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华夏文明的起源

文明的起源,是一个终极问题;和宇宙的起源,人类的起源一样。目前学术界的研究,还不能给出一个精准的定论;不过能提出,更接近真相的观点而已。接下来,我将通过两篇小文,综合了吕思勉、李学勤、张光直等教授的研究成果,简要介绍一下近年来我们的史学界在“文明起源”课题上,所取得的成就。

我们反复论证的“五千年文明史”,并不是无端喊出的一个口号。两千年前,太史公作《史记》已提出“三千年历史”的说法;延至今日,自然是“上下五千年”了。所以,我们对于“五千年文明史”的情愫,说到底,还是于“信史”与“疑古”之间的莫衷一是。

但是,论证这个问题还是很必要的。我们自称是炎黄子孙,说明我们的文明,是在五千年前,炎、黄那个时代传承下来的;这也正是,太史公作《史记》断定的最初的历史时期。

我们有着悠久,未曾断裂过的历史;同时,在古代史中,也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即便是比我们更晚一些,如古希腊、古罗马文明,也曾在欧洲长达一千多年的中世纪出现了断层;所谓的“文艺复兴”,正是断层后的“接骨疗伤”。

所以,研究我们华夏文明的起源,不止是我们,也是国际史学界相当热门的课题。尤其是在近二百年间,出现了很多值得去借鉴的论著。

研究文明起源的“工具”

一个民族,不能自知其最早的历史;正如一个人,不能自知其最幼时候的情形一样。倘若开化比较晚,可以借由临近先进民族的记载,探寻自己民族的起源。环顾四周,我们的文明开化最早;从野蛮到文明的开化,文字和记载工具自然不会发达;所以,只能通过考古发掘去发现了。

1899年,梁启超第一次将现代意义上的考古学介绍到了中国。

1926年,在山西夏县西阴村开始了由我们中国人自己主持的第一次考古发掘。

以上便是考古学在我国发展起来的历史;可见“考古学”对于我们还是一门很“年轻”的科学。

好在我们对古史传说的记载及注疏倒是很丰富;在几千年文明史里,也沉淀下不少关于金石研究的著述。这在世界范围内,是绝无仅有的;我们的考古学开始建立,便与历史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对史籍的研究,进行有目的性的发掘;为考古发掘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文明的三要素

正如萨特说,“所谓对马克思主义的‘超越’,只能有两种选择:或者是重弹马克思以前的老调;或者是重复马克思已阐述过的理论。”目前国际上,研究“文明起源”的著作,也大都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之上的。

1884年,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指出,“文明时代的基础,是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剥削。”

在这基础上,丹尼尔于《最初的文明》一书中,进一步指出:文字,城市和复杂的礼仪中心;三者得其二,便可判定为文明。日本人贝冢茂树,在《中国古代史学的发展》里例举出:文字、宫殿基址和青铜器(即,冶金术),为判定为文明的三要素。夏鼐也在一次公开演讲中明确了自己与贝冢茂树相同的观点。

由此看来,文明的三要素,并非如大家认为的那样,仅仅是西方的标准。我们传世古籍中的古史传说,无一例外都经历过长达千年的口口相传,才被记录下来;其真实性固然不可不信,也不能全信。所以,由王国维提倡的,以纸上材料与地下材料相互印证的“二重证据法”,成为了我们考古发掘的重要特点。

在下一篇小文中,我们将通过各种文明的要素,在近年来考古发掘中的成果,进一步展开,探讨文明的起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知道吗?中华文明史“五千年”是错误的
冯时:我们为什么是“龙的传人”
中华上下五千年可能要改改了,这件古物能把我国文明史提前数千年
华夏青铜文明起源何处?中华文明史是否超过五千年
辽宁“小黄河”:孕育了最古老的东方王国,证实华夏五千年文明史
为什么西方主流史学界不认同中国“五千年历史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