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阅读《文艺心理学》给自己五分钟,跟朱光潜一起进入“美学”大门

美学是什么?其实理论上大家很容易查到,它就是哲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人与世界审美关系的一门学科。但这样的概念是比较抽象的,其实也可以这样进行简单地理解,美学就是如何使自己有一颗发现美的心灵,这就是我们阅读美学的最基本目的和意义。

美学既然是哲学的一个分支,我们学习起来就相对来说比较困难,而我们熟悉的美学大师朱光潜,对于他,大家都是非常熟悉的。

他写了一本《文艺心理学》,不同的是这本关于美学的书,却是从心理方面去认识和了解美学。其实不管是从美学的哲学框架内,还是以心理学看美学的角度,两者殊途同归,都对于我们如何发现美,提供了一个获得美学修为的途径。

1

今天我就带大家以最快的方式,完成对这本书中所讲的美学入门知识进行了解,带你进入美学的大门。 要了解这本书,要了解美学,我们首先要抛开一些不必要的理论纠缠,先要理解我们人类认识一个事物的方式。

现在大家肯定以为所谓知识,就是你知道一件事物的结构和内在等科学知识。比如我们从科学角度知道天空的概念,我们就算认识天空了。而把没有科学理论获得的那种最原始的天空认识,理解为愚昧无知。

比如远古时候的人,还有刚出生不久的孩童,他们看到天空就是一个穹顶,我们把他们看到的穹顶,理解为他们不认识天空。而我们当今通过天文地理的一些知识。来理解的天空视为真知。但当我们要学习了美学,就知道这种理解其实是片面的。我们要知道这样一个概念,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说:

知识有两种,一种是直觉,一种是明理。

朱光潜在这本《文艺心理学》里总结到,直觉和明理是我们认识事物的两种方式。这样我们就应该理解为,这两者不是哪种高级哪种低级的区别,它们只是“知”的方式不同。这一点非常的关键,我们学习美学,如果不能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无法真正的理解美学,认识美学,也就直接影响到我们之后学习美学,从而使自己无法形成具有发现美的心灵。

如果按照这个理论,我们回到刚才我举的那个例子,也就是说我们认识的天空概念,和古人或者孩子眼中的穹顶认识,这分别是认识事物的两种方式。我们在美学的概念里,不能把后者视为错误,视为无知。

接下来,我们要接触一个美学术语,就是“美感经验”。美感经验就是指的我们欣赏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心理活动。也就是说,只有我们分清刚才对“知”的两种方式,那我们就可以定义这个“美感经验”。

美感经验就是来自于这种混沌未开的认识,就是这种直觉的认识。不难看出,没有一种直觉的认识,我们是无法获得美感经验,也就发现不了真正的“美”。比如当一个人拿到一件艺术品,他首先想到的是值多少钱,因为贵所以感觉美,其实这就是一种被伪装过的“美”的艺术体验。

老子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在这文艺心理学,朱光潜对此做了解释·,因为我们的“知”,其实会经历三个过程,通过直觉到知觉,再到概念,对于一个事物的认识,我们从小孩子时,认识它是不知道它有何用处,这时是直觉的认识。

而之后当我们通过学习,是运营了科学和理论进行解构然后定义,最终形成了概念,事物的最初形象就会在我们心里淡化。因此我们学的越多这样的理性知识,我们看到一个事物就越难发现其美的特征,因为当我们看到这个事物的时候,是会不自然的进行与其概念的关联,以至于原来最初的形象在我们认识中消失。

于是就出现了一个科学理性与艺术之间的悖论,你知道的越多,其实你就越不关心它的最初形象本身。但美感却是“无所为而为的观照它(朱光潜)”,这就是美感的态度。美感的经验是一种极端的聚精会神的心理状态。

2

如何才能在平时生活中发现美?这就需要我们摆脱世俗世界里“实用”的部分,抛开实用的部分,我们才能在内心重新还原这个事物的直觉形象,从而获得一种单纯的意象空间。

比如我们获得一个古代的花瓶,我们抛开世俗的实用价值,而是进入一种虚幻的意象世界,内心出现一种古代的空间幻想,看到古人如何曾经也欣赏过它;当一个画家在画一幅眼前一颗树的画作,他看到的是树的形象本身,而无视它的实用部分,比如树遮雨、成荫功能等等。

说道这里,我们就要提出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觉得活得很累?艺术又是如何改变这种状态?其实对于很多人,这就是一个类似隔靴搔痒的问题,是人人都明白的道理,但多数人是无法真正摆脱的一个问题。叔本华说人生最大的患是有“我的主宰为意志”,人人都是自我意志的奴隶,有意志,于是有追求,有追求就有挣扎,挣扎产生悲苦和烦恼。

但学会对艺术的审美,是可以让我们在某一时间里,获得这种暂时的解脱,朱光潜说,通过艺术审美,实现自己由意志世界转移到意象的世界,这种意象世界就是一种物我两忘的世界(笔者按:怎么有点庄子的味道)。

我们的美感经验是形象的直觉,就无异于说它是艺术的创造(朱光潜)。

这句话是朱光潜在这本《文艺心理学》第一章最后一页提到的,那我们就应该可以理解为,艺术就是我们通过直觉所产生的美的或丑的形象和意象,艺术家把这种意象付诸于文字或者是绘画和音乐,于是就成为了艺术作品。

3

而真正的好的艺术作品,就在于作者是否真正的把世俗的部分去掉,而纯粹通过自己直觉的情感来完成的艺术表达。这可以说是适应于所有的艺术作品的价值评断标准,包括文学作品。很多人不理解我之前对一些作品的评价,可能出现的误解大多源自于这里,源自于我们之间对艺术的理解,因为文学也是属于艺术,我们有必要按艺术的要求去审视它。

以此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什么我把有些狭隘的“载道”作品看做是一般的作品,而不能视为伟大的作品。载道其本身就是来自于内心一种世俗的层面,试图通过理性来改变这个世界。

在西方有很多的乌托邦作品,都是在影射这种世俗层面的狭隘,试图改变这个世界的狭隘特征。载的这个“道”也许本身就具有一种历史局限性,因此在艺术层面,这些往往都是艺术的瑕疵。这也是我曾经提起过,关于“文字具有欺骗性”的理论理解。

这种“载道”往往认为世界只有看到恶,堵绝恶才能改变。而忽视了让所有人发现美,看到美,从而改变每个自己,来改变这个世界的方式。这也是暴力与艺术来改变外部环境的不同态度。

在这本书中作者举了一个示例,说一艘客船,在海上遇见大雾,船员、领航员以及气象人员告诉大家,雾太浓,会影响航行速度,同时也会使人感到心情压抑,大家要尽量的不要受其影响。于是船上的乘客因为这种世俗理性化的对雾的报道,不由得产生一种心情异样的低落感。

但是如果有人出来说,乘客门不要担心,虽然航行的时间加长,但大家可以看看不经常遇见的海上雾景,一幅轻烟似的薄纱笼罩着我们,海面、海鸟和我们就像被罩在一个梦境般的世界里,伸手仿佛自己在游走、漂浮….

这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声音,前者是现实的,后者是艺术的,过程相同,感受不同,前者是挣扎,后者却是坦然。

文:饼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艺心理学》| 良舟工作室解读
朱光潜美学体系的矛盾及其克服
「 弎 無 坣 - 浅谈美」
“主客观统一论美学”述评(刘昭源)
《静静欣赏》:朱光潜伴你认知美,感受美,助你成为更美的自
人教版必修四《谈美》“作品导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