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得语文者得高考,如何学好语文,语文怎么得?全国名师告诉你

目前,随着国家对传承传统文化的倡导,文化自信的增强,中央电视台“古诗词大会”“朗读者”等栏目的举办,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语文的重要性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很多家长经常问笔者同样的问题:语文怎样学?笔者问他们:你们是关注成绩还是关注素养?我接着告诉他们:“语文关键是素养。有了语文素养,肯定就会有优秀的语文成绩。语文应该按照感觉、阅读、记诵、游历、思考、动手的思路来学习。” 今天,先来说一说感觉、阅读和记诵。

先说感觉。

不管干什么,都得有感觉。感觉是认知的开始,没有感觉什么也干不好。我们经常看到恋爱期的青年男女,谈着谈着就分手了,双方都以“没感觉”作为分手的原因。感觉很重要。感觉是爱的开始。学语文的起点,就是让自己的孩子对语文有感觉。这个感觉需要父母双方创建读书的氛围,营造书香的家庭,在孩子小的时候来引领和影响。如给孩子讲故事,时间长了,孩子就会觉得书很神奇,有那么多美丽的未知的故事和道理。再大点时不时给孩子地说说字的构造和理解,如人站着叉开两腿就是人,人就是要这样顶天立地;再伸开两臂,就是大了;头上再加一横,就是天;天已经很大了,如果在天上再长出一点,就会成为真正的男子汉了,就会成为夫。

这样孩子就会对母语的每一个字产生了好奇和兴趣,觉得汉字很神奇,如果再加上给孩子朗读,孩子就会觉得语言这么有意思,还可以这样表达,不仅有音、有形,还会表达特殊的意义,进而爱上了自己的语言文字。时间长了,孩子就会如影相随,对语文有了感觉,有了兴趣。很多家长向我抱怨,我也给买了很多书,也让读,也让背,就是不读,不背。我说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孩子对语文没有感觉,没有觉出语文的好在什么地方。

再说阅读。

人为什么要阅读?因为,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阅读是全人类的生命样态。很难想象,一个不阅读的人是个什么样的人,一个不阅读的家庭是个什么的家庭,一个不阅读的民族是个什么样的民族。读书与不读书的区别就是荒漠与绿洲,阴暗与阳光,燕雀与鸿鹄。因此,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伏尔泰也说:当我们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们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们再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培根更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我们怎样读书?书籍如烟海,但读书有方法。

大学老师曾教给笔者的读书方法是:博而不专则杂,专而不博则罔。专者,精读也;博者,多也,涉猎也。短短12字,凝练了读书之要诀。精读传统文化,那是人之魂,民族之魂;精读经典名著,那是人生之精神。博读其他书籍,那是生命之养分。精读形成的是境界,博读给予的眼界。因此,培根说:读史使人明志,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读书无止境,但读书有境界。大家耳熟能详的是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的读书三境界。读书是苦差使,急功近利是读不好书的,唯有心静的人才能读得下去。然读书又是幸福的事情,唯热爱它的人才能甘之如饴。书籍虽小,但容得下世界;咫尺之间,但看得见远方。

说说记诵。

就是背诵。在阅读过程中,对经典语句和传统文化要记诵,因为这是民族的根和魂。不记诵,不能深记;不记诵,不能传承;不记诵,不能内化。经典语句和传统文化就像我们吃饭的主食一样,虽是“老一样”,但需顿顿吃,最有味,最养人,最能牵动一个人的思乡魂魄。小学、初中是一个人记忆的黄金时段,对能影响一生的经典名句和传统文化要广读多记。在记忆的过程中,不求理解,只求记诵。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阅读量的增加,视野的开阔,学识的加深,记的东西就会慢慢开悟和理解,就会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现在的情况是,学生和家长都有功利思想,好像背了一点东西,读了一些东西,就像灵丹妙药一样,就会发生立竿见影的变化,这是不现实的。记诵积累需要过程,理解内化需要过程。这个过程是点滴渐进的进程,不能也绝不可以一蹴而就,需“冰冻三尺”,静候“春风”,喜收硕果累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UC头条:家长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语文积累习惯》,成为语文高素养的人
荐书|我喜爱的教育书籍
初中语文必考古诗词分类集锦!这155句,字字经典,逢考必出!
孩子该上三年级,想让孩子每天起来晨读半小时,主要是英语和语文方面,请问该读些什么?
学而思发布大语文产品体系
诺奖得主坐镇,阿来苏童牵头!学而思网校“少年文学院” 成立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