,趁低吸纳”的重大决策,将这次的危机转化为难得的发展机遇,买下了大量被低价售出的住宅、商铺、酒店等物业。可以说,这是一次豪赌,如果赌输了,经此一役,他辛辛苦苦创立的事业可能就会一败涂地。

时间证明了李嘉诚的判断是正确的,他赌赢了。

到了1970年,香港的房地产市场渐渐好转,大批当年离港的投资者纷纷回流,房价回升,一路暴涨。这时李嘉诚手中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物业,他的收租物业已经达到 35 万平方英尺,每年凭借收租就得到丰厚的回报,从此奠定了其商业王国的基础。

在这场地产危机中,李嘉诚展现了过人胆识和智慧,外界对他敬佩不已,他回应道:“假如一件事在天时、地利、人和等方面皆相背时,那肯定不会成功。若我们贸然去做,失败时便埋怨命运,这是不对的。”

二,以小博大,控股和记黄埔

上个世纪的香港还是英国的殖民地,当时的四大英资洋行怡和、太古、汇丰还有和记在香港工商界举足轻重,有着极大的影响力。

李嘉诚在地产业站稳脚跟之后,决定扩展自己的事业版图,收购一些有实力的公司,第一个目标就是怡和集团旗下的“九龙仓”。

他在二级市场购入了大量九龙仓的股票,想出其不意地一举拿下它。九龙仓管理层察觉之后,采取了反收购措施,双方一时僵持不下。这时有“世界船王”之称的华人企业家包玉刚也在争夺九龙仓,于是李嘉诚放弃了收购,他把目标锁定在了更大的“猎物”和记黄埔上。

李嘉诚主动把自己拥有的1000万股九龙仓股票转让给了包玉刚,帮助他入主九龙仓,赢得了包玉刚的信任和感激,这对他接下来控股和记黄埔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和记黄埔集团由和记洋行和黄埔船坞两部分组成,其中和记洋行是当时香港第二大洋行,又是上市公司。但是由于1973年香港的股市频跌,接着出现石油危机,再加上地产又不景气,和记黄埔的形势岌岌可危。于是,汇丰银行趁虚而入,注资了1.5亿港元,成为了和记黄埔的重要股东。

因此,如果李嘉诚要收购和记黄埔,那么,就必须要得到汇丰银行的同意和支持,而包玉刚与汇丰银行的掌舵人沈弼交情深厚,只要包玉刚出马,收购和记黄埔就算是成功了一半。

包玉刚出马了,替他去说服沈弼。其实当时沈弼对李嘉诚就非常欣赏,觉得他是个商业人才,再加上包玉刚的极力游说,意料之中的,李嘉诚顺利登上了和记黄埔董事局主席之位。

李嘉诚凭借着资产6.93亿港元的长江实业,成功控股了市值高达62 亿港元的老牌英资企业和记黄埔,上演了以小博大的商战经典,并为他赢得了“李超人”的赞誉。从此,长江实业与和记黄埔成了他旗下的两大旗舰公司。

“商业的成功,取决于做人的成功。做生意的人都精明能干,可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功。关键在于,你得靠自己踏实的做人之道赢得别人的信任,让别人愿意和你达成交易。” 李嘉诚说。

三,少年往事

1928年7月29日,李嘉诚生于广东潮州一个书香门第家庭.

他的父亲李云经是小学校长,祖父是清朝最后一届秀才,有两位伯父还曾跨海留洋取得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博士学位。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以后,刚刚上初中的李嘉诚在1939年跟随父母辗转逃难到了香港,寄居在舅父庄静庵的家里。

1941年日本占领香港后,港币不断贬值,物价飞涨,李家的生活愈加困难,但是祸不单行,父亲李云不慎染上了重病,在病床挣扎多时后,于1943年的冬天去世。少年的李嘉诚独自面对家庭的困顿和父亲的死亡,一夕之间长大成人。

“这是我一生中最艰难的时刻。”李嘉诚回忆时说,“我告诉自己不能死,身为大儿子,为了母亲和弟妹,为了前途,一定要做好自己的工作。”

为了分担家中的重担,李嘉诚只好辍学就业,他进入了舅舅的手表公司做学徒,学习修手表,上班时,他总是第一个早到,用心工作,不敢有丝毫马虎,因此成了加薪最快的员工。

后来他辞职了,到了一家塑料花厂做推销员,凭借着自己的勤奋和好学,很快就崭露头角,不久后就被提拔为部门经理,后来晋升为了总经理,这时李嘉诚只有20岁。

两年之后,李嘉诚再次选择了辞职,这一次,他踏上了创业之路,创立了长江塑胶厂。

在创业之初,李嘉诚也遇到许多了困难、艰辛和挑战。他回忆道:“在最初10年间,每星期要工作7天,每天至少工作16小时,晚上还要自修,加上工厂人手不够,自己要身兼买货、接单等工作,经常睡眠不足,早上必须以两个闹钟起床,可说是每天最难过的时刻。”

1957年,李嘉诚偶然看到了意大利一家公司利用塑胶原料制造塑胶花,正在全面倾销欧美市场的消息。他很快嗅到了其中的商机,在香港率先推出了塑胶花,并立即成为了热销产品,为他带来数千万港元的盈利,长江塑胶厂也一炮打响,李嘉诚由此在香港商界站稳了脚跟,成为了“塑胶花大王”。

对他来说,早期的工厂经历,是他一生的财富。对做一个塑料花,原料怎么来的,怎么制作,怎么出口,怎么结算,他如数家珍,而他对世界经济形势的认知洞察,最早也来源于此。

“有一些东西不是我想要的,也不是我能主动选择的,这一点很重要。这就是我的命运,我的人生。但是我在最艰难的被动选择里,选择了相对较好的结果,这是我的成功之处。” 回首往事,李嘉诚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嘉诚商业王国的财富地理4
华人首富李嘉诚的发家史
李嘉诚传6:贵人相助!上演蛇吞大象 成为超级富豪
李嘉诚如何成首富,他曾用2400万吃掉市值10亿美元公司
看李嘉诚98个理财忠告
香港历史上五大商战,李嘉诚收购和记排第二,第一名改变香港历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