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良渚文化证实:虞朝实为中国第一个王朝
古代吴虞相通,虞与吴基本上可以算是同一个字,虞代是中国历史的开端,也是中华文明的开端。先秦时期都将虞代视作中国的第一个王朝,“虞夏商周”是当时通行的说法,夏代之前有虞代,在先秦时代并无疑义,请看诸文献记载:
《国语 · 郑语》:夫成天地之大功者,其子孙未尝不章,虞夏商周是也。
《左传》成公十三年:征东之诸侯,虞、夏、商、周之胤而朝诸秦。
《墨子 · 非命下》:子胡不尚考之乎商、周、虞、夏之记
《礼记 · 明堂位》:有虞氏官五十,夏后氏官百,殷二百,周三百。
《吕氏春秋 · 审应览》:今虞、夏、殷、周无存者。
过去认为虞代只是指称虞舜一代,事实上,《韩非子·显学》中提到“殷、周七百余岁,虞、夏二千余岁”、“今乃欲审尧、舜之道于三千岁之前”,可见虞朝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虞舜的祖先颛顼为黄帝之孙,虞朝世系与五帝世系是相印合的。
2007年末发现良渚古城,良渚文化是距今5300~4200年的考古学文化,浙江余杭良渚被称为“探索中国文明起源的一块圣地”。良渚文化时期已形成礼制,有阶级区分与森严的等级制度。有专家因此称中国的第一个朝代应该是“良渚朝”。有人认为,中国历史上有确实存在的虞朝,良渚文化正是虞朝文化!良渚文化实即中国第一个王朝——虞朝的考古学文化。中国东南是华夏族的发祥地,也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地。
在良诸文化中心地带,有浙江之上虞,余杭,还有一个叫“有虞”的地名。《周书》而上是《商书》,《商书》而上是《夏书》,《夏书》而上,赫然便是《虞书》。
大图模式
首先,虞朝积年与良渚文化的起讫年代相合,良渚文化的起讫年代也是在虞代积年范围之内的。“虞”系有虞氏的部族族称,亦是中国第一个朝代——虞朝的徽记。按汉代许慎《说文解字》的解释,虞字乃由‘吴’字所衍生。“虞”与“吴”通,古音同在鱼部,同声相假,自古学者无疑义。无论是夏还是商,其国号都与所在地望有关,如夏朝得名自大夏,商朝源自商丘,虞朝得名亦宜因其地望。良渚文化的集中区域之一即太湖流域,即古吴地。自古盛传周先公太伯奔吴,建立吴国。
吴越之地乃华夏族的祖居地,古越语保存了原始华夏族语言的特点。吴国的统治阶层系周人,其邻国越国的统治者为夏人后代,两国的统治阶层皆为华夏族,而其子民系良渚先民迁出东南地区之后从南方迁入的蛮族。
伏羲、颛顼、句芒等的命名方式,以及诸如“帝喾”、“帝尧”、“帝舜”这一职位名置前的称谓方式都是古越语的明显特征。“虞”这一名称系华夏族对吴地的固有称谓,吴国所因国名既为当地旧有之名,亦是符合古越语或原始华夏族原有特征的指称。更为重要的是,在殷墟卜辞已见“吴”,即“虞”,那么吴地得名早于周人所建的吴国可见。那么此地称“虞”自古有之,虞朝以“虞”地得名亦明矣。
良渚文化玉琮等玉器上所刻神徽形象实际上是鸟图腾与龙图腾的结合体,正是伏羲的形象。良渚文化神徽中神人的鸟爪及展臂姿势具与鸟同构;而其下半部分的兽面实即三代饕餮纹的渊源,饕餮是龙的一种。良渚文化神徽形象浓缩了虞代鸟图腾崇拜与龙图腾崇拜两种图腾崇拜现象。良渚文化既崇拜鸟,又崇拜龙”。
大图模式
良渚文化玉琮等玉器上所刻神徽形象实际上是鸟图腾与龙图腾的结合体,正是伏羲的形象。
《山海经》的《海外南经》中有“周饶之国在东,其为人短小,冠带。一曰周饶国在三首东。”这里的‘周饶国’就是四千多年前的良渚古国,它就是我所称的当时中国的三个半文明国家中的“半个”,其他三个地方分别位于甘肃陇南地区,山西河南交界的原河内陆区,湖北随州与河南信阳一带,这三个地方有较文明的国家,所以《山海经》称其地为“衣冠带剑”。良渚文化的祭坛已发展成熟,良渚最大的聚落中心附近的反山,祭坛高约7.3米,东西长90米,南北宽30米,面积为2700余平方米,土方量约近2万立方米土方。
山东龙山文化与良渚文化虽都流行黑陶,但从黑陶的起源、分布区域及其流向看,东南地区是盛行黑陶时代最早的地区。《礼记·檀弓》云:“夏后氏尚黑。”夏人尚黑的心理正是导源于良渚文化即虞朝时期的。
盛极一时的良渚文化在距今4200年左右突然在东南地区消亡了,良渚文化和马桥文化之间,竟存在近500年的缺环。
在东南良渚文化消失之后,发展相对迟缓的中原突然奇迹般地冒出了良渚文化元素,崛起了夏王朝。上古时期的大洪水,时间是尧舜之世,正是良渚文化在东南地区消失的时候;而且,良渚文化也的确是毁于气候恶化所引起的洪灾的。
“九星连珠”真正周期6000年。“在公元前3001年到公元3000年这6000年九星连珠才发生过一次,那就是下次也可能是史上唯一一次发生在2149年12月10日至于能否穿越时空我们也活不到那时候了。在公元前3001年到公元3000年:“六星连珠”有709次,“七星连珠”有52次,“八星连珠”有3次。”
在距今4000年前后我国共发生了三次九星地心会聚。“九星连珠”现象对地球的天象影响颇大,公元前2133年的那次灾变正对应了良渚文化的消亡。同一个时期,约4000年前,地球面临的正是一个小冰期时期。这次环境恶化更直接导致了良渚文化的北迁。
大图模式
由此联系到距今4200多年时良渚文化在东南地区的神秘“消失”,再联系到距今4200多年中原夏文化的突然崛起及其与良渚文化千丝万缕的关系,再联系到浙江地区丰厚的大禹治水故迹,良渚文化“消失”及夏王朝建立的因果关系实已甚明。“九星连珠”与小冰期等天文现象作用下,导致气候异常,当时东南地区的长江、太湖、东苕溪等水系因此而泛滥,遂导致东南地区自然环境恶化,成为华夏族举族迁徙的直接原因。
良渚文化并没有消失,而是北迁中原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夏王朝。华夏族的大禹带领族人与洪水奋战,走出了困境,在逐鹿中原的过程中又与中原的土著发生了激烈的冲突,最终赢得胜利,从而完成了虞朝向夏朝的转变。越人的后裔的一部分是壮侗人,春秋吴越留下来的汉字记音的越人歌也可以用现代壮侗语来释读。
大图模式
大禹以治水为功劳,大禹所用的工具叫耒耜,出土自河姆渡,和良渚同属于吴越文明。良渚以水利闻名,可见,大禹很有可能是良渚文明后代,其所治之水也就是钱塘江和曹娥江。禹葬于浙江。余姚余杭 诸暨 姑苏 无锡姑篾 这些地名都是百越语。
良渚发现了最大的城市,但是在4000年前的古代中国城市遍布全国各地,良渚没有发现系统的文字,不过夏朝时期也没有系统的文字。良渚文化演变为后来的吴国和越国。吴国和越国的领地后来被楚国统治。汉人或汉族是汉帝国长期统治的产物,俄罗斯民族,阿拉伯民族,波斯民族,突厥民族,日本大和民族等等,都是帝国长期统治的产物。
大图模式
一说,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韩非子在《说疑》评论: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而天下誉之。唐尧、虞舜两个朝代是一体的,核心范围重合。末期因大洪水的缘故,迁到河东晋南中条山地区,舜帝在位时曾经巡狩四方,二月东巡狩至泰山,五月南巡狩至衡山,八月西巡狩至华山,十一月巡狩至北岳恒山。这些记载无一例外地印证虞朝的核心区域就在中原地区。另一说,虞朝中国古代虞朝真实地点在巴基斯坦朵拉维那古城哈拉帕一带,哈拉帕印章上满是鱼型符号。
笔者认为,良渚文化并没有消失,而是北迁中原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夏王朝。史前的那场洪水是促成中国东南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中国的洪水传说正是这一浩劫的反映环境的恶化使良渚先民不得不举族迁徙。华夏族的大禹带领族人与洪水奋战,走出了困境,在逐鹿中原的过程中又与中原的土著发生了激烈的冲突,最终赢得胜利,从而完成了虞朝向夏朝的转变。
温馨提示:关注下面平台,随时了解中华蒲氏文化...
欲知更多蒲氏历史文化,请您关注天下蒲氏一家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夏禹治水
十三个中国历史最后的秘密
夏朝存在400年,为何却挖不到?考古显示:大禹建的不是夏朝
实证五千年,良渚文化考古珍闻
夏朝存在400年,为何却挖不到文物?考古显示:大禹建的不是夏朝
改变中国文明史的上古三次大洪水!学者:大禹并非来自埃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