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过了今晚,100000 条生命等待死去 .....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

你曾认真审视过我们的地球家园吗?

时间回到2009年,导演扬恩·亚瑟经过15年的筹备,动用9万名员工,历访50多个国家,拍出一部时长两小时的纪录片《Home》

纪录片《Home》,豆瓣评分高达9.2分。

纪录片的前半段,展示了地球上的奇特景色,每一帧都美到窒息,每一个瞬间都使人惊叹。

可是你知道吗?地球的自然之美惊艳奇特,其背后隐藏的真相,却令人心寒。

纪录片的后半段,赤裸裸地揭露了人类恶行。

自人类出现以来,我们只用了二十万年的时间,就把地球从一个奇幻的蓝色星球蹂躏得千疮百孔。

纪录片《Home》截图

从农业革命到工业革命

从沃野千里到高楼林立

从物产丰饶到资源枯竭

为了过上更舒适幸福高效的生活,人类将魔爪延伸至土地更深处。

“你们把盘古初开时埋在地下的星星挖了出来。”

有位网友如是说:

所谓高度进化就是一种退化吧,凡是只会啃噬地球又不能及时修复的生物,都是在自掘坟墓。

全球利欲熏心的商人们正掘得乐此不疲。

无节制地开采石油,过度砍伐森林、挥霍植被,开垦耕地,填海造陆……

结果便是,地球遗失了它该有的模样,由静谧幽蓝变得浑浊不堪。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亚的咸海开始萎缩,如今几近干涸。

自1980年以来,阿拉斯加的哥伦比亚冰川融化了将近一半。

非洲神山,乞力马扎罗山的积雪消融速度远超人们的想象。

有着“地球之肺”之称的亚马逊热带雨林,频繁发生火灾。

北极圈的气温,迈进了30度大关。

2018年的夏季,巴基斯坦又一次热到了50度。

地球家园已经被啃噬的面目全非。

有这样一组数据:

2005年以来,

世界各地的洪水次数增加了15倍;

极端气温事件增加了20倍;

野火次数增加7倍;

荒漠化正以每分钟11公顷的速度蔓延;

每分钟消失的森林相当于36个足球场;

冰盖厚度比40年前减少了40%;

每年全球大约700万人因空气污染丧生;

每天有5000人死于饮用水污染;

四分之一的哺乳动物,八分之一的鸟类,

和三分之一的两栖动物面临灭绝,

四分之三的渔场已枯竭、废弃;

2050年,会有2亿人沦为气候难民。

这不是危言耸听。

曾经一张照片触动无数人内心,那是游轮上乘客与和浮冰上的北极熊相遇的瞬间。

乘客欣赏美景,北极熊随冰逐流,乘客能乘船回到陆地,但北极熊漂离海岸便很难求生了。

都知道要环保,要保护自然环境,只是很多人都抱着侥幸的心态,想着:我们还能活下去的。

当利益和环境摆在面前的时候,绝大部分人还是会选择前者。

于是,这绝大部分人除了不停地向地球索取自然资源,他们更是无所不用其极地将各种生物变现。

为了莫须有的通乳疗效,本就濒危的穿山甲遭受屠杀,被开水烫,用棍棒敲,穿山甲徒有一身坚甲,却难敌人类贪婪。

鲸鲨数量在过去的75年间,总数下降了一半,人类捕杀它们以获取鲸鲨肉、鱼翅及软骨。

在日本渔业人员手中,无数海豚惨遭杀害,血染海湾。

鳄鱼的脊椎被一根钢筋活生生的穿透,就为了剥下一整张皮制成大牌包包。

非洲草原上无数的大象被砍掉整张脸曝尸荒野,只因为它们长着漂亮的象牙。

被割掉角后奄奄一息等待死亡的犀牛

在印度某老虎保护区内,80只老虎为争抢有限的栖居地互相残杀,受伤的老虎倒在地上无助又心酸…… 

被猎杀的东北虎宝宝,它还没来得及长大,便死在了人类的刀枪之下。

这些看似可怕的野兽,对于商人来讲,那就象征着金钱,权利与地位。

海龟自出生那一刻起,就要奋力游向大海,时刻躲避人类的捕杀,稍有不慎,就会成为纪念品商店里的饰品和标本。

只不过,躲避了人类,躲不过塑料袋,全球每年被丢弃的塑料垃圾超过3000万吨,其中2000万吨没经过分类和处理,直接流进大海。

海洋生物一旦误食塑料袋,会导致其食道堵塞无法进食,最终饥饿而死。

哪怕幸运的没有被塑料袋堵塞窒息,也很有可能被渔网缠绕而死。

这些可爱的小精灵,并没有伤害我们……

纪录片《海洋》里曾有这样一个镜头:

白发苍苍的父亲牵着儿子的手走在偌大的博物馆里,孩子一脸茫然地看着一只又一只的动物标本,父亲的话不断在耳边响起:“消失了”“消失了”“这个也……消失了”……

难道我们的子孙后代,以后只能从书本和纪录片里,窥见这些生物的模样了吗?

最近,在江苏卫视的一档综艺节目中,世界人体彩绘冠军约翰内斯将10名模特绘制成生物史上曾存在过的珍贵物种,震撼又感动……

视频来自江苏卫视节目《百变达人》

1937年9月27日,巴厘虎灭绝;

1970年,最后一只德克萨斯红狼被射杀;

1983年,台湾云豹灭绝;

2016年,莱伯氏纹肢雨蛙灭绝;

2019年1月1日,夏威夷金顶树蜗灭绝;

2019年,珊瑚裸尾鼠灭绝;

……

接下来还有多少生物要灭绝,我们不得而知……

生命的长度和广度有限,人类的欲望从来没有限度,可我们往往忽略了一个真理:

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当自然环境遭遇破坏、珍稀物种濒临灭绝时,人类也未能幸免。

我国20多种常见鱼类中90%的鱼类都发现了塑料微粒,这些被我们扔掉的塑料,通过食物链重新回到了我们自己的肚子里。

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无数海平面低的家庭被淹没,越来越多的人流离失所……

2018年,台风“山竹”以摧枯拉朽之势过境,积水退去,那些原本被人类丢在海里的垃圾,台风尽数“还”给了人类。



人们目送着垃圾随洋流飘向远方,可它们早已随着食物链,反噬我们自己。



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台风之后,才能看到我们到底对海洋做了什么。

收到自然给予我们的警告,好想让整个世界重来一次,可是,这不是游戏,不可以在游戏结束后,再重来一次……

假设海平面继续上升

几亿人将无家可归

人在此时,如蝼蚁一般

2019年4月22日,是第50个世界地球日,主题是“Protectour Species”,珍爱美丽地球,守护自然资源。

正如纪录片《Home》结尾所说:重要的不是消失了什么,而是我们现在拥有的。

我们仍然拥有半个世界的树林,数以千计的河流、湖泊和冰川,以及数以千计的生物物种……

既然悲观已经失去意义,不如让我们一起面对现实,承担责任,珍惜现有资源,积极付诸实践,在未来的时间里,创造奇迹,扭转现状。

想到在甘肃民勤荒漠化地区,敦煌的120万棵梭梭树,它们被种植在那里。

只为了积少成多,对抗黄沙。在高空航拍下,黄绿色的交汇处,是我们抗争的态度。

(那一格一格的沙障,里面那一棵棵的梭梭树或者花棒,都代表着所有人的心血和努力)

保护环境从来不是靠嘴说说,大事干不了,小事不愿做,找理由的时候,不如先做好那些分内事:

拒绝浪费,节约每滴水、每度电、每口粮;

拒绝野味,拒绝购买野生动物制品;

低碳出行,公共交通不仅环保,也更便捷;。

环保购物,用布袋代替塑料袋;

尽可能地少使用一次性餐具等;

植树绿化,保护已有植被;

做好垃圾分类和回收;

……

事实上,地球不需要被保护。

在数十亿年的岁月里,地球什么没有经历过?

它经历过天体撞击,地壳运动,经历过五次生物大灭绝,可它一如既往地绕着太阳公转。

地球它什么都不怕。

我们所做的这些努力,只不过是为了保护自己,保护子孙的未来。

参考资料来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类主动开启了第六次大灭绝,8个迹象证实,这不是玩笑
我要把所有赞美献给这部9.8
科学家们警示人们:第六次生物大灭绝已来临
人类拯救地球十大举措
BBC 纪录片 生命始终寻 共5集
人类面临的最大危机是什么:倒计时已经开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