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天之内,2人猝死,倒地前都在做同一个动作!医生的提醒为所有人敲响警钟

10月20日,在同一天之内,山东烟台和湖北荆州的马拉松赛场上同时发生了2起猝死的新闻。

两位男子参加的都是半马,而且都倒在了距离终点仅几百米的地方。

来源:网络

而最近,26岁女漫画家回首而已(笔名)因连续48小时通宵工作导致过度疲劳、在上海出租屋内突发心源性猝死,也令人格外痛心。

她生前发的最后一句微博是:“安详地沉睡吧,我最爱的魔女”,没想到竟一语成谶。网友纷纷哭着回复“晚安好梦。”

来源:微博

跑马拉松和通宵工作,堪称“两大心脏猝死高发行为”,但类似的事件仍在上演。

全副武装的马拉松,为何让死神屡屡得手?

数据显示,在2012~2016年,由中国田协、各马拉松赛事官方媒体及医疗保障机构所公布的马拉松赛事中,总共发生了30 例心脏骤停案例,平均年龄为34.4岁,其中有17例死亡[1]。

很多人会想:“报半马的人,很多没有经过系统训练;或者是本来心脏就不好、之前工作劳累,这些人都不该贸然参加马拉松。”

但事实上,即使是经验丰富的跑者,也可能在马拉松途中出现心脏问题。

更让人担忧的是,尽管马拉松赛场每次都“严阵以待”,有急救队、志愿者、每几百米就有一台AED,但现场急救方法却错误百出,让本可挽救的生命白白逝去。

比如这次烟台龙口马拉松,现场传出的视频就暴露了一个错误:

第一次用AED除颤后,急救者一边胸外按压,一边指挥身边的人关掉了AED再开机“尽快实施第二次除颤”。

这种“连续除颤”的方法曾经广为流传,却是非常错误的做法,早已被国际复苏指南[2]摒弃了。因为连续两次除颤的效果,根本不如第一次除颤后立即实施高质量的心肺复苏效果好。尤其是中间还关了机,拖延了急救的黄金时间。

正确的做法是:

AED到来时要尽快使用AED,除颤后不可以关机,AED会自行在2分钟之后进行再次分析是否需要除颤。如果需要除颤,AED会再次给予除颤。

同时,在第一次除颤后立即进行2分钟高质量的心肺复苏,按压深度至少5cm,速率为每分钟100~120次,第二次除颤后同样继续高质量的心肺复苏,每2分钟换一个人按压,直到专业救护人员到来或患者恢复呼吸。

戳开视频,1分钟学会AED的使用

00:00
看看别的视频 刷新重试
广告被拦截插件误伤了,45秒后播放
关闭拦截插件恢复正常
当前环境无法观看,请打开腾讯视频APP
打开腾讯视频看完整版
详情点击 10进入广告你可以在5秒后关闭广告关闭广告应版权方要求,VIP无法免该片广告
为了给腾讯视频用户提供更多优质影片,应版权方要求,VIP用户在观看该版影片时无法免广告。我们会为VIP用户继续争取免广告权益,请您谅解,谢谢!
我知道了 广告广告 00:00/01:36直播下载

为什么跑马拉松容易发生心脏骤停?

作为一项业余选手参与度最广泛的极限耐力运动,马拉松对心脏功能是不小的考验。

剧烈运动时,全身耗氧量增大、心脏做功增加。如果出汗太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心肌供血不足,很容易出现急性心梗甚至猝死。

此外,运动时动作过于剧烈,可能增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的风险,引发心肌梗死。


有研究发现[3],中老年马拉松选手和久坐不动的人一样容易患动脉粥样硬化。而很多人完全不知道自己存在动脉粥样硬化,这大概是长跑发生心梗的原因之一。

但心梗还不是马拉松猝死的最主要原因。

2012年,一篇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研究[4]对美国2000~2010年的马拉松赛事进行了分析,发现:

1090万名跑者当中,共有59人发生了心脏骤停(总体发生率很低,大约是1/20万),其中有42人死亡。59人当中,有51名是男性;平均年龄为42岁,男性的发生率是女性5.6倍。

那些心脏骤停后被救回来的人,都有2个共同点:

第一,现场人员及时进行了心肺复苏;

第二,不是肥厚型心肌病变,而是其他原因导致的心脏骤停。这其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心梗最为常见。

肥厚型心肌病变是一种左心室壁异常增厚的病变,往往和遗传有关,由于泵血受影响,容易发生血流动力学的梗阻。

来源:腾讯医典医学插画

在上面的研究中,由肥厚型心肌病变引起的心脏骤停,没有一人存活下来;而猝死者中2/3的人存在肥厚型心肌病变。这才是拉松猝死的头号原因。

这类病人都很年轻,有的甚至只有20~30岁,却比年纪大、有心脏病史的人更难救回来。

他们在心脏骤停前大多存在室性心动过速,必须在2分钟内用AED除颤器除颤,否则无力回天。

很多人会问,猝死会有早期征兆吗,能提前防范吗?

很遗憾,“猝死”的字面意思就是“突然死亡”,事先很难发现预警信号。

不过,存在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史或家族史、肥厚型心肌病的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防止悲剧发生。

那么,对于没有或未知上述健康问题的人群,怎样才能提前查出可能导致猝死的潜在病变呢?

日常体检能预防心脏猝死吗?

虽然很多人每年都会体检,但体检项目里和心血管有关的,一般只有心电图和心脏彩超,某些加项包可能还有颈动脉B超。

那么,这些项目能帮我们发现心脏猝死的预警信号吗?

静态心电图:不能

我们常规体检做的静态心电图,在心血管疾病还没发作时一般都是正常的。要想发现心肌缺血问题,最好去医院做一个动态心电图

这项检查就像一个跑步机,只是需要在胸部贴上电极片,监测你跑步时的心电图情况。有句话叫“没事走两步”,人不跑还没事,一旦跑起来,心脏做功增加,如果有冠脉狭窄,心肌缺血问题就暴露出来了。

来源:腾讯医典医学插画

颈动脉B超:

这个体检项目(一般在加项包里),还真对心梗的预警有帮助。

因为冠心病的心梗、心绞痛,绝大多数是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而颈动脉在全身的动脉血管中离心脏最近,每时每刻都在往大脑供血。

所以,颈动脉B超能间接评估冠状动脉硬化的状况,如果颈动脉里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心脏的冠状动脉多半也有危险。

如果高度怀疑有血管堵塞,医生可能会建议你做进一步检查,比如冠脉CT,以便清楚地看到是否有血管狭窄和硬化斑块。

心脏彩超(超声心动图)

这项检查能诊断出肥厚型心肌病。这类患者的左心室舒张功能一般会下降,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存在室间隔不对称性(不均匀)肥厚,可能堵塞血液流出左心室的通道,从而出现梗阻。

对于马拉松爱好者,尤其是初跑者,如果担心自己的心脏功能,可以在跑前去做一次体检,看自己是否有心肌缺血和肥厚型心肌病等问题。

运动对心脏到底是有利还是有害?

2015年,《美国心脏医学杂志》发布了一项研究,科学家追踪了2万人长达35年[5],发现:

每周慢跑不超过2.5小时、每周不超过3次的人得到的运动益处最大,心脏病死亡风险最低。

但每周跑步超过4小时或快跑超过3次的人,与不运动的人相比,对心脏几乎没有益处,平均寿命相同。

这意味着,运动也有一个“剂量”,适度最重要。

除了心脏功能,运动还会给我们带来其他好处,比如降低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风险,即使每天只运动15分钟,也比完全不运动强[6]。

来源:腾讯医典医学插画

对心脏健康的人来说,适度运动仍然是对心脏有好处的。即使心肌在运动中轻度受损,也是可逆的,而且恢复后心脏会变得更强大。

而对于心脏情况不佳、或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一定要根据自身情况,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提升心脏功能。如果喘得厉害,应放慢运动速度,一旦出现胸痛或头晕,就必须停下来了。另外,在温度、湿度过高的天气,也不宜外出运动。

最后也提醒那些工作日熬夜加班、周末才运动一下的年轻人,别老觉得自己“能扛”。

有研究表明,每天睡眠不足6小时的人和每天睡6-9小时的人相比,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风险会增加27%[7],心梗风险增加20%[8]。

经常熬夜通宵,真的会毁了你的身体。

有网友说,“人生不是短途跑,而是马拉松。如果你在半路上,就耗尽了所有的能量,那最后的荣耀,也就遥不可及。”

但我想说:

人生才不是一场马拉松。有人在天上飞,有人在水里游,也有人在山里玩泥巴,谁说大家都在同一条赛道上?

但请记住,任何荣耀,都不值得你透支自己的生命。

*本文版权均属腾讯医典所有,如需转载请在后台留言,经允许后方可转载,并在文首注明来源、作者。

END

参考文献

[1] 许臻晔,段宝华,刘养洲,等.2012-2016年中国马拉松赛事中心跳骤停案例及相关救援的现况分析[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17,5(3):121-126.

[2] Duff J P, Topjian A, Berg M D, et al. 2018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Focused Update on Pediatric Advanced Life Support: An Update to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Guidelines fo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nd Emergency Cardiovascular Care[J]. Circulation, 2018, 138(23): e731-e739.

[3] Eijsvogels T M H, Fernandez A B, Thompson P D. Are there deleterious cardiac effects of acute and chronic endurance exercise?[J]. Physiological reviews, 2015, 96(1): 99-125.

[4] Kim J H, Malhotra R, Chiampas G, et al. Cardiac arrest during long-distance running races[J].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2, 366(2): 130-140.

[5] Schnohr P, O’Keefe J H, Marott J L, et al. Dose of jogging and long-term mortality: the Copenhagen City Heart Study[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2015, 65(5): 411-419.

[6] Wen CP, Wai JP, Tsai MK, et al.Minimum amount of physical activity for reduced mortality and extended life expectancy: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J]Shan Pou Tsai, Xifeng Wu Lancet 2011; 378: 1244–53

[7] Domínguez F, Fuster V, Fernández-Alvira J M, et al. Association of Sleep Duration and Quality With Subclinical Atherosclerosis[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2019, 73(2): 134-144.

[8] Daghlas I, Dashti H S, Lane J, et al. Sleep Duration and Myocardial Infarction[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2019, 74(10): 1304-1314.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心梗的常见检查你了解吗?
【老年冠心病】筛查手段有哪些?如何明确诊断?
医生说:10种行为大大增加脑梗风险!有的话,尽快改正
什么是 冠心病 冠心病怎么预防与治疗!
【子琳原创】去医院跑个步就能警告80%的心梗
又一商界精英猝死,运动是真凶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